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力了。
佛道手头八千功德天花,已经用掉两千,道家还没起步,至于名教这边,尚未到收获的季节。
方斗掌握的功德值,如果开始排名,应该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只可惜,他目前势力弱小,不能招摇,只能低调做个隐形首富。
至于朝廷那边……
按照朝廷的礼仪,秋收之后,当选取最硕大的一杆稻谷祭天。
方斗可以猜出,祭天仪式,就是名教向上天伸手,讨要功德值的时候。
“有意思了。”
……
“不好!”
农子这边,各地的秋收成果,接连呈报上来,果如先前所料,实打实亩产上千的地方少,绝大部分田地的出产,都在八百到九百多。
外行都看产量,唯独是农家成员间,都看出许多不寻常的东西。
崎岖山地、土壤贫瘠、干旱之地,亩产自然就低;换做肥沃多水的地区,亩产稳当当能过千斤。
也就是说,水肥对稻种的生长,具备决定性作用。
回想先前在朝廷提供的试验田中,水肥无限量提供,方才有了亩产千斤的数据。
如今推广各地,同样的稻种,出产结果大相径庭,甚至差距之大,还有两三百斤来去。
农子越想越是心忧,突然心头一痛,“不好!”
神稻的巨大隐患,已经在一行行数字中浮现出来。
“快,快,我要进宫,面呈陛下!”
一路上,农子目光呆滞,喃喃自语。
“我真傻,世间万物滋长,最讲究平衡!”
“土地长出的东西,莫不是吸取地力而生,地力强则茁壮!”
“土地供给,一向是量力而行,绝不过度!”
“神稻无视自然规律,强行吸水吸肥,固然能得一时丰饶,却以损害地力为代价!”
“今年,各地官府报喜不报忧,隐瞒了地力流失的隐患!”
“等到来年,若是强行播种神稻,情况将更加严重!”
今年还有亩产八九百斤的兜底,若是等到来年,怕是只剩下五六百斤了,后年呢……
农子眼前一阵阵发黑,本以为造福百姓的稻种,眼下却成了魔草。
强行透支地力,得一时丰收,却以牺牲将来为代价。
“农子,陛下正在接见大臣,暂时无暇,还请您明日再来!”
农子吃了个闭门羹,张口就说道,“我可以等!”
“只怕今日等不到了!”
守门的宫侍,眼光中带着几分怜悯,坚决说道。
“农子,你还是回去吧!”
农子还要开口,见到对方神情,心头如遭雷击。
他明白了,皇帝不是没时间,而是不想见他。
眼下秋收大喜,各地捷报传来,朝廷上下欢腾,正筹备着祭天之事。
哪怕再有任何不和谐的事情,为了顾全大局,都要暂且压下来。
皇帝应该知道他的脾性,生怕农子此刻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索性不让他进宫。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哈哈!”
农子心头明亮,就算他禀明要害,皇帝和名教众人也绝不会采纳。
眼下,朝廷全力以赴的,是秋收之后的大祭。
从各地传来的官府捷报,就能看出朝廷在这件事上的基调。
那么多八九百的亩产,硬生生被提到亩产千斤,为的是什么?
“恩师,我明白了,明白了!”
农子跌跌撞撞,一路走出去,背影格外悲凉。
“天下苍生,在你们眼里,究竟是什么?”
他几乎能想象到,朝廷推广稻种,将无限制压榨地力,百姓目光短浅,等到短暂的丰收之后,将面对地力流失的局面,不仅难以重现辉煌,反而连从前的产量都达不到。
前所未有的饥荒,将在不久未来爆发,遍地饿殍。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他率领的农家。
“为什么?”
农子脑海一片混沌,他不明白,为何好心会半成坏事。
不知不觉间,他走到一处门户前,抬头见到‘迎客馆’三字。
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余波二
“笃笃笃!”
门后响起红鸾的声音,“这么晚了,有谁上门?”
门打开后,农子就着微弱灯光,拱手行礼,“烦请通报,农家之子求见!”
红鸾精神一振,反问道,“农家之子,神稻就是你制造的?”
听到神稻,农子苦笑两声,“拜托了!”
片刻过后,红鸾出门来请,“请跟我来!”
农子见到方斗时,微微吃惊,这么年轻。
记得听师父说过,当年见到方斗时,也是一副少年模样。
“对了,曾听人说过,剑仙方斗驻颜有术,容貌永如少年!”
“而且,似乎勾曲山一门的功法,都有独特效果,容颜永驻!”
农子想到这里,羡慕不已,自己还没出生时,方斗就已是少年模样,现如今,自己已经是中年人模样,对方还是少年。
“农子拜见镇国剑仙!”
方斗对他端详片刻,问道,“乃是农家后人!”
遥想当年,他从京城脱身后,来到乡下,找到农老头的儿子,将遗物托付对方。
眼前的农家之子,相比就是当年农老头儿子的后人了。
“恩师曾对我说过,剑仙对我农家有延续再造之恩,晚辈在这里谢过了!”
方斗听罢点点头,然后问道,“听闻各地丰收,你们研制的神稻功不可没!”
“眼下朝廷沉浸欢喜中,要为农家请功,怎么你到我这儿来了?”
农子叹息摆手,“剑仙别取笑我了,神稻的隐患,别人看不出来,难道你还看不到?”
方斗略有有些吃惊,没想到对方这么快看出来,农家之子果然不凡。
“神稻过度透支地力,看似收益丰厚,实则藏着巨大隐患!”
“朝廷眼下不顾一切推广,将来必遭反噬!”
农子朝方斗珍重行礼,“镇国剑仙,我以无能为力,想要拯救天下苍生,还要请你出手!”
“农子,我方斗只懂挥剑杀人,伺弄庄稼,还是你们擅长!”
方斗这是在婉拒,农子如何听不出来。
“扑通!”
农子跪在地上,“镇国剑仙,我也不瞒你!”
“恩师传我农家绝艺,曾再三叮嘱,老死乡间,为百姓做些实事,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和朝廷扯上半点关系!”
“是我鬼迷心窍,以为背靠朝廷,能推广神稻,造福万民!”
“如今看来,朝廷信不过,他们心中只有江山之重,而无百姓生死!”
“我农家,耻于与之为伍!”
农子斩钉截铁说道,“今日我来寻剑仙,绝不是为了皇帝、名教,而是为了天下百姓!”
“还请镇国剑仙,为我指一条明路!”
说到这里,农子抬起双手,“恩师曾给你一枚令牌,让农家必报此恩!”
“请取出这枚令牌!”
方斗想了想,从米斗空间中,取出农家令牌。
农子接过令牌,划掌流血,抹在令牌表面。
“今日,我以农家之子并家主之位,为这枚令牌,再添些份量!”
“从此往后,剑仙若有所令,我农家上下,不惜一死。”
言下之意,要以农家所有成员的性命,求方斗指明方向。
方斗叹了口气,“知道是地力的问题了?”
农子猛地抬头,目光露出惊喜,“没错,剑仙也看出来了?”
“没错!”
方斗点点头,若有所思道,“地力不足,就从肥料着手!”
“谈何容易啊?”
农子摇头叹气,然后想到,“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