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2 章(1 / 1)

我就是卖猪肉的 洞中狐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自己开辟了几个养殖区,才发现,仅仅依靠几个养殖区依旧满足不了三汇益飙升的屠宰量。”

“实在没办法了,就想出这么一个方法,鼓励老百姓养猪,然后三汇负责回购,好像还有协议什么的,借助群众力量解决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咱们周边这些县市,知道三汇不会坑百姓,这才开始推动养殖业的发展,效果很显著,再后来的东西,我不说你们都清楚。”

王泉了然点头,等待下。周行长也是第一次听杨守一说这些话,听着觉得还有趣。

“三汇是咱们洛河的本土企业,咱们洛河却没有发展出来真正的大型养殖场,这话说出来,我这个畜牧局局长都感觉脸上无光。”

“可事实就是事实,不能装作看不见。”

杨守一深深的看了王泉一眼,道:“咱们洛河地盘虽然不大,行政级别在这里摆着呢,如果你选择在咱们洛河发展,扶持政策一项都不会少,甚至还能偶尔给你政策倾斜。”

“老话说得好,背靠大树好乘凉,依托三汇,再有扶持,你觉得,不比在平西那个小县城发展更好吗?”

说到最后,杨守一终于还是说出了今天的目的。

周行长微笑着点头,也不说话,他听出来了,在这一次的邀请,王泉才是掌握主动权的那个。

杨守一这一番话,可以说得上有理有据,他想看看王泉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王泉知道,杨守一的话很正确,按照常理来讲,在洛河确实要比平西那个小县城发展空间更大。

可他有一点很不解,杨守一为什么要主动约见自己,并且邀请自己回洛河发展,如果说,这里面没有猫腻,他是肯定不会相信的。

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一个从政,一个经商,都属于无利不起早的人。

x

226 主动权在别人手中【四更,求支持】

突然变得安静,杨守一和周行长都是静静等待王泉的决定。

王泉终于抬头看向杨守一,脸上挂着诚恳的笑容,道:“听君一席话胜十年,老话果真不假,杨局长这一番分析,让我明白了很多之前困惑的事情,我必须得敬杨局长一杯。”

说着,主动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又再次给自己添上,举杯跟杨守一碰杯。

坐下之后,王泉这才坦然说道:“实不相瞒,最早的时候,我确实是打算在咱们洛河开个场子,我也跑去咨询了,只是工作人员告诉我,当时情况不允许。”

杨守一皱眉,这事他真不知道,一旁的周行长也是侧目看向杨守一,看到他这表情,心里暗暗担心。

“无奈之下,我只能选择离家最近的地方,就去了平西。”

王泉语气平稳,没有抱怨,只是把事情还原。

“或许是我运气比较好,在平西遇到了他们的畜牧局领导赵磊,他知道我的情况后,给予了很大的鼓励和帮助,这才有了第一个养殖场。”

“周行长应该记得,我贷款就是为了建场。”

周行长点了点头,说道:“记得。”

杨守一看着王泉,等待他的下,按照他的经验,王泉肯说出这些话,肯定有其他的目的,要不然,直接拒绝就行了,没必要东拉西扯。

“第一个养殖场,前前后后总共投资了将近百多万,最穷的时候,连饲料都是赊账,如果不是我还有猪副产品的收入,说句不好听的,工人工资都有可能拖欠。”

王泉冲着杨守一笑了笑,道:“我这可不是在领导们面前哭穷卖惨,只是想到了,就顺嘴说出来了。”

“月份的时候,第二个养殖区开始投建,现在连一半都没建好呢,我这……”

一副为难的样子看着杨守一,随后又是看了看周行长,你这个间人,别不说话啊。

周行长不负期望,看到王泉的眼神后,撇了撇嘴,又是看向杨守一说道:“现在的年轻人,比咱们那时候可是强多了。”

“不仅有魄力有胆量,连见识都让咱们这些老家伙汗颜。”

杨守一眉头紧皱,听到周行长的话后,苦笑一声,随后舒展眉头,又是看向王泉说道:“这件事是我着急了,这样,我先给上面汇报一下,等有了结果,咱们再聊,如何?”

话题结束,接下来自然是吃饭喝酒,只不过因为下午还要上班,三个人只喝了一瓶酒。

看着杨守一的车子离开,周行长这才笑眯眯的看着了一眼王泉,小声嘀咕着:“年纪轻轻,怎么跟着泥鳅一样,滑不留手。”

王泉嘿嘿一笑,没有接话。

“你也不是缺钱的人,你这么做,确定能掏出来更多东西?不会搬着石头砸自己脚?”

王泉神色一怔,随后轻松笑着,“事在人为嘛。”

如果说,杨守一表明态度的时候,王泉还没想明白他的目的。后来自己提到赵磊的时候,突然间就想明白了。

赵磊一开始的时候确实给了王泉不小的支持,可是,事情发展到后面,王泉就察觉到不一样了。

赵磊负责的畜牧部门,他尽心帮忙还有可能是工作原因,那么更上一级的领导呢?他们为何会对养殖场的事情那么上心?

不但主动帮王泉解决了贷款问题,后来甚至惊动了驿站市的大领导下来视察工作,之前王泉觉悟不够,想不通透,今天杨守一的一番话,彻底点醒了王泉。

一个真正意义的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对于这些人来讲,有可能比钱更加重要,如果能在自己的辖区内诞生,作为主要负责人的他们,无疑是最有面子的。

赵磊、平西县的领导、甚至有可能更上一级的领导,都有这种想法。

杨守一就是最好的佐证。

想明白这些之后,王泉就理解了,杨守一无外乎跟他们一样,趁着国家鼓励养殖这股风,想要趁机做点事情,在自己的成绩本上添上一笔。

可是,这个时间点,想要培养起来一家大型规模化养殖场,真的太难了。

风险大于收益时,有钱人也要慎重考虑。

无奈之下,就把目光放在了自己身上,现成的规模化养殖场,只要能说动自己,把养殖场搬迁过来,然后再给予政策上的扶持,进一步扩大,立刻就贴上了洛河的标签。

算盘打的很好,可惜,王泉也不是省心的人。

既然你想通过我得到好处,就必须先给我足够的好处才行。

生意人,以利益为重,啥时候说出去都不丢人。

周行长走了,王泉喝酒之后无法开车,只能乘坐出租车回家。

……

杨守一独自坐在办公室,眉头紧皱。

约见王泉之前,他还专门调查过王泉的信息,觉得足够了解了,才通过周行长转述了约见的想法。

在他眼,王泉这个普通了二十多年的年轻人,突然之间变得富有,是因为他运气好,很好的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