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1 / 1)

一等宫女 筑梦者 2000 汉字|5 英文 字 2个月前

里听到有人为她荀家说一句公道话,此时她的眼里已经噙满泪水,猛然抬头看向那国字脸的周思成,这人她似乎见过,他是爷爷与爹爹的部下?

“殿下不明白,华国任何人都可能叛国投敌,惟有荀家不可能。”这话在周思成的胸口赌了很多年,刚刚面见天子的时候只能拼命忍着没有说出来,这一方国土是荀家军出生入死保下来的,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胡狗再度侵犯国界。

可是当宇文泓再度提起他那些所谓的英勇事迹之时,他再也忍不下去了,父债子偿,起码出一口气也好,所以才当着宇文泓这储君的面说了这么一番话,他也不怕这话会传出去,这里是东宫,一进来看东宫这架势,太子治下应极严,传不传出去也只是他宇文泓一句话而已。

荀家的将领对于荀家的忠诚其实非但没令宇文泓反感,此时对他而言周思成这态度是好事,毕竟他手里还握有荀家遗孤这张王牌,听到身后低低地暗藏不住的啜泣声,她终究还是忍不住哭了,他的心里忍不住叹息一声。

荀真这十来年来的人生一半是幸福一半是苦涩,只为了母亲的叮嘱,她努力的刻意的不去记起荀家当年的案子,可是现在有人当着这不可一世的太子的面前为她的亲人仗义执言,又怎能不令她落泪?

宇文泓微一侧身看着荀真,周思成的目光就直直落在荀真的身上。

“哎,你一个小丫头你哭什么?”周思成的耳力相当好,荀真那已经刻意压下的哭声还是传入他的耳里,这东宫真是莫名其妙的地方,一个小宫女居然当众落泪,可当他的目光落在荀真那张带泪的脸上时,顿时震惊在当下,片刻后竟脱口而出,“夫人?”

------题外话------

感谢woajr打赏的100潇湘币!感谢潇潇故人心已倦打赏的200潇湘币!感谢681200送的五朵花花!

本书由本站首发,请勿转载!

------------

第三十八章 明白把戏

夫人?

这称呼让荀真顿时一愣,隔着雨雾看向国字脸的周思成,他唤她夫人?

这……这是什么称呼啊?

宇文泓却是没有漏掉周思成震惊的表情,收集的资料果然没有错,荀真长得像其母,此时脸上却状似微微不悦地轻喝,“荀真,你当东宫是什么地方?竟然随意哭泣?”

这一声轻喝把周思成飘飞到不知哪儿的思绪唤回来了,再定睛一看,这个女子只不过年方十五六岁,长得极像当年初嫁给荀将军时的夫人,再一听到宇文泓唤她荀真,高大威猛的虎躯竟然抖了起来,“你……你真的叫荀真吗?是荀将军的小女儿?”

“家父早已辞世,难为周将军还记得。”

荀真的眼眶又红了起来,父亲的音容笑貌在她的记忆里已经有些模糊了,只记得有伤病在身的祖父时常会抱着她写写划划,而父亲更多的是奔走在军营与边疆之间,从记事以来父亲抱她的次数屈指可数。

周思成也怔住了,目光紧紧地盯着荀真看,似乎要从她的身上寻找荀易与那娇滴滴的将军夫人的影子。那年,苏州书香世家的女儿一脸坚定地表示要嫁给荀将军,而他当时也在场,同样是十五六岁的年纪,同样是这般的面容。

他想了很多很多,从苏州城外那个上香遇匪徒的少女,再到少女与冷漠少言的青年将军一见钟情,那些影像都像是昨日才发生的一样,可眼前红着眼眶的少女却实实在在地告诉他,时光已经流转了好久,好久。

这样的面容,听到荀家的事情会不由自主的哭泣,又怎么不会是荀家的后人?即使不去查验那块翡翠碧玉,他已是深信不疑。

“太好了……太好了……荀家还有后人在世……”周思成努力控制住自己要哭出来的冲动,他还没有忘记这里是东宫,只是嘴里呢喃着这几句话。

这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这声喃语也让荀真的心跟着难过起来,那泪水似要再度流下来一般,突然一方锦帕伸到她面前,看着这方帕子整齐的针脚,一眼就看得出是许尚工亲手所制,猛然转头看去,果然是那个可恶至极的宇文泓,看到他眼里颇有几分无奈的表情,顿时倔强地扭头不搭理。

宇文泓看到她那副样子,火气眼看又要上升,不管不顾地把锦帕塞到她手上,给严翰、张大通等人使了个眼色,抬脚走出正殿,经过荀真的身边之时,用两人能听到的声音道:“擦擦,哭成花面猫那样,本来就长得丑现在看来更丑,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孤亏待了你。”

荀真闻言,回头瞪了一眼那道橙黄的背影,眼里却有着淡淡地暖意,这人说句好话要死吗?偏把话说得那么难听。

庄翠娥也识趣地不去催促荀真返回尚工局,看来太子有意要让这冷面将军与荀真相谈,微躬着身子与小太监一道退了出去。

周思成看到这空旷的正殿上只有他与荀真二人,竟单膝跪下,“这么些年,小姐过得可好?”突然单手握拳捶向地面,东宫厚实的花岗岩地面竟被他捶出一个窟窿,“当年元帅以死相逼,让我们立下血誓必遵圣旨退出帝京,就连元帅身边最为得力的十八铁骑也不得逗留,全部都必须走,不走者即不遵令,永远开除出荀家军,并且……并且还下死命令,不许营救荀家遗孤……”说到这里,这个刚毅高大的血性汉子也不禁泪流满面。

这是一段荀真没有听过的典故,她从来不知道在当年抄家后祖父还作了如斯安排,此刻惟有静静地听着周思成的回忆。

“当时我与众人都不肯,怎么也得为荀家留下继后香灯的后人?将军他……他却一嚯而起,自断一指逼我们立下血誓,只因荀家可以无后,华国不能无将……胡国的安宁只是一时的,他日若再犯,华国将无人能守……”

荀真知道爷爷与父亲恪守祖训,一心为国,但没想到最后关头既然愿意牺牲他们也要为华国的大局着想,这一刻她不知道赞扬父辈的高风亮节还是怨恨他们竟不顾子孙后代的自私。

两人一个带着血与泪诉说着当年事一个安静地听着,均是在发泄着那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悲恸。

半晌后,荀真用帕子抹去泪水,方才记起上前扶起周思成,“周将军,赶紧起来,荀真受不起的。”

“小姐当然受得起,还叫我什么周将军?直接唤我的名字好了,当年若不是老元帅收留,我可能岂今还在讨饭呢?”周思成看她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