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 松蘑 松蘑蛋花汤 / 摘蘑菇 开荒翻……(1 / 1)

在灾难中靠种田求生 八里做梦 2929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第24章 . 松蘑 松蘑蛋花汤 / 摘蘑菇 开荒翻……

  还有些积雪没有完全化完, 藏匿在山林各处。

  清晨,灰色的春雾弥漫在山林间,试图把万物焕发的生机掩盖起来, 神秘极了。在薄雾里, 溪水湍流,树木结出新芽,花苞也迫不及待地装好衣裳。

  雾散去了, 天空显出柔和的蔚蓝色,天晴朗了, 雾中凝结的水珠在嫩绿色的叶片上滑落。

  随着天气的暖和,那些被水汽和积雪滋润过的腐木,成为了菌菇们发芽生长的暖床。一场春雨过后,橡树、桦树林子迎来了菌菇盛宴。

  北方林子的菌菇不如南方的种类多,但论美味却绝不逊色,伴随他们度过秋冬的榛蘑, 就是最佳例子。

  一般来说, 如果你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意识, 想直接快准狠的捡到目标蘑菇, 最好的办法就是认准树木种类。比如像小伞的榛蘑,一般藏在针阔混交林里, 橡树、杉树、松树等这样的树木。而如果你想找到褐红色的松蘑, 那你就必须去松树林子里, 因为它与松树根共生。

  总之, 一点经验加上目标意识,一定会让你收获满满。

  原初贝和程年早早地背起竹篓,迎着晨曦,钻入了松树林子, 尝过了榛蘑的鲜美,还想尝尝口感肥厚的松蘑。

  三三两两的褐色蘑菇从松树腐木和针叶里钻出来,一簇连一簇,表面都是湿润润的褐色或金黄色,伞托粗壮,牢牢地支撑着宽大的蘑菇伞。

  脚踩着枯枝败叶,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

  原初贝让程年握着根木棍,在树木的根部、附近的腐木、枯叶堆里拨动翻找。

  新手采菇人程年,一脸慎重,按原初贝教的方法,弯着腰瞪大眼在草木丛里翻找,一旦瞥到蘑菇的身影,立马蹲下身剥开草丛,即使双手被荆棘划出血痕也浑然不在意。

  刚开始,每摘到一朵蘑菇,他都会兴奋的大叫,小心翼翼地摘取,生怕弄断蘑菇根。

  然后,捧起小小的蘑菇,兴冲冲地跑到原初贝身边,“看看看,我摘到蘑菇了!”

  起初,原初贝还捧场地夸道几句,哇,你真棒,真厉害。

  后来见他越来越起劲,原初贝没了带小朋友的心思,恶狠狠地教训道,“你快点摘呀!别乱跑了!”

  被教训的程年,摸着后脑勺傻呵呵一笑,意识到自己有点太放肆了。

  于是,终于闭麦,老老实实地寻起菇子。

  他们带的工具是薄竹片,竹子分开磨成薄片,韧处锋利似刀,往蘑菇柔软的根处轻轻一割,一朵干净又完整的蘑菇,成功摘下!

  没有连根拔起,是为了不伤到蘑菇的根茎,这样埋在地下的菌丝,过段时间,又能长出新菇子,他们也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新春的蘑菇还未没被采摘过,没过多久,他们就装了满满一竹篓的松蘑。又紧着去橡树林子里摘了一满筐的榛蘑,途中还遇到了矮矮胖胖的草菇,以及藏在橡树根部的珍贵猴头菇,外表是白色的,像一簇毛茸茸的雪球。

  日头正盛的时候,他们带着满满的收获,穿过橡树林子,来到小溪边上,把蘑菇浸入水流里,上下淘洗几下,把附带的春泥和细草冲刷干净。

  冲洗的时候,眼尖的原初贝,瞄到了有些比指甲盖还小的鱼苗和虾米,在岩石缝里游动。

  溪流里的鱼都长得不大,她也歇了捕鱼的心思,甚至连渔网都懒得制作,她盯着透明的小虾米,又看了眼竹篓里的蘑菇,突然冒出了新想法。

  蘑菇都洗干净后,程年背起自己的竹篓,又从原初贝的手里接过她的竹篓。

  接着,从荷包里掏出手帕递过去,讨好地冲她咧嘴笑,那笑容藏着心思,他是想表现呢。

  这样的事情最近经常发生,原初贝已经见怪不怪,她挑了挑眉,接过帕子擦掉手上的水。

  擦干后,帕子丢到篓子里,压着笑容,抬脚往家的方向走。

  程年立马踩着小碎步,尾随在身后,表情美滋滋,好不得意。

  到家后,他们把湿润的蘑菇们,倒到竹匾,扒拉扒拉几下,让每个蘑菇保持点距离,放到太阳地上晾晒。

  摘蘑菇是个长期工作,它们能从春天长到初冬。

  每隔一段时间去摘几篓子,晾晒干后,放到地窖里储存起来,能吃好久。

  等做完这些工作,太阳已经滑到树林下面了,他们该吃晚饭了。

  取了些新鲜的松蘑,蘑菇大多鲜美,最适合与肉搭配起来炖菜吃。

  原初贝砍了半扇肥鸟肉,剁成小块后,肉质已经发干发紧了,焯水的时候多煮一会儿,等肉重新膨胀起来后再捞起来。松蘑改刀切成两半,切菊芋和野葱,配菜齐活后。肉下热锅,翻炒几下,丢辣椒段、菊芋和野葱,再继续翻炒,加水漫过肉,等它煮得汤都变浊后,丢松蘑进去继续煨煮。

  按吃玉兰花的办法,又油炸了些榛蘑,裹了混合蛋液和葛根粉的外壳,看着金灿灿的,再洒上一把辣椒和花椒粉末,酥脆的外壳上立马开出红艳艳的小花。

  剩下的蛋液和炸过的油不能浪费,把今天摘得野菜们,苦菜丁、曲麻菜这些剁碎出汁,混入山药泥,放在掌心里捏成团,裹上蛋液和葛根粉,放到油锅里刺啦开炸。

  今天的晚饭尤为丰盛,都是春天赐予的美味。

  野菜丸子外面焦,咬开里面微微发苦,咀嚼后会返上一股清甜。程年吃了一个就摆头说不喜欢,毕竟他唯爱甜口,这种苦味他可接受不了。

  原初贝倒是挺喜欢的,酸甜苦辣,各种滋味,总得都尝尝,人生才得以圆满。

  松蘑果然非常美味,肉质肥厚,滑溜溜的,混合着肉味,吃进去的时候差点恍惚,刚刚吃得不是肉吧?

  又回味了一下,那股鲜味返上来,是松蘑啊!

  饭后,原初贝又热了一壶茶,里面放的是晒干的玉兰花,很神奇,喝着居然有淡淡的菊花味。

  他们坐在院子里,饮着热茶。

  程年怀抱着橘子,优哉游哉地晃悠着刚做好的椅凳,像哄婴孩一样,摇着摇着,橘子就来了困意,眼皮挣扎几秒,闭上了。

  一股凉风吹过来,还没等原初贝站起来,时时刻刻不忘关注她的程年,刷地一下站了起来。怀里的橘子瞬间被惊醒,然后从温暖的怀抱里转移到冰冷的椅子上。

  程年拿出一件皮毛披肩,搭到原初贝身上,“这风还挺凉的,别着凉。”,做完这个动作后,又转身抱起橘子,继续晃悠凳子。

  原初贝心被挠了一下,痒痒的。

  她看向程年和橘子,心里暗暗腹诽,橘子也有厚实的皮毛.....

  为什么,它就能躺在更温暖的地方!?

  今夜星光璀璨,在梦里的橘子,突然感觉到了脊背一阵发凉。它呼噜一声,转了个头,把脑袋埋进更温暖的臂弯里。

  美味的蘑菇,自人类发现它们,就创造出了无数的吃法。

  第二天的早餐,原初贝做了道蛋花蘑菇汤。

  松菇切成薄片,放少肥脂油,加菊芋片爆锅,再把蘑菇片丢进去,翻炒至软,加盐调味。

  这个时候,鸟蛋敲个小洞,往蘑菇上均匀的甩动,等它慢慢凝固时,加水烧开,出锅前可以滴两滴胡麻油,洒一把葱花,这碗汤便达到了极致的鲜美。

  喝上一口,满身热气,唤醒一整天的活力。再吃一些昨天剩下的油炸蘑菇和素丸子,鲜汤刚好解油腻。

  门口的肥料堆闷了两周,掀开草垫已经没有臭臭的味道了,散发出一股浓郁的土味,这种标志,就意味着肥料已经发酵的非常好了。

  原初贝把菊芋发芽的部位,切成小块,随意地在屋子附近寻了几块地,挖坑埋进去。这种植物不需要精心护理,也不挑地,等过段时间就能破土而出,长成出旺盛的叶子。

  她还挪了些野葱苗过来,这俩都属于佐料类,炒菜经常会用到,住在屋子附近,随用随取。

  前几天,原初贝和程年一起去砍了些竹子和荆棘回来。

  把竹子拦腰砍断,劈成细细的竹篾,围着耕地插了一圈。接着往竹子缝隙里,搭上带刺的荆棘,围栏篱笆就完成了。这样分分整整,能把耕地分布情况看得一清二楚。

  接着开始翻土开荒,为了让农作物在土地里生根,那就需要把土壤弄得松软,这样才能让它们呼吸到充足的氧气。

  一个握着锄头,一个握着木耒,工具埋到土里,腰直时,手和腿用力,把土翻起来。用工具把结块的土壤拍碎,挖出的枯草、碎石子丢到旁边,

  接着,洒上些肥料,用农具将肥料和土壤混合起来,再把土壤拢回原来的地方。

  种田第一课,就是了解土壤,跟它打交道。

  土地第一遍返完后,程年已经累得直不起腰杆了,卧在床榻上叫嚷,“天呐,原来种田这么累啊,做农民好辛苦好辛苦~”

  原初贝笑了笑,转过身趴在木板上,“那当然!你这才种了多少啊。这要是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几十亩地,从早忙到天黑,春天播种,夏天锄草,秋天抢收,又忙又累。而且还得听天吃饭,比如像咱们这刚耕完田,如果遇到老天发脾气,落场雨,又要再翻一遍....”

  程年赶紧伸手捂住她的嘴,“嗨呀嗨呀,你可别说晦气话!”

  等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屏息,不敢大喘气。

  温热的气息扑到他的手心里,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

  他看着原初贝圆溜溜的眼睛,手掌触碰到的肌肤绵软滑嫩,就像以前吃过的布丁,散发着甜蜜和柔软的气息。

  原初贝看见他的喉结上下滑动了几下,目光如炬,接着,感觉到自己的脸,被他用手指试探性地按压了几下,开始的力道很小,后面力道逐渐大胆起来。

  她的脸和嘴被捏挤成小鸡状,原初贝含糊不清地吐字,“你干..嘛..鸭~!”

  “你的脸!真的!好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