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个大黑痣的老头打破了沉默,他说道,“等到了最后,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接笔人选,哪怕只全色不接笔,也不是不能接受的,国外一直以来不都没有接笔嘛!”
向南侧头看了一眼,这黑痣老头他认识,名叫郭松舟,是来自燕赵博物院的古书画修复大师。
他说的这个观点,实际上也是国内外古书画修复中的一个争议点。
国外的修复协会最常讲的就是真实性、历史性和还原性。
他们认为,再怎么厉害的临摹高手都不是艺术家本人,不能代表艺术家本人连接画意。因此,只需将仅存的画意好好保存,再用折中的方法全色到一个不干扰观者看画的程度就足够了。
“哼!西方人不赞成补笔,认为要留着不动,对他们是很方便,其实是水平不行,技术不够。”
长安博物馆的陈老脾气火爆,他轻哼了一声,“古书画修复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全色接笔这种技术一直是有的,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不能丢的!”
“这个暂且不提,都争议很多年了,我们两个老头子也争不出什么结果来。”
郭老虽然长得有些凶,但脾气却是出奇的好,被陈老呛了一句,也不生气,他笑呵呵地说道,“我的意思是,这个接笔人选的问题,可以先放一放,倒是这画的画芯损伤严重,密密麻麻的全都是小眼,我个人觉得用整补的方式会比较合适一点。”
“哦?是吗?”
那位之前开过口的老太太忍不住了,似笑非笑地看着郭老说道,“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修补用的浆糊用面浆不错,而且还得往里面加点明矾防虫防蛀。”
这老太太名叫楚天遥,是来自湘楚博物馆的专家,也是此次前来京城的专家中唯一的女性。
楚老满头蓬松的银色齐耳短发,看上去和蔼可亲,说的话却是有点咄咄逼人。
“呵呵,北方那个,好像虫不多,再说了,现在的博物馆早就配备了紫外线杀虫设备了。”
郭老闻言,干笑几声,声音都低了许多,好像有些底气不足似的。
楚老二话不说,伸手从旁边的一张长案上拿过一张还没有修复的古字画,指着上面的黄斑,气哼哼地说道:“没虫?那这是什么?”
郭老顿时哑口无言,心里面在疯狂吐槽!
这故宫博物院也太不靠谱了,一群专家都在这儿呢,你放一张没修复的古画在这儿是几个意思?
是不是算准了有这一出,故意打我老脸呢?
郭老闭了嘴,却转过头看向贾昌道。
那眼神仿佛能杀人似的,把个贾昌道看得浑身不自在。
他连忙开口解围:“故宫博物院这边,库房里条件还不够,藏品又多,虫害还是有的,不过像千里江山图这些已经整理出来修复好的物,一般都会有较为妥善的保存方案。”
说完这话,他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感觉心好累。
一大群专家,不是说好了来讨论千里江山图的修复方案的么?
怎么跟小孩子过家家似的,一见面就互相怼起来了?
郭老和楚老的这一番对话,火药味儿十足,一旁的向南话是听懂了,可里面的打的机锋却是一脑袋浆糊。
“小子,不懂了吧?”
他边上的刘老一脸得意,笑呵呵地说道,“老头子我今天心情好,就跟你说道说道。你先告诉我,听过南派、北派吗?”
南派北派?哪来的说法?
向南一脸懵,老老实实地摇了摇头:“没有。”
“唉!这个小孙,太不靠谱了,连这么重要的事情都不告诉你!”
刘老摇了摇头,失笑道,“我都忘了,可能他自己都不怎么清楚。
在古书画修复行业中,南派指的是以“苏裱”为代表的南方流派,北派则是以“京裱”为典型的北方流派。
这两大流派一南一北遥相呼应,成为当今华夏书画装裱修复技艺中最有主导性的两大流派。
实际上,南派和北派的说法,只是近些年来的说法,在过去,派系之多几乎是一省一派。
在明清两代约500年的时间里,各地区衍生出了不同派别,大致形成了:苏派、扬派、沪派、湘派、岭南派、徽派、京派等,不同派别的技艺各具特色,各有擅长。”
向南听得目瞪口呆,他原先以为,古书画装裱修复,只是单纯的一门技艺罢了,谁知道它竟然有这么悠久的历史传承,而且还形成了各种派系。
刘老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口有些干,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如今的南北派系,虽然没有从前那么划分明显,但在我们这些老一辈人的心里,还是很重要的。”
向南忍不住开口问道:“刘老,那刚刚郭老说的画芯整补和楚老说的面浆浆糊加明矾,是不是南北派系的差异点?”
刘老赞许地点了点头:“不错,孺子可教!老郭是典型的北派,主张的就是画芯整补,但在浆糊上,北派用的却是粉浆,添加的也不是明矾,而是白芨粉,用来增加粘性,这跟北方天气干燥有关系。
小楚就是南派了,南方潮湿多虫,浆糊添加明矾就是为了防腐防虫。
而在画芯修补方面,南派修复细腻,对于破洞以“碎补”的方式,也就是把选配的补料裁剪成与破损处形状相似并略大一圈,用浆糊逐个粘补。”
向南恍然大悟,说来说去,原来还是南北之争。
可实际上,并不存在谁好谁不好的问题,关键就在于谁更适合,这一切都取决于古书画本身的材质、损伤程度,以及所处的地理环境。
想到这里,向南忽然想起了一个问题,笑着问道:“刘老,那您是哪一派的?”
“我?”
刘老一愣,随即神秘地一笑,“我啊,属于华夏派!”
第十九章 挖墙脚
讨论了一上午,千里江山图的修复方案并没有任何进展。
想想也是,古书画修复南北两派的大师汇聚一场,各有各的专长,各有各的理念,想要达成一致,不是不可能,但也绝不会那么顺畅。
临到中午的时候,贾昌道代表京城故宫博物院方面,陪着老专家们回到酒店,吃了一餐简单却很精致的午餐后,今天一天的工作就算结束了。
专家们毕竟年纪大了,不可能一整天都安排得满满的,即使他们愿意,身体上也吃不消。
故宫博物院方面就更不会愿意了,这些老专家一个一个都是国宝级人物,谁也损失不起。
相比较而言,千里江山图虽然损伤严重,但也还能捱上一捱,不至于短时间内就损毁殆尽。
回到房间以后,向南拿起手机准备给家里打个电话,来到京城也有两天了,他还没有向父母报平安呢。
电话还没有拨通,房外就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