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 荷叶 荷叶饭 / 挖莲藕(1 / 1)

在灾难中靠种田求生 八里做梦 2806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第50章 . 荷叶 荷叶饭 / 挖莲藕

  太阳落山了, 树林里还是很明亮,秋日的空气清晰而凉爽。

  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的叫着,晚霞的红光沿着树梢渐渐向上移动, 黑暗要来了。

  程年用石斧砍了些树干, 搭成三角状,周围覆上稻草和树枝,搭建的空间刚好容纳两个人。地上铺着带来的草垫和干草, 以厚衣服做棉被,简易的户外露营帐篷就做好了。

  原初贝这边也升起火了, 小陶罐放置在柴火架上,隔一段距离,放置被旺火烧得干裂了。

  陶罐里放一块肥肉,等煎出薄薄的油脂后,放入剩余的腊肉干炒香,炒到微微变色有香味出来时, 放一点辣椒和菊芋, 倒入水煮开。煮到汤, 慢慢变成奶白色, 放入零余子,继续小火煮。

  这腊肉是用长毛鼠肉做得, 肉上抹上一层盐, 放在太阳底下风干, 接着就是放到灶台上的木梁上烟熏。

  日积月累, 红色的肉被熏成黑乎乎的,直到来年开春,腊肉会变成硬邦邦的,取下来的时候, 那块肉坚硬如石,表皮乌黑乌黑的,要先用小刷子好好刷上一遍。

  刷完后,在热水里滚上一圈,去除盐的咸味,最后就是用刀切成薄片,胭脂红的瘦肉,晶莹剔透的肥肉,丰腴鲜美,层层分明。

  这样的美味,无论是爆炒、清蒸或者炖煮都香得很。

  有些地区会加辣椒和花椒,也很美味。

  但比起麻辣味的腊肉,原初贝还是更喜欢纯盐腌制的口味。在经过岁月浸染后,那股咸味会带着别样风味。

  在经过木柴烟熏后,肉骨子里会多出木质的烟香味,闻着不呛人,很醇厚,是生态林子里的原汁原味。

  陶罐里汤,完全变成奶白色了,汤熬好了。

  咸香味绵延散开,飘得好远好远,化作一缕白烟,飘到林子最深处。

  拿出篓子里的厚饼做主食,放在火上烤一烤加热,烤到表皮摸着温热时,掰成两瓣,开始吃完饭了。

  早已经吃饱的橘子和红尾,躺在火堆旁,惬意地甩尾小憩。

  清炖腊肉异常香,炖煮半天后,已经把腊肉的香味完全炖出来了,汤白肉粉,配上软糯的零余子简直可以让味蕾爆炸。放了几粒辣椒,让汤浸染上点点辣味,不辣口,配上热气喝下去,暖心暖胃。

  如果用厚饼蘸上汤汁,饼皮变得绵软,呼哧呼哧咬下去,真是令人满足的晚餐啊。

  吃完饭后,二人紧挨一起,看向天空的那轮明月。

  天穹深处,繁星闪烁着,正中央的皓月,如圆圆的白玉盘,静静地高瞩着地面,散发着清冷的月白光芒。

  “呀,这月亮好圆呀,是不是要过中秋了呀。”

  “那等咱们回去后,过中秋吧。”程年说完后,想起中秋节的美味,忍不住砸吧几下嘴,“那中秋的话,是不是...要吃月饼呀!我要吃月饼!”

  原初贝听后点点头,掰着指头细数,“我们可以做豆沙馅、桂花馅、咸蛋黄....”

  七七八八说了一堆,咸口甜口都有,说得程年肚子里的馋虫都跑出来了。

  程年忙捂住她的嘴,嚷嚷道“哎呀,别说了,再说得把我说馋了。”

  原初贝在他怀里笑开了花,杏眼眯成弯弯月牙。

  “你还笑!”程年贴着她的脸,恶狠狠地威胁一句,长臂用力,吆喝一声,“睡觉咯~~”

  棚里传来男女的嬉笑声,笑声渐隐。

  渐渐地,声音逐渐压抑,一声一声的,在静谧的黑暗里显得尤为清晰。

  橘子撒开脚丫,想像往常一样睡在主人身边。

  哪知刚钻进三角棚,里面传出一道低呼声,声音太突兀,吓得它赶紧跑回红尾身边。

  人类好可怕,还是呆在大家伙身边更踏实。

  天亮后,他们收好东西继续赶路,就这样,慢悠悠地走了三四天后,他们终于抵达河道边。

  河道两边的长满了芦苇和水草,有的翠绿色,有的枯黄,芦苇枝头开着白绒绒的芦苇花,风一吹,吹得飞得到处都是芦苇花屑。

  一堆野鸭隐在芦苇堆里,悠闲自在地浮着,有的弯下长颈引水,有的游来游去,殊不知危险正在向它们靠近。

  九月中下旬的河水还有点暖意,水草丰美,如果再过段时间,等草都枯黄了,这些野鸭也要飞向更温暖的地带了。

  再到来年开春时,河水重新流动,气温回升,它们才能再次飞回来。觅食配偶,在暖暖的春光里下蛋孵鸭,等到这时,过来抓些小鸭子回去,就能给家里的养殖业增加一些新成员。

  程年悄悄地站在芦苇后面,有些机灵的野鸭似乎感受到危险了,拍开翅膀飞走了。还有些天真的野鸭,还懒洋洋地浮在水面上,好看的羽毛,在阳光下显得耀眼夺目。

  掏出土木枪,瞄准野鸭,连着啪啪几声,有两三只被射中了。

  鸭群一哄而散,惊惶地四处飞舞。

  等过会儿,恢复平静,有的野鸭以为危险消失了,再次在另一处芦苇堆里聚集起来。

  数量渐渐多了,程年再次瞄准,就这样如法炮制,直到射中了七八只后,他们决定收手了。

  拿出事先带来的大罐子,割开野鸭脖子,让鲜血缓缓地流入罐子里,等全部收集完后,罐子也被灌得满满当当了。

  程年这边也已经升好火了,烧了一些开水,用开水把盐融化,倒入鸭血里搅匀均匀。接着,把陶罐放置在温热的水里,静至半小时左右,就能凝固成鸭血豆腐了。

  再沿着河道走一段距离,能看到田田的荷叶。

  现在的荷塘,已经没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了,有的荷叶已经变成深褐色,支起的荷梗向下垂落着,莲蓬也枯萎了,细孔里结出黑黑的莲子。掏出一颗黑莲,硬如石头,咬得牙齿都要断了。

  也还有些深绿色的荷叶,仍在风中摇曳着,亭亭玉立,像舞女的衣裙。

  原初贝想挖些莲藕,弯腰把裤子撸到大腿根处。

  雪白雪白的腿肉,在阳光下更显白皙。

  程年一声惊呼,忙上前阻止,“也不知道这水有多深,水又凉,你可别下去了,我来吧。”

  “那..你会挖吗?”

  程年被问得哽住,犹犹豫豫半晌,阻止泄了气,“好吧,那你先教我,等我学会了,你就赶紧上来。”

  水里温度低,下水挖藕之前,最好穿个橡胶的防护服。不然长时间在冷水里浸泡,不仅很冷,还特别伤身体。

  可惜他们哪有这种条件,只能硬着头皮直上了。

  水是真的有点深,下水后,水面直逼原初贝的肩膀。

  挖藕不是件易事,水很混,看不清水下的情况,脚踩进厚厚的淤泥里,很容易陷进去,想抬脚、拔腿要费老大劲了。

  莲藕藏在淤泥里,先用脚来感知,踩到藕了,就顺杆摸藕,就能找到莲藕的藏身之处了。

  或者按照藕杆的颜色来判断,发黑说明没有,如果是发黄的,那底下可能有莲藕。再用手试探,如果黄色的藕杆怎么拽都拽不动,那下面必定藏着藕。

  摸到藕后,先不要急着拔,不然很容易拔断。

  弯下腰,用手慢慢摸,摸到旁边淤泥里,判断莲藕的长势和长度。接着,顺着劲一点点往上提,片刻,一条一米长的藕秆,被完完整整地拔出了水面。

  挖到第四根时,程年终于学会了,他赶紧冲原初贝喊,“你上去吧,我来挖。”

  原初贝听后也没有矫情,她的月事向来不准,确实不能长时间泡在水里。

  等她上岸后,程年这边又挖出了几根,她就把所有的藕聚到一起,在河水里,简单地冲洗一下。不需要洗得太干净,带着些泥巴的莲藕能保存得更久,最长能保存至两周左右。

  莲藕的生长会从九月下旬持续到12月底,新生的莲藕脆甜可口,但一般来说,冬季的莲藕口感更佳,沙沙软软,绵密软糯,所以最好的挖藕是在冬季。

  等那时候,天气更冷了,毫无防护,就直接泡在冰冷刺骨的水里,光是想想就会忍不住打哆嗦。

  这道冬季美味,就酌情考虑吧。

  原初贝这边发着呆,突然,听到河道里的惊喜地叫声。

  抬头看去,程年眉开眼笑地站在河道中间,双手高举着一只草鱼,鱼有小臂长,在他的手里不停地挣扎着。

  对上原初贝的眼睛,程年高兴地要在河里蹦跶起来,“我摸到一只鱼!”

  挖了一两个小时,整整挖了一座山堆,有的粗有的细,差不多有二十来根。

  除了莲藕,还有些莲子,有的干有的还是新鲜的。

  今天真是收获颇丰的一天啊!

  程年换上赶紧衣服,搓着手,坐在火堆旁烤火,嘴唇都冻得发白了。

  燕麦米已经浸泡了两三个小时了,蒸煮一刻后取下来。

  接着,把带着肥油脂的咸肉炒出油来,全部肉丁入锅,翻炒一会儿后,加上蘑菇丁,继续翻炒。炒熟后,与燕麦米搅拌在一起,搅拌均匀,放到新鲜荷叶里,用芦苇丝捆成方块状,放到锅里蒸煮。

  荷叶被蒸成军绿色后,再过十分钟左右就能出锅了。

  解开清香的荷叶,里面的饭团松松散散的,色泽明亮,看得叫人直口水。

  燕麦米跑得很柔软了,米粒软润而鲜爽,比起普通稻米又多了点嚼劲。所有的食材全混在一起了,在经过蒸煮后,饭团里混入腊肉的咸,蘑菇的鲜,以及最重要的,荷叶的清香。

  在烘烤中,荷香味最大程度地被释放出来了,完全浸入饭团,风味独特,让人回味无穷。

  清新的荷叶饭,一入口中,仿佛夏季重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