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 莲藕 藕渣丸子 / 制藕粉 制木轮车……(1 / 1)

在灾难中靠种田求生 八里做梦 296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第55章 . 莲藕 藕渣丸子 / 制藕粉 制木轮车……

  都说认真的男人最迷人, 程年的这幅专注模样,简直是魅力值爆棚。

  现在的他,比以前更成熟了。

  身上没有丁点浮躁气, 像洗去铅华的高树, 不再被风雨绑架,渐渐地沉淀出属于自己的灵魂。

  他专心致志地捏着木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睫毛很长,鼻梁高挺, 嘴唇抿着,显出两个浅浅的梨涡。

  任凭外面风声呼啸,橘子闹腾,他都不受任何影响。

  原初贝凝视着他,心里鼓起了沸腾的小泡泡。

  怎么说呢。

  现在,就很想捧起他的帅脸, 吻下去, 最好能把他的脸给亲破, 这样才能勉强表达出, 她的欣赏与热爱。

  她还在出神,程年已经写完计划了, 喜气洋洋的声音响起, “我写好了!”

  “怎么样?快跟我说说?”

  程年拿着纸张走过来, 细细地跟她解释着, 每一环节的步骤。如今最要紧的准备工作,就是做一辆搬运砖石用的板车,那些建筑废墟都重得狠,靠自己搬要搬到明年。

  距入冬不过一个多月, 时间相对紧张,所以计划用半个月解决物料问题,然后围着木屋、储藏室、棚屋还有厕所做圈小围墙,做个烟囱,最后搭个暖炕。

  其余的工作,比如围墙扩建,做个洗浴室,院子门口铺地板等等事情,就等明年开春再说吧。

  时间多的是,年复一年,一点点地努力,一定会建出完美的家园。

  原初贝百分百地认同,恨不得马上投身于忙碌的工作里。

  她和程年都是爱折腾的人,换句话说,就是闲不下来。

  本质原因是,他们都热衷于追求更好的生活。

  可惜天色渐晚,只能暂时按下这满腔热血的事业心,先解决掉陶缸里的莲藕吧。

  这些莲藕搬回来后,浸在陶缸里,隔一两日换次水,能完好保存两月之久。

  莲藕是水生植物,只要让它长在水里,保证它能从水里吸收到养分,它就能不腐坏。

  一直放在家里也占位置,原初贝想着,干脆用半边藕来做藕粉。

  手工藕粉制作耗时长,步骤多,但做出来的藕粉,味道纯粹美好,不含任何成分和添加剂,也能找回幼时记忆里的老味道。

  先把莲藕洗刷干净,砍去中间的藕节,把藕块剁碎,放到舂米坑里捣成泥沫,再细纱布包裹住藕泥沫,下一步要将藕里面的淀粉过滤出来了。

  用缸盛满清水,把包裹住藕泥的细纱布,放到水里,来回汰洗,把淀粉洗到水里。

  全部洗出来后,把残渣全部拿出来,放到旁边,不要丢掉了,这些也能做成美食。比如掺些面粉和肉馅,捏成小丸子,放进油锅里炸,就能做出无敌好吃的藕圆子。

  除了藕圆子之外,还能把藕渣剁成米粒大小的碎粒,用盐搓揉,撒些黍米粉进去,涣散的藕粒就能粘合成粑状。

  把它们丢到陶罐里,等待数日,用热油煎炒,加上酸醋辣椒,还有肉片,来回翻炒。

  在高温的作用下,藕块慢慢变得干枯、坚硬,散发出锅巴似的焦香味,尝上一口,酸辣够味,比锅巴更有嚼劲,一不小心,还会粘在牙缝里。

  汰洗完后的藕粉,静至一晚上,等粉质沉淀。

  第二日清晨,倒去上面的浮水,再倒入一勺清水,漂去杂质,这样反复几次,再次沉淀。

  最后用麻布包裹着稻草灰,这一步是为了把上面的水抽干,抽干水后,放到灶台边上烤干,约一天的时间,就能完全烤透,白白的藕粉比面粉还要白上几分,像晶莹剔透的细雪,在阳光下显得尤为好看。

  那么多莲藕,变身为洁白雪粉,遇水而化,所有的精华汇聚在小碗里,凝结出温润如玉的美味。

  百来斤莲藕才能做出六七斤藕粉,他们这半缸子莲藕,也就做出了一小罐藕粉,但不打紧,这玩意也不当饭吃,分量虽少,也能吃很久。

  程年这边拿着板车图纸,不停地忙活着。

  这对他来说,是一项新挑战。

  木制车轮分为外圆,也就是外胎,在中心起固定作用的轮毂,最后连接这二者的辐条。

  整体造型有点像水车,先做中心的轮毂,选用松木,然后精细打磨,其中每一步的尺寸都要对上,若是错一点点,就会导致周长不对,整体重新返工。

  做好轮毂后,开始在四周打孔,装上长短一致的木辐条。

  后面要进入到最复杂的外轮工作了。

  古语曾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大致意思是如果想用笔直的木材,做出弯曲的车轮,必须用火萃取,慢慢揉出来。

  不过程年已经有做弓箭的经验了,轮圈与其做法类似,取手掌宽的榆木长条,先用手泡一两天,然后在水里蒸煮透,煮到它有点软了,绕在有弧形的石碾圈上,慢慢揉弯。

  揉弯的木条固定在石碾外围,等它固定风干,然后裁成一段段的,根据木辐条的间距,决定裁剪的段数。每一段的交接处,做成卯榫,拼成圈后,用竹子在外围固定几圈。

  交接处,还可以涂上松油脂,作为拼接的胶水。

  四个车轮做好后,就是简单的木板和扶手了,全部安装在一起,就能作为拖运货物使用了。

  制作这个木板车,整整耗时一周多。

  白天晚上都在赶工,仿佛回到了当初建木屋的紧迫感。

  木板车长约一米五,半米高,不管是轮子还是木板,都是做得很厚,很结实,圆形车轮真的非常省力。

  再次派出红尾在前面拉,他们在后面推,就这样,一拉一推,一次性,可以解决了几百斤的搬运工作。

  等彻底完工那天,程年叫来原初贝,让她坐上去,推着她在林子里跑来跑去。

  有了木板车之后,生活更加便利了。

  他们可以一次性拖好多木柴,再也不需要一捆捆地背运了。

  清晨天亮起了,原初贝取出两只木碗,在里面放两小勺藕粉,先用温水和开,再用热水冲入,搅拌均匀,一碗色泽明亮,晶莹剔透的藕粉好了。

  在上面洒一层桂花蜜,或者洒一层甜果酱,给藕粉增添新的香气。

  入口,荷香四溢,温润绵糯,混杂着桂花的香气,藕粉在舌苔上慢慢化开,温润清甜。

  或者洒一把坚果,绵润的粉糊伴着爽脆的果仁一同下肚,饱腹感更强,暖心饱胃。

  今天要下山拖砖石了,中午也没时间做饭吃了,要提前准备些方便的吃食。

  将一段藕切成丁,泡在水里去除淀粉,在水里煮熟后,再加辣椒油、醋等佐料,搅拌均匀,一道爽口的酸辣藕丁就出锅了。

  接着,把蒸好的咸肉也切成丁,摊在薄饼子里,包卷起来,用秸秆系紧,装篓子里,准备出发了。

  原初贝牵着红尾,程年推着板车,板车上放着工具和背篓们。

  一边走,一边在挑选着待会运货上山的最佳路线,路尽量开阔,能方便板车的出入,地面也要平整,那些乱石灌木丛,尽量砍走踢开。

  边走,边翻整出一条小路。

  大半年的时间,风沙植物将这些建筑废墟埋没了。

  要挖好久才能将上面的东西清除掉,然后才能进入到挑选建筑废墟的环节。

  分拣出可利用的废砖瓦、断掉的钢筋、还有些混杂着水泥灰的泥土,至于其他的东西,比如厚重的建筑物体,连接在一起的石块,这些东西都需要专业的机器进行处理。

  他们戴着原初贝用麻布织的手套,布料有点扎手,但好歹能挡住一些尖锐的石头,以免磨伤了手。

  这工作也不难,就是不停地挖,用手挖、用工具挖,除了会捡到合适的石头,还会发现一些隐藏在地里的惊喜。

  比如程年又找到了一把钢刀。

  这些突然收获的宝藏们,给这件乏味繁重的工作,增加了一些乐趣。有些是微不足道的小玩意,有些是真正有价值的物品,不管有用没用,全都囤起来,一点点带回去。

  搬到篓子都装满后,开始第一轮的搬运。

  进山和上山的路途都很遥远,加上风大的阻力,光是把第一堆货运回去,就花了三四个小时,折腾第二车返程时,天已经黑了。

  深夜山下危险,风更大,他们也歇了加班的心思。

  第二天继续工作,天没亮就起,夜渐深才返家,就这样,他们整整花了半个月的时间,院子前面堆了好几堆建筑物。

  本来好不容易,养出点肉的他们,这一阵劳累后,又瘦到去年那副样子了。

  不过,最累人的工作已经结束了。

  他们可以稍微喘口气,放松一下了。

  洗完澡后,程年躺在床上。

  等原初贝洗漱完后,掀开帘子,火光映在她的脸颊上。

  程年这才惊觉,她瘦了好多,肉嘟嘟的脸颊都瘦没了,下巴更尖了,一双杏眼显得尤为大,那件白衣睡裙宽宽大大,衬得她又瘦又小,他顿时心疼坏了。

  一时之间有点懊悔,怎么就想了这么个馊主意。

  非得赶在冬天之前忙活,这不是让人活受罪嘛!

  他冲原初贝招手,让她躺过来,小人儿躺在怀里,像个易碎的瓷娃娃,感觉稍稍用力就能捏碎了。

  踌躇了片刻,“宝贝,对不起。”,语气恹恹的,脸上也全是难过。

  原初贝愣住,不理解他为何突然道歉,“怎么啦?”

  听完解释后,她说,“这不挺好么,我正好觉得前段时间胖了点。”

  程年疯狂摆头,“哪里胖了!现在太瘦了!有点肉才健康,以后我再也不会让你这么辛苦了!”

  男女对体重之事向来认知不同。

  肉、胖,这些字眼太扎耳,原初贝不想听他大放厥词。

  忙捂住他的嘴,热气扑向手心,软软的嘴唇趁机摩挲着手指,觉得这样还不够,又亲了亲。

  气氛暧昧起来。

  她想要收回手,却被握住了手腕,对面的人眼眸渐深,一言不发,紧紧地凝视着她,像一只即将出笼的野兽,要将她整个人,拆之入腹。

  原初贝听到自己狠狠地抽了一口气。

  紧接着,程年绷紧的嗓音响起——

  “关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