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7 章(1 / 1)

1839 引弓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在两广总督任上,还和璞鼎查情意绵绵的书信往来。连后世读到这些信的历史学家们,无论有学术基础的和还是良心的,都觉得这些信像情书。

  但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之后,缴获了大量的清政府档案,发现了大量耆英辱骂洋人的文件。后来在北京的谈判中,英国人又把这些文件给耆英自己看……

  尽管知道耆英在另一个时空的喜剧成就,楚剑功和李颖修还不得不进门去拜见钦差大人。

  大家客套了一番之后,钦差大人耆英问道:“李道台,楚道台,前些日子谈判的情形,本督都听其他几位大人讲了。免掉了鸦片和军费赔款,皇上一定龙心大悦。不知道今日可有什么好消息。”

  “回大人,英夷一定要割地,我等已经拒绝了。”

  “拒绝了,那英夷如何反应?”

  “英夷威胁说要开战。”

  啊!大堂里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两江总督牛鉴马上说道:“还要打?这可如何是好?这江苏,膏腴之地,自然不能割让。但我听说,英夷只是想要个地方堆货。像澳门那种小岛,给他一个也没什么大不了。”

  “牛制台此言差矣。本朝国土,断不可弃。”

  “要打,那里去找军饷?”

  “如果朝廷肯赏功,一时之间没有军饷也行,至少朱雀军能撑。”楚剑功道。

  “还有十万大军呢?我看前日奏报,虽然在镇江小挫,但实力犹存,八旗已经北返。西南西北绿营还能战否?东南绿营呢?”耆英问道。

  牛鉴苦笑:“老兄,哪里还有绿营,除了朱雀军以外,其他各部,俱已破胆。”

  这时候,下人进来报告,英夷放了个俘虏回来。

  “快把人叫进来,看看有什么转机。”

  那俘虏进来,给诸位大人磕了头,正在说些“小人该死”之类的话,耆英打断他,问道:“行了行了行了,英夷叫你回来做什么?”

  “回大人,英夷要小人带句话。”

  “说!”

  “三日不割地,即行开炮。”

  “啊,这是什么意思。”

  楚剑功回道:“大人,这叫最后通牒,去年在浙东,伊里布中堂也收过一份。”

  “那怎么办?”

  “还能有什么办法?不能和,便只有打。”

  耆英求助似地望了望林则徐,林则徐道:“既然剑功这么说了,那就只有打了。”

  “四万多溃兵已经收拢,请杨军门速速整顿。”楚剑功提醒说。

  “也罢,来呀,拿我的帖子,去请杨侯爷。”

  杨芳自打奕经带领八旗北返,把西北绿营的烂摊子留给他之后,已经完全没了兴致,整日流连于烟花酒坊。

  “大人,下官这就告辞,回营点查朱雀军。”

  “好的,你去吧。”

  “下官也告辞了,”李颖修说,“下官要给璞鼎查写一封信,看看能不能挽回。”

  两人出了大门,楚剑功问道:“真的要打么?”

  李颖修低头想事,默默不语。

  回到朱雀军驻地,李颖修看着营中的士兵们,问道:“这次可能溃兵肯定靠不住。只有朱雀军单独对敌了。好不容易积攒的一点家底,就要耗光了么?”

  “难道怕耗光实力,就妥协不成。”

  李颖修看看四周无人,便低声说道:“其实也不是不可以。保存实力,以图将来嘛。”

  “为了三千军队,就割地,那以后呢?英国人,或者其他国家的人,再行胁迫,还要不要割?假如日后你我控制了一省,为了保存实力,是不是还要继续签些不平等条约。以图将来嘛。”

  “你别急嘛。我也是和你商量。你要打到底,行,我支持。”

  楚剑功一下午都不痛快。晚上,吹过了熄灯号,便睡下了,连查哨都没去。

  睡到半夜,突然被吵醒了,远远地传来人的呼喊声,还有枪声,他赶紧穿衣,出门一看,远远地还有火光。

  朱雀军营地里倒是还镇定,有不少士兵已经起来了,陆达、杰肯斯凯、肯尼夫莱特,张兴培等人都到了。

  “陆达,你去整队。乐楚名,怎么回事?”

  乐楚名也不知道。

  这时候,今晚在外围执哨的陈日天回来了:“钧座,不好了,溃兵炸营了,溃兵洗城了。”

  所谓炸营,又称为营啸,指大军在极度压抑的状态下,因为某种缘故,全军纪律崩溃,集体发狂,狂啸,互相砍杀纵火等一系列混乱的情况。越是军马聚集之处,越容易发生炸营。

  第二次镇江之战后,奕经北返带走了关外八旗,除去阵亡、被俘和失散的,大约还有四万多溃兵被收拢集结在江宁城里。他们士气不振,装备失落,懵懵懂懂,不知上官怎么安排他们。离开驻地已经很久,却不知道是不是还有机会活着回去。

  这时候通讯不便,迷信盛行。只要有一营乱起,混乱就迅速扩大,如果主将弹压不力,很快就会发生全军惊乱。现在四万多溃兵,来自西南西北的十几个省,互不统属。而镇江之战中,数个提督阵亡或者失踪,绿营的建制全被打乱,而统管绿营的杨芳也心灰意冷,纵情声色。这些溃兵几乎就处于无人管的状态。他们发生炸营是早晚的事情。

  48炸营

  6月21日

  第二次镇江之战后,奕经北返带走了关外八旗,除去阵亡、被俘和失散的,大约还有四万多溃兵被收拢集结在江宁城里。他们士气不振,装备失落,懵懵懂懂,不知上官怎么安排他们。离开驻地已经很久,却不知道是不是还有机会活着回去。

  这时候通讯不便,迷信盛行。只要有一营乱起,混乱就迅速扩大,如果主将弹压不力,很快就会发生全军惊乱。现在四万多溃兵,来自西南西北的十几个省,互不统属。而镇江之战中,数个提督阵亡或者失踪,绿营的建制全被打乱,而统管绿营的杨芳也心灰意冷,纵情声色。这些溃兵几乎就处于无人管的状态。他们发生炸营是早晚的事情。

  昨天开始,和英夷谈判不利,很快就要重开战火的流言就在江宁城里传开了。清朝的官衙,真是一点秘密都守不住。然后溃兵之间又有谣言,说杨芳是湖南提督,他会带着湖南兵返回驻地,其他的人,便要作为炮灰,和英夷耗死在这江宁城下。

  溃兵斗志已丧,哪还敢和英夷对阵,不巧昨晚又发生了湖南兵和四川兵的大斗殴。平日里积攒的矛盾一下子全都爆发出来,四万多溃兵散出营地,满江宁城纵火抢劫,此谓洗城。

  楚剑功也是事后才弄清了炸营额来龙去脉。当时他只是命令朱雀军以连为单位,上街巡逻。遇到小股溃兵就地羁押,遇到大股溃兵则向江宁城西南角挤压。“不听令者可当场击毙。”忙活了一晚上,到了第二天早上日上三杆了,才算消停下来。

  中午,两江总督署内,几位大人愁眉相对。

  “此次溃兵扰城,定要严惩,以明军纪。”

  “这是后话,林大人,我且问你,英夷如何应付?”

  “是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