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4 章(1 / 1)

斗米仙缘 能优斯特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整日侍弄,水肥无限量供应,所以亩产千斤毫不费力!”

“但是,稻种推广天下,各地环境都不相同,气候潮湿、土地肥沃的所在,肯定能亩产千斤,其他地方就未必了!”

说着,农子指向眼前这片农田,“就好比眼前这几块农田!”

官员眼见,发现农子指向的农田,正好是刚才‘公子哥’所说的几块。

“你口中那位公子哥,眼力高明,能一眼看出亩产不过千斤!”

官员连忙劝道,“农子刚才以望气术,不也看出了么?”

“不一样,我是得你提醒,特地仔细观察,才发现不对!”

“听你口中描述,那人却是轻描淡写,一眼道破真相!”

“持重啊,咱们的研究,还要继续进行呐!”

农子思来想去,做出决定,“持重,你派人记下这几块农田,等秋收之后,称量出产稻谷,验证那位公子哥的预言!”

官员也知道,先前所见的少年,绝非什么不学无术的公子哥,反而可能是某个高人。

“遵命!”

“还有,我要紧急入宫,拜见陛下,这是我等失职,不能隐瞒,反而要据实相告!”

官员本想劝阻,但想到农子性格实在,心里藏不住事,只能叹息一声。

眼下是推广稻种的关键时刻,农子权限极高,随时可以求见皇帝,禀告各项事务。

所以,他很快就见到少年皇帝,将这件事情说出来。

“哈哈,我还以为什么事情?”

少年皇帝,得知某些田地,未必能亩产千斤后,没有惊慌发怒,反而乐呵呵笑了。

“农子,你也太实在了,亩产千斤,只是个大致的说法!”

“你就是收获八九百斤,四舍五入报上来,也就是一千斤啦!”

“你只要能保证今年丰收,缺斤少两也没什么!”

农子也不是笨人,经过少年皇帝点拨,很快就明白了。

对朝廷来说,推广稻种是政治任务,意义大过实效。

如今夸口亩产千斤,等到秋收时分,就算没有达到千斤,朝廷和各地官府,也会想方设法,将数据做的好看,且毫无破绽。

“太复杂了,我还是回去继续种地吧!”

农子回想师父的交代,叹了口气,他们这些农家之人,和上层全不合拍,更适合待在底层田野见,和百姓农民为伍。

“对了,你刚才提及的公子哥,能一眼断定亩产,相比大有来历!”

“若是他再过去,你派人留意些,打听出来历!”

农子刚要张口,突然内心百转千回,最终说道,“遵旨!”

出宫的路上,农子会想到当年,在恩师座下学艺之时,曾听恩师提及一人。

那人虽然是名满天下的剑仙,却无人知道,他在种稻上的手艺,甚至还要超过农家。

恩师曾严令他,不可透露那人的任何消息,因为那人是农家得以延续,甚至东山再起的大恩人。

巧得很,这些日子一来,农子听到那人入京的消息。

恐怕,京城之中,除了他之外,无人知道堂堂镇国剑仙,也有一手高潮的农家手艺。

“镇国剑仙,如果真是你,如果你预言成真,我便佩服你!”

时光匆匆,很快就到了秋收季节。

农子心里藏着心事,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首先来到那几块标注的农田里。

当初的官员早已等候多时,见到农子也不说话,重重行礼。

果然……

农子见他行礼,知道事情有了结果。

“农子,今日方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官员为了验证当年的说法,这段时间陪在稻田旁边,将一株株水稻挨个数过。

眼下,虽然还没收割脱粒称重,官员凭借着丰富经验,已经验证那位‘公子哥’的预言,准确率达到了八九成。

……

“亩产八百五十七斤!”

“亩产九百零三斤!”

“亩产……”

很快,众多农民将粮食收好,在二人面前称量了份量。

官员许久没有开口,长长叹出了口气,“农子,和他所说分毫不差!”

“是我眼拙,没看出竟是位高人!”

方斗对亩产的预测,已经准确到十斤左右,纵然身怀独门望气术的农子也未必能做到。

想起先前对方斗的轻视,官员羞愧的无地自容。

“农子,那位高人,究竟是什么来历?”

官员又好奇起来,世上还有什么高人,在农家技艺上有如此高超造诣。

数遍百家,除了农家之外,没有类似的学派呀!

“我也猜不出来!”

农子还是牢记恩师的嘱托,没有泄露方斗的秘密,但内心里却对方斗佩服不已。

而且,他还记起来,恩师去世前,曾提及对方手中有一块农家令牌,但凡有任何要求,整个农家上下都要全力以赴配合。

“果真有缘呐!”

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余波一

秋收过后的京城,立刻卷起一阵风暴。

各地都要捷报传来,一本本报喜的奏折上,罗列各种喜人的数字。

亩产一千斤打底,甚至还有一千四五的惊人质量。

有些地方官府,甚至选取‘稻王’,派人送入京城,供少年皇帝验查。

红鸾出门采买时,就曾经遇到过,高耸的稻杆比人更高,上面沉甸甸的稻穗,捏起来有拳头大,路人见了无不惊叫,认为是神迹。

更难的是,不止一地官府送来,而是接连送到京城。

以至于,这些日子,家家户户趴在窗口,看街道上进攻的‘稻王’队伍,已经成了京城百姓的日常节目。

勾曲山那边,修天赐也传来消息。

这位大弟子性子实在,到手稻种后,就开辟几块土地耕种。

正值秋收,勾曲山也迎来收割,修天赐将结果上报方斗。

首先呢,官府推广的神稻,产量远比勾曲山的灵稻更高,基本上都在亩产千斤上下波动。

但是,这种稻米灵气全无,口感甚至还不如普通的稻米。

更重要的是,这种稻米对水肥的吸收,也远远超过其他品种。

根据修天赐观察,只有洞天内的土地,才能勉强支撑生长。

勾曲山上开辟的田地,经过这一季的播种,肥力流失眼中,来年怕是困难了。

“果然如此啊!”

方斗叹息不已,现代农业体系,各项配套,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你凭着法术神通,搞出概念超前的杂交水稻,暂时种种没问题,想要长久下去,也要把化肥弄出来呀!

可惜啊!

百家学派当中,找来找去,就没有一家叫‘化学家’的,没辙!

“师父,朝廷的稻种挺厉害!”

红鸾还想不到这么远,见到‘亩产千斤’的奇迹,便想到未来,天下百姓再无饥荒,那是多么美好的世界。

“朝廷此刻,想必也收获消息,就看他们怎么应对了!”

方斗将心思,转向米斗空间中,那颗巨大的水稻,仍在源源不断出产功德水滴。

秋收之后,功德水底出产的速度加快,积累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米斗之中,已经积累了二十颗功德水滴,而且还在继续积累。

暂时还不知道,这些功德除了预测未来,还有什么作用,但方斗自认,已经领先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