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1 / 1)

我为国家修文物 十三闲客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敲门声。

“大中午的谁会来找我?”

向南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没有迟疑,收好手机就走过去开了门。

门外站在的,居然是贾昌道。

贾昌道当初在金陵大学时,可是严肃得很,虽然跟向南有过短暂的接触,但双方并没有什么交流。

在向南的印象里,这位故宫博物院保科技部的副主任,还是相当冷淡的,似乎是一个很难接近的人。

只是,在今天上午千里江山图的修复方案讨论开会上,贾副主任可是没面子的很,被几个老专家骂成是“耍无赖”,一下子颠覆了他在向南心目中的形象。

当然了,换作任何一个年轻辈的,都很乐意被那些老专家骂一骂,要是关系一般的人,老专家连理都懒得理你。

这也说明了,贾昌道在圈子里的人际关系还是处理得很不错的,在为人处世上很有一套。

贾昌道看到向南有些发愣,笑着说道:“向南,老专家们都午休了,你一个年轻小伙子,用不着跟那些老头老太太们一样吧?”

“我没午休的习惯。”向南笑了一下,问道,“贾教授找我有事?”

“也没什么事,怕你一个人闲得无聊,刚好,古书画修复室那边下午还会继续修复古画,我来问问你有没有兴趣过去看看。”

贾昌道一脸期待地看着向南。

自从在金陵大学的书画修复室里看到向南纯熟的修复技术后,他就有些心动了,人才难得啊!

京城故宫博物院拥有近15万件古书画藏品,总量约占世界公立博物馆收藏的中国书画总数的14。

其中包括一些物装裱修复大师们修复过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展子虔的游春图、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卷,唐冯承素临王羲之兰亭序等诸多堪称国宝的一级物。

如今,故宫的库房里,还堆积了大量的原状陈列的古书画藏品亟待修复,几代人都干不完。可问题就在于,随着老一辈古书画修复技术人员的逐渐老去,新一代的古书画修复工作者却还远远没有成长起来。

物修复,是一项需要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的工作,并没有任何取巧的方法。

目前故宫里头还有不少退休了又返聘回来的物修复工作者,在承担着主要的修复与带新人的工作,压力太大了。

更关键的问题是,如今的年轻人也很少能够静下心来,安安稳稳地做这种修修补补的工作。

外面的世界变化很快,而对修复室里的他们来说,时间始终停留在每一个不急不躁、修复书画的细节上。

因此,当贾昌道看到年轻得过分的向南,居然还有这么精湛的古书画修复技术时,就起了“撬墙角”的心思。

“什么叫撬墙角?他如今还是个大三的学生而已,连工作都没有!”

贾昌道心里这么想着,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向南看着贾昌道微微上翘的嘴角,忍不住心里一阵发寒,总感觉对方有一种阴谋得逞的味道。不过,他也没在意,自己一个穷学生,对方还能从自己身上得到什么东西吗?

不存在的。

想了想,他便点了点头:“好啊,我正发愁下午这么长的时间怎么打发呢,那就麻烦贾教授了。”

“麻烦什么,一点也不麻烦!”

贾昌道笑容灿烂,很热情地在前面为向南带路。

那笑容,看起来就好像狼外婆骗小猪开门一样。

向南不再多想,随手带上房门,就跟在后面出了酒店。

再次回到故宫博物院保科技部,已经差不多到了上班的时间,工作人员陆陆续续地刷卡进入到工作区域。

贾昌道一边朝着院子里面走,一边解释道:“咱们这儿是整个故宫博物院办公区域里面,唯一设置了门禁装置的地方,出去了想要进来,都必须刷卡。”

不止是门禁,像古书画修复室里的钥匙,也都只有两把,谁最早来就去领钥匙开门,谁最晚走,就关好门窗锁好门将钥匙交还。

如此严格的通行制度,是因为物在这里一放就是一个月甚至一年多。

对于这一点,向南也是了解的,不止是故宫博物院这么做,金陵博物院那边也是一样的制度,物的价值不可估量,要是出了点什么问题,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

走着走着,向南就感觉有些不对劲,这好像不是去古书画修复室的路。

“贾教授,咱们不是去书画修复室那边吗?”

“不着急,不着急,书画修复那么点事儿,你又不是不知道,不就是那么回事儿嘛。”

贾昌道继续往前带路,笑眯眯地说道,“我先带你在保科技部到处看看,转转,熟悉一下。这里面还是挺大的,而且还有不少高科技的检测、分析仪器,免得你以后自己一个人走迷路了。”

他的这一番话,更让向南迷糊了,心说:“我来就是为了千里江山图的,等修复完了就走了,没事一个人在里面逛什么啊?”

虽然搞不懂贾昌道究竟在打什么主意,可人家一个故宫保科技部的副主任、专家教授级别的大人物,放着一大堆正事不做,专门陪你到处转,向南还真不能说什么。

能怎么办?

只能乖乖地跟着一路看下去了。

第二十章 相亲大会

物修复方案的讨论,尤其是国宝级物千里江山图的修复方案,谁也不敢粗心大意,更不可能随意糊弄,专家们的职业操守也不允许他们这么干。

一群老头老太太每天上午来到故宫保科技部里,对着千里江山图一直讨论了将近半个月,总算是达成了初步的意见。

实际上,半个月能达成初步的修复意见,这已经算是很有效率的了。

按照正常的物修复流程来说,一件物需要修复,从修复方案的讨论,到上级的正式批复,花上个两三个月的时间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而此次千里江山图的修复方案讨论会,参与的都是行业内的大佬级人物,随便拎出来一个人,都是坐镇一方的专家,他们共同讨论出来的修复方案,还有谁能有这个资格审批?

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向南是既欣喜又有些发愁。

欣喜的是,在这持续半个月的千里江山图的修复方案讨论会中,他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的古书画修复手段,还跟好几个老专家的关系都处得不错。

来自湘楚博物馆的那个和蔼的老太太楚天遥,还常常跟向南开玩笑,说要把她的外孙女介绍给他做女朋友。

这事儿,成了专家组里的笑谈,就连刘老和齐老,也笑呵呵地打趣,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