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6 章(1 / 1)

我在西北开林场 二马示羊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工报上来,如果你需要青贮饲料制作等方面等专业人员也报上来,如果你有认识的推荐一下也行。

至于林场的日常安全工作和牛群散养后的监管,与现有的监控摄像系统和牛群的定位系统整合到一起,腾出个专用的办公室,配合无人机,搞一个视频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监督整个林场和牛群的安全,组成专门的安全部门,配合全地形车、无人机随时出动,驱赶外来闯入者,保障林场和牛群的安全。”

冯宇看着一圈这不到二十个人说道:“大伙别觉得无所谓啊,负责的工作划分好后,今年一年都是试运转和调整期。

到明年开始,植树部门、安全部门、养牛部门等管理等岗位将会正式确定,工资待遇也会提高。

未来林场如果再次扩大,主管变经理,大家多努力,多赚钱,原则上咱们是把这些机会给你们这些老员工的,但还得你们自己争取。

哈力克你熟悉林场的各项工作,负责后勤调配、人事管理等林场的日常工作,并挑选人员接手各项工作。

这些工作今年就先不细分了,还是你安排,跟各个主管和多沟通。”

开会之前的时候,冯宇跟娜泽尔谈过,娜泽尔并不想担任管理工作,还作为技术指导参与到日常工作中。

齐帅也是如此,不愿意参与人员的管理。

为此,林场选出来的主管,也就是管人员的日常休息排班等工作安排,主要的生产工作还是听娜泽尔和齐帅这些技术人员的。

所以这些管理岗位难度不大,未来的工资涨幅也不会很大,毕竟林场的工作就那么多,实在没什么挑战性,工资太高了反而容易出问题,反而不如多招一个员工来的实在。

这倒不是冯宇没良心,实属林场现在的工作在本地已经不低了,要不是工作位置不好,说不得得有多少人抢着来呢。

就连冯宇这种没什么社会经验的都知道,一旦搞了林场对三河和若芜两边的通勤,那林场的工作势必会成为香饽饽。

这也是他为什么没在开会的时候说通勤问题的原因,新员工招完后再说不迟,把工作给那些真心有需求的人,总比给见缝插针的消息灵通之辈要好。

冯宇的话说完,大伙也明白了,林场现在是肉多嘴少,只要他们努努力,新员工进来后,基本都能管一个小方面。

心情波动最大的还属哈力克这个小伙子,他一开始听冯宇说让自己找个人配合娜泽尔,以为自己被卸任了呢,没想到负责剧中协调。

小伙子想了半天,才明白这是把他从管理绿化的单项工作,调整到负责全面的工作,算是产房传喜讯,升了。

这次林场的调整中,冯宇可以说把工作调整和招人数量以及安排的问题甩出去了。

唯有一个问题,他是特别重视的,甚至已经重视到了要自己撸胳膊亲自下场的地步。

不是别的,就是他说的,那套把监控摄像头、牛用智能定位项圈和监控无人机整合套一起去的系统。

这个工作听起来很难,没一个专业团队不行,但其实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不管是摄像头视频监控,还是智能定位项圈,亦或是无人机,冯宇在购买的时候,买的都是那种有联网数据接口的产品。

也就是说,冯宇选的都是一个个的模块,他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模块接入一个可以把他们整合起来的系统内。

这样之后,林场的监控、工人手持设备、无人机、智能项圈都将会被统筹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林场物联网。

当然了,这样的系统也不是冯宇能一个人肝出来的,但可惜冯老板虽然不愿意肝,但他愿意氪。

毫无疑问,有需求就有市场,这样符合要求的可配置系统是可以买到的,虽然非林牧业专属,但选好了需求的配置子系统,再改一改就可以使用。

冯宇要做的就是买一个系统,然后改出一套适合秀水农林用的系统,满足自己的大物联网林场设想。

142 招新

这个倒不是冯老板真的有什么理想抱负,而是他实在是闲得慌。

除了陪女朋友,天天做模型做的都快要吐了,这次正好找机会换换口味。

难得有一整个林场作为自己的实验对象,冯老板的技术宅之魂熊熊燃烧,准备也搞出点让林场的人震惊的玩意。

省得林场的这些家伙,觉得他冯老板在林场的作用就是个只会砸钱的吉祥物。

就在冯宇准备先氪后肝的时候,齐帅找了过来。

如果林场真的聘用技术人员的话,那需要的专业人才就多了。

不说别的,单就冯宇计划实施的冬春两季饲料自给自足的方案,就需要青贮制作存储、粗细饲料配比等专业人才。

而齐帅比较在行的是繁育和防疫,对于饲料方面并不怎么精通,现在牛舍那边使用的饲料还是从示范基地提供的渠道购买的。

为此,齐帅给出的方案是请外援,不花钱的那种。

大西北有水草丰美的地方,那些地方大部分也有肉奶等畜牧地基,但大部分选用的并非本地的贺牛,也就是齐帅老师马教授研究繁育的牛种。

这是因为水草丰美,自然能选用针对性更强,在产肉或是产奶领域表现的更好的牛种。

而齐帅老师马教授研究繁育的牛种,也就是跟那次冯宇去繁育基地参观的时候看的牛种,是本地的贺牛。

这种牛肉奶两用,抗病和抗粗饲料性强,总之好处一大堆,可说白了,就是针对大西北贫瘠的沙漠环境繁育的牛种,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皮实耐……

可惜在单独的产肉和产奶领域,干不过那些特殊的牛种,但那些牛种相对娇贵,对牧草要求很高,并不适合林场这边的环境。

所以马教授研究繁育的贺牛,只有本地水草不好的地方、个体牧民少量饲养,构不成大的群体。

而秀水农林则不同,一期三百头的养殖量就已经不是小数目了,随着林场的扩充,饲养量一定会增加。

而且冯宇这边的养殖理念和配置‘豪华’的养殖条件,也是蝎子粑粑独一份。

更不要说,以现在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追求,秀水农林这种生产单位的成功,自然是对他研究和繁育的贺牛品种最好的证明。

可以说,秀水农林的贺牛养殖,完全戳中了马教授的痛点。秀水农林这边一旦成功,那么几篇有影响力的论文不在话下。

在这样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