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5 章(1 / 1)

死宅飞行员的日常 梅子徐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时间后,依然是前起落架红灯,两个主起落架绿灯。

在此期间,徐清一直留意后顶板的第二套的起落架指示系统。

只是这套系统中,前起落架的灯就没亮过。

需要注意的是,这套备份系统只有三个灯,全部显示绿灯,没有红灯。

在主起落架指示系统中显示红灯,在备份系统却是没有。

虽说对这个方法本来就不抱有什么希望,可是现实如此,还是有些烦躁。

机长抓了抓脖子,眉头紧锁,随即宣布起落架不一致的检查单。

他们知道最终还是要做人工放起落架的程序。

程序倒是不难,难的是万一人工放起落架也不行呢? 那他们就要用脸着地了! 徐清甚至感觉起落架故障比单发还要棘手。

和预计的一样,检查单转到人工放起落架检查单。

按照要求,副驾驶将起落架手柄置于中立位。

空速倒是符合放起落架的速度要求,不需要动。

人工放起落架的装置就在徐清脚下,拉人工起落架手柄的工作就落到了徐清身上。

徐清揉揉鼻子,他紧张的时候都这样。

机长和副驾驶的目光再度聚焦到了他的身上,就像一年前王尽涯看他的眼神一样。

徐清龇着牙,打开盖板,将三个人工放起落架手柄全部拉出,在等待十五秒之后,副驾驶再度将起落架手柄放下。

这一刻徐清三人同时将视线聚在起落架指示灯上。

两个主起落架的绿灯如约亮起,可那前起落架的红灯仿佛刻印在上面,完全没有变化。

徐清抬头看看头顶的备份指示系统,中间的指示灯还是熄灭的。

“这灯不会是坏了吧?”机长不死心地按了下指示系统的绿灯,在按下之后,绿灯亮了,指示灯没有问题。

“操!事儿大了!”机长盯着起落架指示灯,骂了一句之后,便是不发一言。

“哥,还继续做部分或全部起落架收上着陆检查单吗?”一边的副驾驶问道。

机长脑壳都快炸了,部分或全部起落架收上着陆检查单,他都能背下来,可是着陆难度不会因为你记得清楚就能降低的。

部分或全部起落架收上着陆的操纵要领他也知道得一清二楚,甚至在模拟机上也练过很多次,可是能一样吗? 现实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吗?没有! 前起落架没有放下来,那就意味着他们机头需要跟道面来一次亲密接触。

737的“脸面”够不够厚,能不能承受住减速过程中的持续摩擦,有谁能保证? 眼见机长不说话,徐清就知道他也没底。

不是说机长没能力在起落架故障的情况下落地,而是存在一个概率,一个他们不敢想的概率。

“蓝天9831,你们故障处置得怎么样了?” 徐清他们已经转了好几圈了,塔台那边不免担忧。

机长还没有决断,副驾驶回了句稍等。

塔台那边也不催着,就是让徐清有什么问题立刻报告。

结束通话后没多久,机长忽然挺直身子:“不行,我必须要确认一下!” 说着,按下通话按钮:“塔台,申请低空穿过本场,你帮我查看一下前起落架是什么状态!”

第一百六十六章 零高度复飞地尝试

机长不死心,他必定要知道现在前起落架到底是什么一个状态。

“蓝天9831,你现在起落架故障还没有排除吗?”塔台语气中也有些紧张。

“嗯,不过我要看看起落架什么状态,你待会儿看前起落架就行。”机长说道。

“好,蓝天9831,飞航向040。”塔台指挥,这是要引导徐清他们再度进近。

“哥,你你这看了也没用啊?”徐清疑惑,难道说塔台的看一眼,前起落架就能伸出来不成?还不如趁早盘旋耗油。

“还是有那么一点儿区别的!”机长解释:“虽说都是卡着,但是卡的位置不一样,落地难度也不一样。

万一前起落架的盖板已经打开,前轮伸出来了,还能支撑一会儿,危险系数也小一些。” 经过机长的说明,徐清才算明白。

如果是那种盖板都没打开的情况,毫无疑问,机头就要跟道面来一次亲密摩擦了。

如果是盖板打开了,前轮放下了一些,只是没有完全撑开,那勉强还能顶些用。

就算后面因为重量的原因,将前轮再度压会轮舱里,也能推迟摩擦道面的时间,减小危险。

话说徐清还真没想到这一节,不得不说机长的眼界和知识储备还是厚实得多。

“蓝天9831,你们是决定在本场落地了?”塔台突然问道。

“对的,怎么了?”机长道。

“是这样的,现在太晚了,如果你确定本场落地,我要提前联系消防和医疗。”塔台解释。

徐清恍然,现在都三点多了,加上盘旋耗油的时间,今天怕是要通宵了。

徐清他们按照塔台引导,重新进近,因为这次不会落地,只是一个低空通场,机长也就只预位了航道,没有预位下滑道。

否则一会儿在决断高度的时候不方便使用高度保持的方式。

虽说这次不是正常的进近,但是也不能对着塔台就直愣愣地下高度。

现在是晚上,附近地形看不清楚,无法充分建立目视参考。

胡乱下高度是容易触发地形警告的。

而盲降轨迹是已经考虑了地形因素,只要沿着航道,下滑道就会不会触发地形警告。

机长的打算是用vs严格保持下滑道,在决断高度的时候使用高度保持的方式,维持平飞状态,飞过跑道上空之后再重新爬升。

再者,现在虽然飞机很少,但也不是没有。

徐清他们如果直接在本场盘旋下降到低高度绕着塔台飞,可能会造成很多冲突,机场又不是蓝天航空开的,他们也要考虑机场当年的影响。

再低的话,塔台的观测人员视线受阻,可能看不清。

k市塔台配备了大功率的探照灯和专业望远镜,机场灯光也调到了最亮,塔台人员应该是可以看得清前轮情况。

机长又跟塔台申请了一下,一会儿通场之后,左转上高度。

这是因为塔台是在落地跑道的左手边,左转爬升的话,可以绕着塔台半圈,这样观测时间也长一点。

跟塔台的人说好之后,徐清他们按照程序重新进近,也亏得现在时间晚得有些夸张了,如果是在晚上十二点到凌晨一点这段时间,就是进港高峰,造成的影响就发了。

为了让速度减到最小,徐清他们还是将襟翼放到三十了,这样通场的时间稍长,给塔台观测的时间也长一些,这样看得清楚些。

由于前起落架无法落下,在一定高度以下,会有起落架的警告声。

起落架的警告有的可以切断,有的切断不了。

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