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
“没有。”
向南摇了摇头,也没再提之前那茬,长吐了一口气,
“工艺品和真器是两回事,我现在还在琢磨这事儿呢。”
“哎,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老戴摇了摇头,脑袋上不多的几根头发,就像海底的海草,也随之乱舞,他一脸认真地说道,
“你能修复就修复,修复不了就千万别动手,这可不是一般文物,修复坏了,责任就大了。”
“而且,这么大的事,修复界里肯定有很多人都关注着这事,你可千万别犯傻,没把握的事就别做,免得落人口实。”
“嗯,我会小心的,你放心。”
向南点了点头,他能感受到老戴对自己的关心。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真要修复好了,那你就真的一飞冲天了,世界第一人,全世界就你一个人修复过宋代曜变天目盏。”
老戴嘴里“啧啧”有声,一脸向往的样子,“别说,连我都有点心动了。”
“……”
您老人家到底是想让我修复,还是不想让我修复?
我怎么听着都有点糊涂了呢?
向南看着老戴那副向往的模样,都有点哭笑不得了。
回到修复室以后,向南没再胡思乱想,找了一件残损的定窑刻花瓷壶,开始修复起来。
对于他来说,缓解压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投入到文物修复之中去。
……
与此同时,“南海一号”博物馆即将于后天开始修复宋代曜变天目盏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古陶瓷修复界。
除了目前已经在江阳的那些老专家和修复师们,其他博物馆的古陶瓷修复师们,也都一个个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纷纷打算前往“南海一号”博物馆看个究竟。
“向南要修复宋代曜变天目盏?”
在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副部长贾昌道一脸呆滞,他看着站在面前的古陶瓷修复中心主任马向明,心里面如同被人用刀子剜了一块肉一般,痛得无以复加。
当初向南刚来京城的时候,自己原本打算将他留下来的,可后来因为孙福民叫嚣着要跟他没完,他就放弃了。
可谁能想到,这才过去了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向南不仅成为了古书画修复专家,而且在古陶瓷修复方面,他的修复技术俨然不输于任何一个专家了。
这是要逆天啊!
“我这是错过了一个什么样的天才?”
如果这世上有后悔药,贾昌道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把这药给买回来吞下去,然后回到去年的五月份,不惜一切代价将向南给留下来。
孙福民敢叫嚣?
老子比他年轻多了,他打得过我吗?哼!
“部长,咱们派不派人过去观摩一下?”
马向明看到贾昌道坐在那儿,脸色阴晴不定,还以为自己得罪了他,于是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
“去!为什么不去?”
贾昌道“哼”了一声,想了想又说道,“就你和我一起去,其他人就算了,回头拷贝一份视频带回来观摩学习。”
这次再去看看这小子,不管能不能拉回来,试一试总是好的。
除了京城故宫博物院派了人前往“南海一号”博物馆观摩宋代曜变天目盏的修复过程,其他各大博物馆也都闻风而动,哪怕博物馆里的修复任务再重,也都派了人来。
甚至,国内外的一些收藏大家,也都改了自己的行程,纷纷朝着江阳这座小城不断汇聚。
有的是为了宋代曜变天目盏,也有的是为了向南而来。
第三百二十七章 开始修复宋代曜变天目盏(第一更)
两天时间转眼即逝。
这一天,“南海一号”博物馆里,一如既往的热闹,只是这热闹之中,又多了一份紧张,多了一份凝重。
宋代曜变天目盏的修复工作,今天就要在“海南一号”博物馆里,正式开始了。
为了让向南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博物馆里专门在古陶瓷修复中心里,为他准备一个单独的修复室。
这间修复室,有四十多平米的面积,不仅单独配备了卫生,而且还有一间休息室。
如此一来,向南想要一张折叠床的愿望,博物馆方面没有满足他,却给了他更好的条件。
实际上,这间修复室,原本也是专门用来修复贵重古陶瓷器物所用的,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是古陶瓷修复中心的主任罗建聪的专用修复室。
只是,如今宋代曜变天目盏的修复资格被向南拿到了,这最好的修复室自然也就暂时归向南使用了。
对于这一点,罗建聪倒是没什么太多的想法,只是在看向向南时,眼神里不时流露出一丝复杂。
在这间修复室里,工作台的四周,还专门安装了摄像头,可以让人从各个角度去观察修复师的修复手法。
这里的一举一动,也都将在古陶瓷修复中心会议室里,那台52吋液晶电视机里呈现出来。
这也是副馆长杨志宁和江易鸿、向南商议之后,才重新安装的教学设备。
没有办法,这一次宋代曜变天目盏的修复,惊动了太多的人,全国各地专程赶来的古陶瓷修复专家和从业者,加在一起都有上百号人了。
他们一致要求要观摩曜变天目盏的修复过程,杨志宁也没有办法。
江易鸿只是沉吟了片刻,便点头答应下来。
实际上,古陶瓷修复技术并没有太多所谓的“绝技”和“不传之秘”,唯有手熟而已。
如果有修复师能够从中学到一点什么,那反倒是好事了。
江易鸿没有意见,向南就更好说话了:只要不影响我修复文物,随便怎么看都可以。
他连古书画修复绝技向氏“珠联璧合”都愿意公开出来,更何况是让人观摩他的修复过程?
华夏的文物修复师越多,那些残损的文物,就会早一日重见天日。
这么好的一件事情,他没有理由去反对。
此刻,尽管还没有到上班时间,古陶瓷修复中心的大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
尤其是江易鸿,他捧着一杯茶坐在那儿,不时地有人走过来,一脸恭敬地问好。
“江教授啊,你得感谢我啊!”
在江易鸿的身边,京城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副部长贾昌道笑呵呵地说道,
“去年向南在京城故宫修复《千里江山图》时,我要是那时候态度坚决一点,把他给留下来,那你就没这个好学生了。”
贾昌道是古书画修复出身,后来做了文保科技部的副部长,接触的面就更广了一些,江易鸿身为国内古陶瓷修复第一人,他不但认识,而且还算比较熟。
“态度坚决?”
江易鸿瞥了他一眼,似笑非笑地说道,“你是怕孙福民追到京城故宫里去,拿刀子砍你吧?”
“咳咳咳!”
贾昌道一阵咳嗽,心里郁闷极了,就这么点破事,怎么好像闹得谁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