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83 章(1 / 1)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千年帝国海军上校 2000 汉字|31 英文 字 2个月前

被送到了伟大卫国战争的第一线。结果还没能等他们充分发挥手中武器的威力就战死沙场或是走进战俘营。到了后来,为了节省生产成本和压缩训练时间,干脆停止生产半自动步枪,那些用惯了粪叉的集体农庄青年甚至少年只能继续使用莫辛纳甘步枪。

幸运的是,红军战士的背后是强大的装甲兵和炮兵,他们的对手使用的也是采用旋转后拉机柄的栓动步枪(受限于产能和国力,STG44突击步枪和G41、G43半自动步枪只占**德国陆军单兵武器中很小的比例,大部分德国士兵依旧使用毛瑟98K步枪)。使用托卡列夫半自动步枪或莫辛纳甘并不会对战争结局造成什么影响,最终的胜利依然属于苏联。

游击队们却没有这种便利可享受,别说装甲兵和炮兵,就连正常的粮食弹药供应都很难保证。既然不想学那些披着人皮的两脚兽,那么最起码先从提升游击队员的素质开始,降低武器的损耗吧。至于更进一步建立自己的后勤供应体系乃至军工生产,那是更加遥远的事情了。

除了上述基于理性和冷冰冰的数字得出的结论之外,还有一个让众多知识份子对此一安排甘之若饴的原因——这是绝佳的传播共和思想的机会。

基本上处于社会底层的山民们对***和帝国主义那一套都不怎么感冒,相反,社会主义和左翼思想更对他们的胃口。从山民们的角度来看,****者都是在帮贵族老爷和垄断资本家说话,他们煽动战争仅仅是为了自己和背后那些人获利,战火扩大后却又无法带领国家走向胜利,最终受苦的都是穷人。相对的,左翼知识份子们说的每一句话都能让大家有所触动,所举出的一个个具体事例更是让大家深有体会。对山民们来说,这些能感受到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将他们心底里朦朦胧胧的感觉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的读书人才是“自己人”,是值得他们拿出不多的口粮和把自己的儿子、兄弟、丈夫交托给他们和尖耳朵鬼子拼命的队伍。而大量目不识丁的山民的加入,反过来又给了知识份子们传播革命思想,壮大革命队伍的机会,这正是他们求之不得的。

随着各种训练和培训课程,游击队员的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战斗力也出现了明显增长。连续打了一系列战斗,甚至正面硬撼了一次“欧根亲王”旅的营级规模“扫荡”后,这支游击队成了阿尔卑斯群山诸多游击武装中名号最响亮的一支。所有人——特别是喜欢英雄故事,崇尚勇者的年轻人都知道有一支高举蓝白红三色、中间有金色母鸡旗帜的游击队,他们热切的期盼这支部队来到自己的村庄,赶走尖耳朵鬼子兵,其中不少人更是迫切希望能加入这支部队。

28.土地与鲜血(十一)

用什么来充当部队的标志,这是挺考验指挥官个人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的问题。有使用花鸟鱼虫的,也有使用部队驻地著名建筑的,还有使用先辈部队标志以示历史传承的。不过用的最多的,还是猛兽。

使用猛兽或猛禽作为部队标志是希望部队能传承到动物的凶猛、残酷、敏捷等特性。比如鹰、狼、野猪、狮、虎、熊什么的,都是让人一看就能感受到“动物凶猛”这个词的标志,把这些标志凑在一起俨然是动物园的猛兽馆开大会。

当然这种情形也并非绝对,譬如著名的“沙漠之鼠”还有以袋鼠为标志的澳大利亚部队(袋鼠是澳大利亚国兽)。人畜无害的动物也不是不能成为军队标志,就连著名萌物熊猫都顶着食铁兽的名号成为汉朝军队的军旗标志(周亚夫的细柳营军旗就是熊猫……还有都市传说说蚩尤的坐骑也是食铁兽,emmmm,蚩尤骑着滚滚大战黄帝,这画面简直太美……),用母鸡来做军旗标志,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但总有人觉得这不够庄重,不够阳刚。游击队虽说不是贯彻“战争让女人走开”的地方,实际上男同志们还很欢迎女同志,但使用母鸡多少让他们一开始有些违和感。

对此,那些有文化的干部是这样对后加入的老粗们解释的。

查理曼王国的国鸟是公鸡,公鸡是旧王国的标志,也是如同公鸡一般傲慢、冷漠的国王和贵族们的象征。为了和过去做出切割,为了不再重复过去的错误,故而采用以三色直条打底的金色母鸡旗帜。

从左至右蓝、白、红色垂直排列的三色旗象征着自由、平等、博爱(Liberté,égalité, Fraternité),与独.裁、专制、傲慢的化身——帝国的黑白红横条三色国旗相对。母鸡即是平民的象征,与傲慢的旧国家相对,也与帝国的标志——鹰相对立,同时也象征着游击队会如同保护小鸡的母鸡一样,誓死捍卫应当守护的一切。乍一看是有些无厘头的设计,其实背后蕴含着重要的政治意味。

最后,也最重要的是,曾经有一支高举金色母鸡旗帜,其人员多为以平民出身的战士的骑士团,他们曾经挥舞着这面被嘲笑的旗帜在各个战场上建立功勋,同样也是在这面旗帜之下,他们一次次向平民伸出援手。承袭这一旗帜也意味着这支游击队将那些古老的美德也一并承袭下来。

是故,与金母鸡骑士团一样,阿尔卑斯山的“自由军团”游击队上下也洋溢着一股被他们自己称之为“不可救药的侠气与醉狂”的浪漫主义氛围中。

“皇帝!”

丹尼尔高举右拳抵住太阳穴。

“见鬼去吧!”

同样以右拳敬礼的游击队员们高声回应着,紧接着就是一阵不羁的大笑在山毛榉树林里回荡。

如今“帝国必胜”和“皇帝万岁”已经正式成为帝国公民的问候方式,这种洋溢着浓厚帝国主义气息的问候方式还被冠上了一个“帝国式问候”的称呼。虽然帝国官方并没有立法规范问候方式,不过谁都清楚,如果在官办企业和官方机构里不使用“帝国式问候”,又或者喊口号时表情不够庄重、声音不够响亮,无疑会遭到“另眼相待”。有时候会是被工作人员故意刁难,让你一点小事跑个十七八趟;有时候是社区组织时不时的上门查房,周围会多出一些用冰冷眼神打量你的陌生面孔;最严重时,某个强力部门会请你去他们的办公大楼里聊天,一边喝着黑咖啡,一边把你上至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