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言,任何一种型号的“军团”都是噩梦,每个都是拥有钢铁躯体的异形。哪怕是挂着“后勤支援型”这种人畜无害头衔的“军团”,也是如同食腐动物一般翻弄尸体,掀开头盖骨,取出脑组织的怪物。而在诸多型号之中,最被游击队员们痛恨且忌讳的,无疑是“猎杀型”。
光学迷彩、静音处理、高机动性、流体装甲、高周波切割鞭、狙击炮、扫描游击队员脑组织获得的人工智能——将这些东西组合起来就是猎杀型。无法用视觉和听觉来发现,不知其藏身何处,配置了什么样的兵器,直到死亡降临的瞬间才能发觉其存在的猎杀型正是游击队员们的最大噩梦。一些游击队员甚至用出门是否会遇上猎杀型来赌咒发誓,可见其在游击队员们心中留下何等深刻的心理阴影。
多次见识过猎杀型的“夜莺”绝不可能弄错机型。
可是……
“大型化的猎杀型?”
放下望远镜,女孩发出难以置信的声音。
“帝国那群家伙到底在想什么?”
标准规格的猎杀型全长约3公尺,高约2公尺,在动辄六七公尺乃至几十公尺的“军团”之中,猎杀型算是小型化机种。
眼前这一台……如果周围充当参照物的卡车和士兵体格没有什么错误,那台机体足足有6~7公尺长,比标准型号的猎杀型大了一倍都不止。
越大越强——会这么想的,不是三岁小孩就是脑袋有问题的大人。
这可不是图纸上的参数放大一倍就行了的事情,所谓放大并不是二维,而是三维立体的,规格放大一倍后,在密度不变的情况下,质量至少是原规格的8倍。为了支撑增加的质量,必须加强结构和动力,这就又进一步增加了质量,为了解决……最终陷入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恶性循环,整个项目彻底完蛋。
帝国的技术员们不是白痴,他们应该很清楚这一点。
既然如此,为何还会弄出这么一架机体,还特意投入此次行动中?这架机体有什么特别之处——
层出不穷的疑问在0.01秒之后戛然而止。
四足钢铁兽从原地消失了。
还来不及擦拭眼睛和望远镜,抵抗者们所占据的土丘就在眼前炸裂了,整个土丘像是火山爆发一般,浓烟尘土、石块枪械、断臂残肢——统统一股脑的喷上天空,接着又落下。就在望远镜里浮现腥红之雨降下的景象之际,耳边突然响起类似鞭子抽打地面的“噼啪”声,紧接着裹挟着血腥味、泥土味的暴风吹过“夜莺”等人的藏身地。
那不是爆炸。
看多了爆炸的“夜莺”很清楚那绝不是炮弹或炸弹被引爆产生的冲击波,尽管看起来很像,原理也很类似,但那绝不是爆炸。
那是,音爆。
物体移动速度突破音速时压缩周遭的空气产生冲击波,爆发的尖啸和狂风向四周扩散时所产生的现象。
换言之。
“那架机体……在地面上的移动速度,超过了音速?”
“夜莺”握住望远镜的手微微颤抖着,凝望着烟尘散去,屹立在尸堆之上的钢铁巨兽,前所未有的恶寒席卷全身。
5.祈祷者的对话(七)
马赛做了一个梦。
和所有的梦境一样,梦的内容暧昧又扭曲,恍惚的意识所能捕捉到的信息便是昏暗的视野,以及狭窄、温暖和极度的安全感。
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饥饿。所有的负面情绪以及过于激烈的感情波动全部归零清空,什么也不用想,什么也不用做,只剩下高度纯粹的安全和舒适。
那简直可以称之为至福。
可至福并不会一直维持下去。
烦人的虫子在周围爬来爬去,他知道那些虫子伤害不了他,就算放着不管也无所谓。但是那些虫子让他无法沉浸在绝对的安逸中,不管是爬行也好,飞行也好都让他感到心烦意乱。焦躁和烦闷以异乎寻常的速度积累叠加,就在此时,一个声音在意识中振动起来。
——消灭掉就好。
——只要消灭掉就好。
——消灭掉之后就能安静了。
原来如此。
就是这么简单啊。
迷迷糊糊间,带着豁然开朗的自语在意识中回响。顺着声音所指出的方向,马赛挥动手臂,对准停在地上的虫子,用力拍了下去。
###############
“生体CPU心跳、血压正常,脑量子波波动在许可范围以内。”
“感应框架反应正常,同步率93%。”
“机体行走机构平衡传感器反馈正常,行走装置正常,浮游术式生成良好,结构强度指数在正常值以内。”
“傀儡系统(kxs51.com)运行良好。”
复诵声依序响起,巨大的终端界面里,四足钢铁兽正在尽情蹂躏脚下的人类,面对如雨般的子弹和手榴弹,看似庞大笨重的躯体甚至无需动用覆盖表面的流体装甲,而是以蜻蜓点水般的高速机动将所有攻击尽数回避掉,随后卷起杀戮的暴风,一头冲向惊恐万状的人群之中。
“就第一次实战测试的表现来说,干得还算不错。”
“承蒙陛下夸奖。”
门格尔深深一鞠躬,谦卑的说到:
“应该说测试素体的水准相当优秀,比此前的实验素体都要来的出色,所以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适应‘沙拉曼达’。”
和“独角兽”一样,“沙拉曼达”也是大量应用脑量子波感应框架打造成的机体,可以直接通过驾驶员的思考来直接控制机体的动作。从这一点来说,两者都可归纳入感应机体。但与“以驾驶员为主导”的“独角兽”不同,“沙拉曼达”的设计理念是一架“搭载人的无人机”。
无人机相对有人机的最大优势就是没有名为驾驶员的累赘。只要技术上上允许,速度和机动性可以无止境的提高。不必像有人机那样为了保障驾驶员的生命安全而设置性能上限,其反应速度更不是肉身的人类所能比拟的。
“沙拉曼达”也是一样。
搭乘在“沙拉曼达”上的并非驾驭烈马的骑士,而是名为“生体CPU”的零件。
6公尺多的机体以1.5马赫在地上奔跑时,其最小回转半径才3公尺,只要转一次弯,驾驶员就会尝到被丢进离心分离器做分离的感觉,全身的血液偏向一侧,内脏位移,骨骼碎裂,要是运气不好咬断舌头,血液还会像喷泉一样洒满整个驾驶舱,接着眼睛会飞出去,脑血管爆裂……只要全速跑几个发夹弯,你就能得到一驾驶舱的绞肉了。
基于这种异常的加速性能和机动力,就算采取“独角兽”那样全方位的抗G措施也无法保证搭乘者的生命安全。是故,帝国的技术员们采用了一套完全不一样的抗G措施。
首先第一点,驾驶员并非是在意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