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2 章(1 / 1)

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王者近水 2000 汉字|18 英文 字 5个月前

制这杂质的方法,再不死心也得放弃。课题组讨论之下,决定主攻以三碘异酞酰氯为出发原料,经乙酰氧基乙酰氯对苯环上的氨基进行进攻,这样的话,就从源头上解决了氯乙酰化杂质,工艺上与质量研究上都不需考虑它,至少这一只拦路虎是不存在的。

以dac为溶剂,在低温条件下让三碘异酞酰氯与乙酰氧基乙酰氯反应。第一步反应很顺利,转化率接近理论水平,只少量的杂质,可中间体怎么从偶极非质子溶剂dac中拿出来呢?拿常见的与酰氯不发生反应的有机溶剂一种一种地尝试下去吧,经过讨论,课题组列出了乙酸乙酯,甲苯,苯,氯仿等多种溶剂进行析料试验,结果显示氯仿析料能得到颗粒状结晶,并且容易过滤,收率也最高,乙酸乙酯不析料,甲苯与苯析出的产物又细又粘,很难过滤。

中间体得到了,下一步的反应是在三乙胺的催化下与氨基甘油在dac溶剂中低温反应,反应与第一步一样十分顺利,可反应结束后的析料却没这么简单了,同样的四种溶剂完全全溶。

料液析不出来,得不到想要的中间体,怎么办呢?扩大溶剂范围再选再试。二氯甲烷,甲基叔丁基醚,异丙醚,正已烷,环已烷等等一种一种的试过去,几乎同一种结果,或是全溶,或是只析出一团粘乎乎的杂质,根本无法过滤。

既然无法过滤,干脆就直接往下醇解,不结晶了。百般无奈的条件下,王近之与李均森想出了这么个笨办法,……l加甲醇回流醇解。回流几小时后,发现有固体物料慢慢地析了出来,极可能是碘佛醇水解物,液体越来越稠,即将下班了,王近之吩咐先停止反应,过滤出部分固体送检。

赵定岳很配合,连夜按排杨靓青给课题组分析。第二天早上刚上班,王近之李均森宋俊文等三人就集中在分析室。

“不会是某人看中我们部门的小杨,集体替他过来提亲了吧。”赵定岳边打趣边打开电脑,屏幕显示碘佛醇水解物液相纯度百分之九十九点二,基本上没什么后峰。

奇怪了,色泽呈灰色的,色谱纯度有这么高?三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管它呢,放大实验做一批,往下做到碘佛醇再说。

烷基化反应原来就很顺利,所以,条件也没什么变更就往下进行下去了,反应液显示的结果与之前的相同,虽然色泽较深,可经过阴树脂处理后,得到接近无色的料液,再经过一系列的后处理,统于得到了碘佛醇粗品,经过乙醇重结晶,液相检测结果,除了因热敏性差而引起的杂质b偏高外,其它指标都达标。

虽然小试不合格,可上一轮的中试已证实,杂质b在中试时是不会明显升高的,希望的曙光又一次出现在眼前。

“还是保守些,把除了液相之外的其它指标全部按药典标准检测后再决定是否中试吧?”吴总召集的讨论会上,王近之与李均森建议道。太多的参数没有优化,急忙投入中试说不定会出现什么新的问题。

“我们可以等,市场不会等我们,大不了收率低一些,也得先试出几十千克产品,给客户以希望,中试与优化同步进行,试成功后再进一步优化工艺。”吴总以不容致异的口气下了结论。

三百八十三章 二次中试

为了企业的将来,夹生饭难吃也得硬着头皮吃下去。王近之立即行动,填写了釆购清单。三碘异酞酰氯采购约需一周,中试一开,大家都得去三班倒,留给我们的参数优化时间只有这么长。

大家正加班加点地干着,周三下午,桂总进来说:“王部长,晚上请几位老伙计一起喝杯酒,我辞职走人了。”

唉,该来的总要来的,桂总的辞职本在王近之等意料之中,自从方总陈总的加入,他的职能就被架空了,这是企业发展人才结构调整的必然。这几年来,与他一起多次地在同一战壕里打滚,别的不说,有两年春假都一起在公司加班,生死弟兄,公司元勋的辞职离开,自然让人感慨万千。

吴总,陈总,蒋总与王近之章海良陈骨良阮森明等七人作陪,共同为桂总送行。

自从方总陈总到公司后,老兄弟们的聚餐机会少了很多,不是因为忙,而是出台了很多制度,如酒谷签单得事先审批等,公司的纪律也严了起来,工人的心态由一开始的不习惯慢慢地开始接受,简单地打个比方,现在,整个公司由游击队向正规军演变中,可一成了正规军,规矩多,少了些人情味,自然不能象原来一样时时聚餐了。

“来,不要阴着脸,一起把酒喝起来,从小地方回大上海,可喜可贺的事,以前呀,多少知青为了回去的名额打破头颅呢。”见气氛有些沉闷,蒋总碰碰碰地几下打开了一箱十二瓶啤酒。

“这个呀,企业发展模式有一定问题,按理说,这几年企业由不上千万的产值迅速突破亿元,应能容纳更多的人才才是,别的不说,就说中间体吧,总是交给社会上的朋友,你说,分一个给桂总,办个小厂,不就什么都解决了?”酒过三巡,王近之借酒盖住了脸说:“如解放战争,每打下一块地盘,任命一个官员,还怕没桂总的位置?”

吴总忙摇着手,紧张地四处张望了一下说:“莫谈政治。”

这是政治吗?只是企业内部的用人模式而已。大家笑了起来。

大家聊起创业时的往事,又笑又哭的,最后,桂鸿宾喝得烂醉,被扛着回到寝室。

桂总走了,中试得继续。第一步乙酰氧基乙酰氯与三碘异酞酰氯的反应开始了,一直到终点,直至加氯仿析料,一切顺利,开始进行压滤。

奇怪,怎么一开始打料还算顺利,过了不到半小时就打不进去,压力表也降到了零,怎么回事,是管道堵塞了吗?叫机修从反应釜低一路地查过去,所有管道都是通的。就是隔膜泵进出口的压差为零。

糟了,是隔膜泵的膜材质不对,被dac与氯仿的混合溶液溶胀了,经过与机修主任韩军建讨论后,王近之得出结论。

只有改管道,用空压把料从反应釜直接压到压滤机中,同时,把所有的料管都改成衬搪瓷的管路,这一难送过去了。

第二步与氨基甘油的反应很正常,反应结束,加甲醇水解后,结晶的晶体比小试的细,虽然能够压滤,可是含湿率高,得到的碘佛醇中间体dac含量大,烘干困难。

既然烘不干就降低中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