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1)

机床车间往事 等登等灯 3017 汉字|1 英文 字 4个月前

第2章

  程郁的师父姓李,叫李一波,五十来岁的人了,常年端个玻璃杯,里边泡着红枣和茶叶。他是个正经的手艺人,技术很好,称得上是机床车间的半个台柱子。据说周边县市的机床工人手艺没有比他更好的,有零部件上的疑难杂症,还会有人专门请李师傅走一趟。

  但李一波手里一直没有带出过能出师独当一面的徒弟,一来年轻人吃不了这个苦,很多人待不了几天就要去找更轻松的工作,二来现在设备也更先进了,许多人学一点皮毛就出去自己开个修理铺,设备先进了,对手艺的要求就没那么高,马马虎虎过得去也能混口饭吃。

  人人都知道徒弟不好当,但程郁觉得李一波人挺好的,虽然因为满头都是黑白相间的杂发看起来有些不修边幅,可他着实是个好人。

  李一波手里有个活儿,是外边找上门的私活儿,他们车间里几乎每个车工都在接私活,主任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候还组织他们集体去给大厂做些私活赚外快。

  下午上班没什么事,李一波就让程郁在一旁看着,让他多看多学。车间里其他年轻人三三两两扎堆在一起聊天,程郁从工房里出来去休息室给李一波接水的时候他们喊程郁一起,程郁为难地看了一眼手里的水杯。

  “李师傅喊我看他做活儿呢。”程郁说。

  张永中便摆摆手,一副提不得的样子说:“那你赶紧去吧,老李头儿好几年才逮着你这么一个老实孩子,指望你做他的关门弟子呢。”

  程郁接了水进门,还听见他们在低声议论李一波:“我看着他就害怕,才不敢做他徒弟。”

  “看太紧了,又不是小学生。”

  “程郁多老实一人,也就程郁受得了这管制。”

  程郁垂下眼睛,准备快步进去,又听张永中喊他:“晚上按时下班啊,别忘了中午跟你说的。”

  程郁也不会打台球,也不是那么很想去,但他把握着那个度,张永中他们的邀请,两三次,他会应下一次,免得他们觉得他不合群、太孤僻,最后被整个群体孤立。

  前几次他们约程郁一起吃饭唱K,程郁都拒绝了,打台球算是第三次,程郁站在车床边上还在发呆,想着晚上该怎么应对。

  他倒也不是社交恐惧或者社交困难,从福利院出来的人,或多或少会对世界有点戒备,更何况程郁当初来到这里,也能称得上仓皇逃窜了。

  程郁不想回忆往事,他摇摇头,继续看李一波干活。李一波觉察到他心思不在这上边,头也没回,道:“中午没睡好吗?去我休息室睡会儿。”

  程郁连忙道:“不是不是,是还没睡醒。”

  李一波扭头看他一眼,道:“我休息室抽屉里有盒茶叶,你自己抓点儿去泡茶醒醒神。”

  程郁依言去泡了一杯,然后抱着水杯继续老老实实站在李一波身边,李一波絮絮叨叨地同他说:“干咱们这活儿,最要紧的就是专心,心思得稳住,不然趁你胡思乱想的功夫,半只手就要卷进去了。”

  程郁设想了一下那个画面,被自己想象出来的画面吓了一跳,不自觉往后缩了一步。

  李一波把嗡嗡的车床停了,拧开玻璃杯,灌了一大口茶水。“怎么,害怕了?”

  程郁如实回答:“有点儿。”

  “害怕还来我们车间,不如直接去分拣车间,工资高,活儿简单,唯一的问题就是三班倒,不过你们年轻人不是也就喜欢熬夜吗?”李一波说。

  程郁小声告诉他:“我在学校里学的就是这个。”

  李一波上下打量他一眼,问:“上学学这个?”

  程郁又解释道:“是我上中专的时候。”

  李一波流露出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模样,最后说:“我看你年纪也不是很大,估摸着也就是十来岁的样子。原来是中专学的。”

  他师傅这样说,流露出对他的过往感兴趣,想要跟他聊起来的意思,但是程郁没有接他这个话茬,他只垂下眼睛嗯了一声。

  见程郁这个反应,李一波便没有再追问下去,机床停了,空间里只剩下两人呼哧呼哧喝茶水的动静。李一波喝了一大口茶,嚼着茶根和程郁讲话。

  “好喝吗?这茶。”

  程郁不解其意,道:“好喝。”

  李一波闷声笑了两声:“我闺女买的,前段时间去杭州出差,说是我爱喝茶,给我带了两盒西湖龙井回来。”

  程郁不禁低叹一声。西湖龙井并不是什么顶级名贵难得一见的茶,可这是李一波女儿买的,他蹭了一杯来醒神,难免有些坐立不安。

  最重要的是,程郁听说李一波与儿女不睦,现在膝下养着的是远亲家抱养的孩子。程郁喝了这茶,就好像掺和进了李一波家里错综复杂的家事。

  而这并非程郁所愿。

  想来也不奇怪,程郁才来多久,一个多月的时间,连他都能听说李一波家庭不睦的事情,可见这事儿至少在机床车间是个人尽皆知的公开的秘密。程郁自己也的确是在吃午饭的时候听车间里其他人议论起来的。可是程郁自己听说是一回事,李一波告诉他又是一回事。

  程郁在孤儿院多年的生存经验就是,不要知道太多秘密,如果不想做头儿引人注目,也没必要跟领导走得太近,更不要去听领导的秘密。

  程郁吃过一些亏,跌过一些跟头,旁的事情上还有些年轻人的好奇与活力,在这样的事情上,却是万万不敢再擅作主张了。

  他正低头左思右想着,那边杨工就进来了,他一进来就带着一股火热的气氛,嗓门也大,就连喝水的时候也咕咚咕咚的。

  杨工喝完水,大声冲李一波说:“老李,茶不错啊,我刚也偷了点喝。”

  李一波就回应他,说:“喝了得付钱,不能白喝。”

  杨工门牙咬着茶叶沫,半眯着眼睛,说:“怎么着,给小徒弟就能白喝,给我不能白喝,太抠了啊老李。”

  李一波便似笑非笑地看向程郁,说:“原来是你小子胳膊肘超外拐,给他开仓放粮了?”

  程郁看他的表情,只觉得似乎有些严肃,又不像是全然严肃,可也不能说是在开玩笑,一时间左右为难,讷讷不得语。

  反而是杨工自己晃晃悠悠地端着茶杯走过去,念叨着说:“瞧你,开个玩笑,还吓唬起小程了,再把这个徒弟给你吓唬跑喽。”

  杨工走远了,程郁才小声对李一波说:“师父,不是我给的,方才我去给您泡茶,临走前他也进来了,是我没放好。”

  机床车间一共二十来号人,学徒只有五六个,剩下十几位都是正式工。车工、电工是机床车间的两大工种,钳工、铣工和其他维修工都不如车工电工吃香,所以也属这两个工种员工最多。

  李一波和杨工杨和平分别是技术最好、资历最深的车工和电工,所以除了车间主任以外,他们二人共用一个休息室,不用和一帮小年轻挤在一起。平时车间里评优评先进,也都指着李一波和杨和平。

  虽然工种不同,但车间里人人都知道,论技术肯定是李一波更强,但是杨工同时兼任着车间副主任的身份,因此不论怎么说,李工和杨工都是车间两大头。

  程郁来机床车间不过短短一个月,但是对李一波和杨和平这种似是而非、隐隐约约的不对付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对李一波和杨和平的争执,程郁也总是能避则避,以免他们城门失火,殃及他这无辜池鱼。

  程郁这么给李一波说完,李一波抬眼瞧他一眼,也没说什么,只轻笑一声,道:“喝了就喝了,一杯茶水,能怎么着。”

  程郁平白有些羞愧,低头嗯了一声,老实喝着自己手里的水。没过一会儿又听见杨工的声音,抬眼一看,他已经走到跟前了。

  李一波的工位靠着车间厂房正大门,杨和平走到这儿,恰好能看见外边三三两两坐在一起聊天的人。

  “哎,都过来过来,别聊了,开个短会!”

  杨和平嗓门不小,一嗓子把人都喊过来了,正是下午日头高的时候,难得是个冬日里的大晴天,把人晒得暖烘烘的,进了车间,那太阳又晒不着了,众人都想让他长话短说,快些结束。

  偏偏做车间副主任时的杨和平架子十足,还要打起官腔:“冯主任去党校进修了,要去三个月,这事儿大家都知道,这三个月就由我这个副主任来管理车间。”

  冯主任走了半个月,这半个月开了两次会,杨和平次次都拿这事儿出来做开头,因此车间已经没人响应这话了。大家面面相觑,等着他接下来的话。

  “刚才我去厂里开了主任级以上的全员大会,咱们厂里又有一些人员调动情况,跟咱们有关系的呢就是厂里新来了一位宣传科科长,这一个月会下基层在各个车间了解基本的生产情况,到时候来了咱们车间也要热情欢迎新科长,你们几个年轻人,到时候负责给科长介绍。”

  张永中活泼好动话又多,忍不住问:“那大概什么时候来啊?别咱们正在外边儿蹲着议论他呢,人就来了。”

  杨工瞪他一眼,道:“那你不会少说几句?”

  杨和平环视一周,仍然不放心,最后把视线落在程郁的身上,他说:“小张太不靠谱了,我不放心,小程,到时候新科长要是来了,你负责接待他。具体的情况待会儿我私下里跟你说,其他的没什么了,散会吧。”

  大家四散开来,该干活儿的干活儿,没活儿干的又蹲回外边儿继续晒太阳聊天。杨和平伸手招呼程郁,道:“你来,我跟你说。”

  他们站在车间大门前,下午的阳光大方地洒在外边,也照在杨和平和程郁的脸上。程郁微眯着眼睛,杨和平的脸在阳光下看得异常清晰,他脸上的纹路沟壑,脸上没刮干净的胡渣,还有讲话时神采飞扬的眼睛。

  程郁的心好像也熏熏然飘了起来,他也变得蓬勃而神采飞扬。来这里总归没有什么坏处,程郁心想,至少生活确实有变好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