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2 章(1 / 1)

我为国家修文物 十三闲客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知道了?

“开玩笑,我会怕他?我们故宫那么大,我随便躲到哪个角落里,他连找都找不着。”

“说吧,你到底想干嘛?”

江易鸿才不相信贾昌道这么有时间,专门跑到这儿来找自己闲聊来了,而且,对方是古书画修复专家,没事会跑来观摩古陶瓷修复?

打死他也不信。

“也不是什么大事。”

贾昌道端起茶杯喝了一小口,这才笑道,

“我们京城故宫不是和国家电视台合作,搞了一档文物修复的节目嘛,向南曾经修复过《千里江山图》,所以我想请向南过来帮我录一期相关的节目。”

“唔,这事可行是可行,不过你跟我说没用。”

江易鸿想了想,看了一眼贾昌道,说道,

“向南如今不在魔都古陶瓷修复中心了,他自己开了文物修复工作室,等他修复完这只宋代曜变天目盏,你再找他谈吧。”

“好吧。”

贾昌道微笑着点了点头,心里却是暗喜,只要向南去了京城故宫,那可就别想走了,这回就算请馆长出面,也得把向南给留下来。

贾昌道这边刚聊完,坐在江易鸿另一边的一位满头白发、精神矍铄的老者也开口了:

“老江啊,你这学生是怎么收的?我之前都没听说过这事,等到听说了之后,你学生都名动文博界了。”

这老者,是蜀省博物馆古陶瓷修复老专家方鸿恩,这次,他也是听到国内又有一件宋代曜变天目盏出世,而且即将进行修复,所以才会匆匆而来。

“怎么收的?当然是他慕名而来,向我拜师的。”

江易鸿呵呵一笑,脸上浮现出一丝得意之色,

“当初刚见到他的时候,我还觉得这小子又做古书画修复,又想学古陶瓷修复,这是典型的一心二用啊,当时我就不想收他。”

“哦?你要不收那得多好啊,你告诉我,我来收嘛!”

方鸿恩哈哈大笑起来,他抬起手指了指江易鸿,说道,“真要论起来,我的修复水平可不比你差多少!”

“晚了,已经晚了,你就是比我强也没用了!”

江易鸿轻“哼”了一声,“现在国内的文博界里,谁不知道他是我江易鸿的学生?”

两人正聊着,会议室前头墙壁上挂着的那台液晶电视机上,原本空荡荡的画面里,忽然走进来了一个人影。

那是向南!

“开始了,要开始了!”

“这就是向南,真的好年轻啊!”

“是年轻,这技术靠得住吗?”

“你这是瞎担心,老专家们选的人,难道还会有错?”

“……”

会议室里,一群人先是七嘴八舌地议论了一番,紧接着,一个个声音都很自觉地低了下来,到最后,竟鸦雀无声。

因为,他们看到向南已经在工作台前坐了下来。

宋代曜变天目盏的修复,正式开始了。

第三百二十八章 怼不死你(更新完毕)

在会议室里观摩修复工作的修复师们,似乎是生怕惊扰到了向南,一时之间,竟是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液晶电视里的向南,等着他打开工作台上的那个暗红色的木盒子。

向南倒是一无所觉,他知道这屋子里有好几个摄像头,但只要没人来打扰他,那就无所谓了。

实际上,他并没有之前江易鸿所想象的那么紧张。

在他的眼里,宋代曜变天目盏和晚清民窑青花碗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残损的,需要修复的古陶瓷器物。

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一个精致绚丽,一个做工粗糙而已。

在工作台前坐好之后,向南便将面前的那个木盒子打开,在台灯的照耀下,一道耀眼的七彩光晕从盒子里迸发而出,光芒耀眼。

一个呼吸之后,向南才看清楚了盒子的情形:

八块略有些斑驳的紫黑色残片,整整齐齐地摆放在盒子,和之前修复的曜变天目盏工艺品相类似,大小不一的圆形曜变斑纹沿着茶盏内壁,环绕成圈,在斑纹的四周,则密布着细小的七彩斑点。

只是,这些曜变斑纹比曜变天目盏工艺品上的,要圆润柔和了许多。

少了一些烟火气,多了一些时光的沉淀。

和曜变天目盏不一样的是,由于这些残片在泥水之中历经数百年,尽管考古人员已经经过了清洗,但依然残留着不少污垢、杂质,在茶盏外壁上,还有一些指甲盖大小的水锈痕迹。

情况比曜变天目盏工艺品要复杂得多。

当然,这种情况依然在向南的意料之中,因此也并不太惊讶。

然而,向南不惊讶,不代表此刻正在会议室里观摩的那些修复师们不惊讶。

“我的天爷哎,太漂亮了,怎么就破了呢,好可惜啊!”

“破成了八块,好像还有残缺,这修复起来不容易啊!”

“最难的应该要数作色和防釉了吧?这颜色还会随着光线移动而变幻,这个怎么修?”

“你不会,不代表向南不会,安静看着就是了,那么多话!”

“……”

在会议室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许弋澄也静静地看着前方的液晶电视机。

前两天考核结果出来以后,他的确有一些不甘心,更有一些灰心丧气,但他毕竟不是温室里长大的花朵,很快就调整了过来。

他没急着回京城故宫博物院,除了想散散心之外,更主要的,就是想亲眼看一看,向南究竟是怎么修复宋代曜变天目盏的。

他到底采用了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防釉处理,才能胜过自己祖传的“百色方”所调制出来的“密色”?

……

“啧啧,这清洁、拼对粘接、加固处理,三四道工艺,小半天时间就全搞完了。”

一个看上去有四十多岁的修复师盯着屏幕,嘴里啧啧有声,

“别的不说,这速度可以说是我见过的最快的了。”

“你都没看仔细,向南速度快是快,但你发现没有,他在每一道工艺上的处理,都是小心谨慎、一丝不苟的。”

另外一个修复师听着这话,感觉有点不爽,立刻反驳道,

“你在清洗古陶瓷的时候,会像向南这样,先用清水浸泡,再用小牙刷刷,然后再用除菌液喷洒的吗?”

“……”

那个四十多岁的修复师回头瞥了他一眼,嘴巴张了张没说话了,如果是胎质瓷实的瓷器,他一般都是用机器来清洗的,哪用得着向南那么麻烦?

但他也明白,用机器来清洗尽管也一样能清洗得干净,但向南这种清洗方法,却是对古陶瓷器物最好的,伤害会降低到最小程度。

“这速度,确实是快,不过,也不是没办法学,多多练习就行了。”

“对啊,这是熟练到了一定程度了,才能够做到的事情,不过话又说回来,向南这是学习了多少年古陶瓷修复?我看他没多大吧?”

“我之前问了一下,向南今年也才22岁,你们可别忘了,他还是古书画修复专家呢!”

“啧啧,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