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1 / 1)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年岁 2094 汉字|0 英文 字 5个月前

第287章

  施向南也没有说谎,她去捐款当然不可能就像是钱秋雁想象的那样。

  见一个人直接把存折塞人家手里。

  那成什么了?

  所以她这一趟去还见到了裴永年。

  两个人确定了关系后就一直都在忙各自的事情,唯一的交集就是写信。

  裴永年写的多,施向南本来不习惯这种方式,写的很少,但后来看他的信多了,渐渐也习惯了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写几句自己今天做了什么。

  最主要的是看了点儿什么书,学到了点儿什么。

  有时候施向南也觉得自己给对象写信跟给领导写思想汇报似的。

  因为裴永年就是这么干的。

  别人一听他十天半个月就来一封信,可能以为他是很喜欢施向南,写的是情书啥的。

  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他那个单位接触的还大多都是需要保密的内容。

  很多东西根本不能写。

  他每一份信里就写了自己今天早中晚都吃了什么、吃饭的是还在想什么生活上的事情、学习中感悟到了什么人生道理等等。

  真正跟他的专业相关的东西,他是一句也没有写的。

  当然,写了施向南也看不懂就是了。

  反正两个人的信就是要拿给家长看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里头全都一本正经。

  连一句“我想你”了之类的字眼都没有出现过。

  施向南有时候回想起来她跟自己对象的写信内容也是很无语。

  这也叫谈恋爱?

  异地见不着人就算了,写个信也跟汇报思想工作似的。

  不过也正是因为写信的内容是这样,所以施向南没有任何压力。

  越来越习惯自己有对象的事实了、也越来越习惯裴永年的存在了。

  现在哪天睡觉之前不让她在信纸上写几行字她还不习惯了呢,就像是一天的事情还没有全部做完一样。

  当然,这个她就没有必要跟钱秋雁说起了。

  倒是她妈张秀珍后来来县城里问起施向南跟裴永年的进展怎么样了。

  施向南提起过一星半点的。

  她说的全是实话,一个字的谎话都没有,但张秀珍听得就是很欣慰很放心,满心期待地等着闺女跟对象水到渠成,谈的差不多了就可以把结婚领证提上日程了。

  施向南是这么说的:“我们虽然都比较忙,没有在一起,但一个月最少互相写两封信。我去过他们单位,他们单位的人都知道我是裴永年对象。他说下回再出来他也会来一趟食品厂,让食品厂这边的人知道我对象长啥样。”

  在张秀珍的年代,虽然称不上是盲婚哑嫁,但也好不了多少。

  基本都是熟人给介绍,说有个适合你的对象,要不要见见。

  见一见如果没有什么大毛病就算是成了。

  接下来就是双方上对方家里见家长、然后结婚领证的事情了。

  一套流程走下来可能两个要结婚的人都没有说过几句话。

  因此在她看来,闺女这个对象是自身条件不错、又率先对闺女表示了好感,闺女也矜持地等了很久才给回应的。

  现在俩人一个月两封信,那已经是热情得不得了了!

  闺女也去过人家单位、裴永年单位上都知道他有对象、对象长啥样了,还要怎么样?

  这就很好了!

  按照这个进度,要不了多久就要谈到俩人结婚了婚房怎么安排的事情了吧?

  张秀珍心里头喜滋滋地想着。

  还在那儿盘算着到时候怎么办酒席。

  裴永年虽说是在施家洼长大的,工作也在这边。

  但他家是首都那边的,爸妈也都在那边。

  平时也就算了,结婚这样的大事,不回去一趟说不过去。

  这会儿又不是二三十年前,去哪儿都要介绍信啥的、火车也不是天天都有,去哪儿都不方便。

  这会儿多方便啊!

  那个飞机,两三个小时就就到首都了!

  闺女现在也不是缺买飞机票钱的人。

  结婚不去见公公婆婆,实在说不过去。

  她还把这件事跟唐青娥说了。

  因为张秀珍很清楚,她这位婆婆虽然要强了一辈子,到啥时候嘴都硬,但心里还是最惦记这个唯一的孙女的。

  尤其是施向南有出息,给她挣回了多少面子。

  别的不说,以往婆婆在姨婆那里总是觉得直不起腰来、那些日子艰难的岁月里欠人家太多了。

  就是她也有这样抬不起头的感觉,更别说是婆婆了。

  可施向南有了大出息后,硬是一点一点让她们能够在姨婆一家面前直起腰来、好好地正常走亲戚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还是施向南这个大孙女孝顺。

  她掏钱在村子里盖的三层新房子,根本都没有问过唐青娥的意思,就给她留了一个大房间。

  说是上了年纪的人腿脚不方便,专门给她的房间留在一楼。

  不用爬楼梯。

  房间里头装的那些东西……

  床垫子买的就是城里头最好的、还有穿衣柜啥的不说,那个独立卫生间里头装的啊!

  盖房子的人都说是施向南亲自交代的,不然他们根本想不到要在蹲厕旁边站起来的时候高度做一个扶手……

  这样体贴的小细节,唐青娥的房间里有很多。

  村里人谁去唐青娥的房间里看过不夸一句她老太太有福气,大孙女又有出息又孝顺!

  不夸张地说,唐青娥现在已经是施家洼最让人羡慕的老太太了。

  连三太爷都比不过。

  三太爷家也没有一个开几百人的大厂子的后辈啊!

  唐青娥这会儿心里头最疼爱这个大孙女,那是哪个小辈知道了也没话可说的!

  张秀珍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因为她这会儿自己生的四个娃娃里她也是最疼南南啊!

  她这个当妈的紧张闺女的人生大事,怕耽搁得久了好男娃都让被人给挑走了。

  唐青娥也是一样的担心。

  这是女娃太有出息了,她们这些心思都不好直接说出口。

  因为她们的见识都很有限,并且也知道自己没啥见识,怕就惦记着这点儿事说出来再耽误了闺女工作上头的大事。

  因此虽然惦记着,但也都不说出口。

  就只是在心里头一直惦记着,时不时地想起来就要着急一下。

  因此张秀珍知道了这个好消息、确定了之后,立刻就去跟婆婆说了。

  果然,唐青娥听说了之后也很高兴。

  婆媳两个几十年都没有这么亲近过的时候。

  主要是唐青娥年轻时候看着就很严厉,张秀珍胆子又比较小,一向有点怕这个婆婆。

  对这个婆婆一向是恭敬有余、亲近不足。

  这会儿可好了。

  婆媳两个凑在一起嘀咕施向南啥时候结婚、怎么见亲家、亲家可是首都的、见面的时候她们也要穿一身好衣裳、提前打听好在哪里吃饭吃的时候要注意下,可不能闹了笑话给南南丢脸……

  在施向南不知道的时候,婆媳两个已经连结婚当天里里外外要穿的衣服鞋袜都给商量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