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1 / 1)

我为国家修文物 十三闲客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法,你拥有这种修复手法的完整知识版权,你公开出去了,那就什么都没了!”

张铭皱眉一想,好像是这么回事,可不公开的话,自己就学不到了呀。

他心里别提多纠结了。

又想学这种疑似京派绝技“珠联璧合”的神奇修复手法,又不想忽悠向南,当然,他也知道,要是向南决定不公开了,他就是想忽悠也忽悠不到。

能成为专家的人,你还真以为会是个傻子吗?

向南却是没想这么多,他笑道:“钱大哥,一种修复手法而已,没必要想那么复杂。再说了,我还年轻呢,现在就考虑传承什么的,早了点吧?”

钱昊良一看这情况,就知道自己说服不了向南了,他只好说道:“行,我管不了你,我找人来管你。”

说着,他就急匆匆地转身出门去了。

钱昊良这一走,张铭顿时就傻眼了。

诶,怎么就走了呢?

那我站在这里干嘛?还学不学了?

不对,应该说,向专家还公不公开了?

他正左右为难的时候,门外就传来了一阵杂乱的脚步声,紧接着,刘其正、齐文超、孙福民等一大群老专家们就兴冲冲地挤了进来。

“向南,怎么回事?”

刘其正老脸上有些松弛的皮肤抖啊抖的,他一脸激动地问道,“听说,你重现了京派绝技‘珠联璧合’?”

向南一听,顿时无语了。

钱大哥,你是真的皮!

生怕老专家们不感兴趣,硬生生地把京派绝技“珠联璧合”扣到我头上来了。

这下好了,就算我这种修复手法不是“珠联璧合”,那也是“珠联璧合”了。

不过,他倒是没什么可慌张的,反正这本来就是“珠联璧合”,只是阴差阳错之下,扰乱了自己的计划罢了。

反正自己不承认,只要自己的秘密不暴露,随便你们怎么想都行。

于是,向南将修复手法又向刘其正等人说了一遍,指着修复室里依旧在熬煮的大锅,说道:

“我没见过京派绝技‘珠联璧合’,所以也不知道我这种修复手法是不是,这种方法,是我自己在修复古籍的过程中,慢慢琢磨出来的。”

“怎么不是?这就是失传已久的京派绝技‘珠联璧合’!”

就在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瘦削老者,从老专家们中间用力挤了出来,一脸激动地看着大锅里缓缓沸腾着的纸浆,颤着声音说道,“天然碱性溶液混合补纸,放在锅里熬成糊状物,然后拿来修补书页上的破洞,这就是‘珠联璧合’啊!”

向南一看,这老者是和钱昊良一起的,来自京城故宫博物院的古书画专家熊禀生。

“老熊,不要激动,不要激动!”

孙福民笑呵呵地上前,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这可是我学生研究出来的修复手法,你可不能信口胡诌,就说是你们京派的‘珠联璧合’啊!”

“你们京派的那门绝技,那是早就失传几十年了,你们光知道是碱性溶液混合补纸放锅里煮,总不能所有天然碱性溶液跟纸放一起煮,都是你们京派绝技吧?”

熊禀生噎了一下。

孙福民这话虽然有点呛耳,但道理是没有错的。

你又不知道“珠联璧合”的配方,你怎么知道向南的这种修复溶液的配方,是跟“珠联璧合”一样的?

既然不能确定配方是一样的,那就同样不能确定这就是京派绝技“珠联璧合”的修复手法!

这是我学生自己琢磨出来的修复手法,荣誉是我学生的!

当然,也是我这个老师的!

孙福民一脸洋洋得意,看着一旁沉默不语的刘其正,眉头挑了挑:

装什么深沉啊!该你给我学生出头的时候,居然装哑巴了。

哼,就这样还想抢我的学生?

门都没有!

也不知道刘其正是知道了他的心思,还是自己想清楚了,这时候他也开了口:

“京派绝技‘珠联璧合’已经失传了,所以不管这是不是‘珠联璧合’修复手法,这都是向南自己琢磨出来的,这种修复手法的命名权和所有权都属于向南,这一点毫无疑问。”

齐文超站在一旁,也是点了点头,说道:“这个问题,确实要明确,免得以后揪扯不清。”

“这还有什么可明确的?”

楚天遥向来都看好向南,此刻自然也是向着他,说话毫不客气,“京派绝技谁都知道已经失传了,向南就算是鼓捣出来了‘珠联璧合’,那也是他的‘珠联璧合’,和京派绝技没有丝毫关系!”

熊禀生听了这话,脸上神色颇有些不自在,但是没办法啊,谁让京派自己不争气,没人能把失传的绝技给鼓捣出来呢?

现在向南搞出来了,那毫无疑问,不管叫什么,肯定不叫京派绝技了。

刘其正见大家都没什么意见,便笑了笑,问道:“向南,你来给这修复手法取个名字?”

向南想了想,说道:“既然熊老之前说,这就是京派绝技‘珠联璧合’,不如就叫‘珠联璧合’吧。”

本来这就是京派绝技“珠联璧合”,向南也不好真的篡改了它的真名字,要不然,怎么对得起当初对京派传人薛钊博承诺的那句话——“您的不舍,我来传承”?

孙福民一听,连连摇头:“不行,不行,这不是京派绝技,取这个名字,不是抹杀了你的功劳?绝对不行!”

孙福民都快气死了,这个傻学生,怎么那么笨?

研究出了一种修复手法,这是多大的事?

这可是能够名留文物修复史册的大事啊!

用了别人家的名字,岂不是把功劳拱手让人了?

坚决不行!

打死也不行!

“不如,我加两个字吧。”

刘其正也觉得直接套用有些不妥,便笑道,“就叫——向氏‘珠联璧合’!”

第一百一十二章 听起来更牛逼(求订阅!求月票!)

“向氏‘珠联璧合’?”

孙福民喃喃了一句,脸上的皱纹忽然笑成了一朵老菊花,“这个名字不错,不错!刘老哥啊,没想到你取名字还有这么高的天赋!”

向氏“珠联璧合”,这名字多高大上啊!

说不得等到下一次文物修复专业的教科书改版之时,直接就记载进去了。

而且,还会有作者介绍:向南,金陵人氏,师从古书画修复专家孙福民……

咳咳咳!

孙福民乐得都有点找不着北了。

向南迟疑了一下,说道:“这不大好吧?”

“这有什么不好的?”

刘其正摆了摆手,阻止了还想继续说话的向南,笑道,“一个名字而已,这么纠结干什么?”

向南只好作罢,心里默默地对薛钊博说了一声“抱歉”。

我把修复手法传承了下来,但没能传承下来名字,这应该问题不大的吧?

正想着,刘其正又问道:“我听小钱说,你打算将向氏‘珠联璧合’修复技术公开?”

“嗯。”

向南点了点头,一脸肯定地说道,“我一个人掌握这技术,只能修复一部分文物;可如果大家都掌握了这技术,那就能够修复大量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