拳头用力握紧,翠绿的眼眸一阵飘忽抽搐。
李林的问题永远都很尖锐,每当他提出反问和质疑时,总会感到犹如凛冽北风吹过胸膛般寒彻心扉。
现在那股彻骨寒意再次缠住了密涅瓦,她不得不绷紧身体,才不至于颤抖。
在场的外国代表们似乎也有相同的感受,适才还充满活力和感动的面孔,此刻再度覆盖上了现实主义的冰冷面膜。
仅仅只是几句话,好不容易塑造出来的气氛就被压了回去,再加上提出的问题。
罗兰的感觉非常糟糕。
李林的问题之所以会让人感到难以接受,在于他毫不留情地揭开了人性的复杂和弱点,其问题的尖锐程度甚至会让人陷入绝望之中。
他并不否定人的行为皆源于善意,也不否定由善意衍生出来的行动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他只是针对行为的结果以及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质疑,这是非常务实的做法,提出的问题也都非常现实。
问题恰恰出在过于现实这一点。
民众的水平,身为人的私心,大众舆论的不确定性,人群对情报和议题的倾向性——这些都是罗兰的提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身为提案者,他当然有义务对此一一进行说明,提出合理的见解让提案具备可操作性,进而获得所有人的认可。
李林关于这部分的提问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虽然尖锐,但那也是基于其自身立场,并无任何不妥。
可这些现实又没有不妥之处的问题和接下来的问题相结合,立即组成了一个极为诛心的诘问。
选择民主的民众在不同的时空和环境下,同样也会选择让出众的天才来掌握大权,有时候哪怕不是什么天才,只是能说会道,会开出足够诱人的空头支票的街头政客,同样也可能登上权力的制高点。
若按罗兰的思路开放一般人参与到国政大事的探讨,甚至能影响和左右国际政治的走向,包括帝国在内,所有国家的国民会得到什么样的讯号?
——阶层和权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靠自己去争取来的。
——参与国政并不是贵族的特权,庶民同样有权力发出自己的声音。
——国政大事不应该由少数人把持,更不应该在密室黑箱中决定,一切都应该摊开在阳光下。
一旦罗兰的议案获得通过,不管技术输出管控协定及相关议案最终会如何,类似上面所说的信息一定会扩散开来。尝到甜头的诸国民众一定会更进一步,要求将这种“全民参与、全民讨论、全民决定”的方式方法在本国全面推广,从征税、财政预算、义务兵役等等,全部都由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决策过程……
届时对此感到头疼的,绝不会仅限于帝国。
李林再次将诸国拉进了自己的战壕,这并不让罗兰感到意外,争夺听众的支持才是论战交涉的重点,而不是要辩倒对手。利用共和主义和贵族主义的根本冲突来争取诸国——这本来就在罗兰的预料中。他只是没想到李林还会附加一个“民众选择君主来支配自己时,你要如何自圆其说”的问题。
拥有了投票权,能够直接参与国家政治的民众,会不会选出一个强力的领导者,赋予他莫大的权力来支配自己?
就算是罗兰也不敢说“不会”。
眼前的李林正是鲜活的案例。
一开始是精灵一族,接着是亚尔夫海姆,现在是帝国全境。
李林从头到尾都是以多数人认可的方式扩大权力和支配版图,就算是四等公民,在最初的抗拒和抵触过后,当生活水平出现明显改善,旧查理曼王国饱受困扰的种种问题在皇帝的铁腕之下迅速得到改善之后,绝大多数人也选择当个奉公守法的帝国四等公民,并满足于此。
这固然是李林的狡猾与成功之处,但包括罗兰在内也没有人能够否定,如今李林成为帝国皇帝支配帝国境内的一切,对全体国民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绝大多数人对这一事实的态度是认可和接受。换言之,他是一个被民意所认可和支持的皇帝。赋予他无上权柄的,除了全知全能的母神,李林自身的可怕力量,还有怯懦又惰怠的民众。
12.善与恶的彼岸(五)
在阐述民众对于李林大权独揽一事的相关责任的遣词用句时,罗兰斟酌了很久,最终他选定了怯懦和惰怠。
罗兰并不轻蔑民众,更不会侮辱民众,他对接触过的和从未接触的人都抱有尊重,就连对手和敌人也是一样。之所以会选择这两个词,纯粹是只有这两个词才能准确描述民众的心态以及问题。
怯懦比较好理解,在皇帝的力量面前,在帝国国家机器面前,畏惧是正常现象。好生恶死是人的本能,不能指望每个人都跳出来殉国殉道,更何况在帝国犯事被抓到被判刑或“重新安置”的可不只有当事人自己而已,一人犯事,全家老小在监狱、集中营、刑场团聚是很常见的。为此去指责别人不敢反抗是很不公平也很不负责的。
但是关于惰怠,罗兰自己也认为民众在这方面确实需要自我检讨和承担责任。
怯懦可以解释为外力因素,惰怠完完全全就是自身的问题。
说到底,民众向往的并非自主独立思考与相伴产生的责任义务,而是命令、服从及责任免除。李林和帝国的登场固然让他们感到畏惧甚至仇恨,可一旦生活趋于稳定、富足,民众就会耽于安逸,拒绝自我反省,热衷于偷偷摸摸且不负责任的大肆抨击当政者。
这一点不光是帝国四等公民,在共和国公民和其他国家国民身上也能看到。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惰性需求存在,皇帝的支配得以被多数认可,成为合理的存在。
不客气的说,现在,正是民众期望李林一直呆在皇帝的座位上,甚至更进一步,将其支配的领域扩展至全世界。
将一切都交托给那个全知全能的人吧,他会让一切都好起来的!
这不仅是帝国的宣传教育,更是许多人真实的心声。的确,比起让能力有限、意见又难以统一的凡人来决定国家和世界的命运走向,让拥有远见卓识又永不犯错的超常存在来掌控全局,显然要合理的多。当前帝国的繁荣可说是这种论调最有力的支持,就连罗兰自己也认为,在官员廉洁度、行政效率、治安良好、经济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