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0 章(1 / 1)

我为国家修文物 十三闲客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下来的古物。

鸮,通枭,在青铜器纹样中指的是俗名猫头鹰的猛禽,是商代人崇拜的图腾之一。

实际上,鸮和枭并非同一种鸟类,但在青铜器纹样中已经很难加以区分。

鸮形纹这种纹样,仅见于殷墟时期的青铜器。不但有铸出的鸮形纹样,也有仿鸮的器形。

在周朝时的青铜器上,至今尚未发现鸮形纹样。

在晋省博物院里,就收藏了一件“网红文物”,它就是商代晚期的鸮卣([you],酒器),它的造型就是两只猫头鹰背靠背站立,以盖为首,以器为身,有四足,盖上有一捉手,工艺精湛细腻,纹饰精美。

这件鸮卣,有着圆圆的大眼睛、尖尖的小鼻子,胖乎乎的短翅膀,像极了前些年风靡一时的网络小游戏“愤怒的小鸟”,一时间被网友们戏称为“最萌”文物。

言归正传。

向南看到的这件青铜鸮面纹方尊,实际上破损得并不严重,它浑身长满了绿锈,口沿处有一块小孩巴掌大小的缺口,其他地方倒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也就是说,向南只需要将残缺的部位配补完,再焊接上就可以了。

这个对于向南来说,并不算难。

事实上,实践考核的内容,比他之前修复的残碎的青铜剑,以及丁春城让他修复的战国青铜镂空龙纹戈都要简单的多了。

向南认为这件考核任务很简单,围观的那些青铜器修复师们,却是一个个目瞪口呆!

这,这三位老专家,真的是跟向南有仇啊,而且,这仇大了去了!

否则的话,只是一次资深修复师等级考核而已,怎么会出这么难的考核任务?

这件青铜鸮面纹方尊看似残缺得不严重,只是缺了一小块而已,但是要将它配补完成,要完成的工艺可是一点也不容易!

配补不难,但錾刻花纹就没那么容易了,这可是青铜器修复工艺中最难的环节,不要说别的,单说錾刻纹饰所需要的时间。

在一边围观的这些青铜器资深修复师们,没有一个人能有十足的把握,在一两天之内就将小孩巴掌大的残缺纹饰全部錾刻完毕。

錾刻完毕之后,事情还没有完呢,你得再将錾刻好纹饰铜片,再焊接到原器物身上去,这又是一道工艺了。

如果换作其他前来考核的修复师,就这两三项工艺,就得花上至少一个星期。

当然,这两三项工艺,实际上也是整个青铜器修复工艺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部分。

可问题是,向南能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完成这些任务吗?

第八百一十章 青铜鸮面纹方尊 (更新完毕)

这件青铜鸮面纹方尊,也许之前就是为了拿来给向南用作实践考核的,它身上的有害锈早在之前就已经处理干净了,因此,向南省却了这一个清洗除锈的步骤。

不过,这也是应有之意,否则的话,光是清洗除锈,就需要消耗好几天的时间,文物局的专家们可没有这么多时间拿来浪费,修复师们也同样耗不起。

向南穿上修复室里提供的白色大褂、戴上口罩之后,便来到工作台边,他也不客气,拉过一把椅子就坐了下来,然后一手扣住青铜鸮面纹方尊的口沿处,倾斜着细细打量了起来。

这件青铜鸮面纹方尊或许是因为在墓室中受到过挤压,除去口沿处有一块残缺之外,还有几处胎壁薄弱之处,有明显的变形。

这就意味着,向南在配补之前,还需要对青铜鸮面纹方尊的器身进行矫形处理。

青铜器埋藏于地下,由于受到水土运动或者棺椁垮塌等外力作用,出土时大部分器物都会存在破损变形的情况。

再加上腐蚀、矿化等各种因素,其中有些青铜器会变得非常脆弱,从而失去金属的韧性。

按照文物修复“修旧如旧”的原则,在不影响效果的情况下,一般都是“随形就形”,将残损的青铜器修复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但有些青铜器变形严重,那就必须要进行矫形处理了。

如果胎体情况较好,一般采用冷整形方法,比如模压法和锤打法,但是这些方法的缺点就是用时太长,而且矫形之后,并不能完全消除变形部位的应力。

如果青铜器胎体疏松且变形严重,大多会选择采用锯解方法。即先将青铜器分锯成若干块,各自稍加矫形之后,再焊接成一件完整器物。

只是,这种方法会破坏青铜器器形与表面纹饰的完整性,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修复方法。

向南手中的这件青铜鸮面纹方尊,在海昏侯墓中埋藏了2000多年,还一直被地下水浸泡着,胎体腐蚀、矿化还是比较严重的,按照一般的处理情况,只能用锯解方法来处理了。

但向南不想用这种方法。

沉思了片刻,向南放下手中的青铜鸮面纹方尊,站起身来四处张望了一下,似乎在寻找什么东西。

站在不远处的一名工作人员立刻走上前去。

向南对这边的修复室并不熟悉,因此,牛局长专门让这名工作人员守在一旁,随时可以提供给向南他所需要的工具或修复材料。

这也算是“特殊”待遇了。

向南朝工作人员笑了笑,然后低声说了几句。

工作人员点了点头,很快就门旁靠墙处的一个大柜子里翻了一阵,取出了一件红外线热像仪,交给了向南。

而向南则从脚底下的工具箱里拿出了一块厚度和青铜鸮面纹方尊差不多的废弃铜板,然后取过氩弧枪引燃,开始在红外线热像仪的监控下,进行控温试验。青铜

向南在工作台前旁无若人地试验,之后便开始对变了形的青铜鸮面纹方尊进行矫形。

看着工作台上散发出刺眼的高温电弧,让那些围观的修复师们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继而又开始交头接耳起来:

“向专家这是……”

“高温矫形法,想不到啊,他连这种出现没多久的青铜器矫形技术都掌握了!”

“我看过论文,这种高温矫形可不好掌握啊,如果加热时青铜器表面温度过高,会造成青铜器表面氧化变色以及锈层破坏的,所以必须同时控制好温度和过火区域,没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一般人可掌握不了。”

“我怎么感觉,向专家不像是在考核资深修复师啊,他这水平,跟专家也没差不了多少了吧?”

“……”

高温矫形技术,主要是利用氩弧焊对青铜器局部进行瞬间加温,可以让矿化腐蚀的青铜器恢复韧性,从而避免在矫形修复时,变形部位发生断裂。

向南当初在论文上看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