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机盎然。
武顺因为要结婚的原因,所以不会怎么来李府了。而小武同志现在是李氏商业在长安的执行总裁,每天忙的要命,也没时间过来李府这边坐坐。
武月白天还要去上学,所以也不会过来听李好讲故事。李好把给李恪的回信全部写好,然后等墨汁干了全不封好。岳阳楼的序文已经写好,不过李好还在犹豫之中。
“少郎君,外面有两个中年人过来找你,需要把他们带进来么?”岳阳楼记的序文被镇纸压好放在那里,整篇文章李好一字不漏的抄了出来,除了日期和人名稍稍改动了下,其他都没有变。
李好正看着这文章发呆,府上的少年过来通知李好,外面有人找自己。“中年人?还是你们不认识的中年人?”
“是的,两人都没见过,他们只是说来找少郎君,没说找少郎君干什么。”
“嗯,你把他们领到大厅去,我马上就过去。”桌上的这篇序文李好没有收起来,而是直接摊在书桌上面,要不要寄给李恪李好还没想好。随即李好洗了手,往自己客厅而去。
“皇上!”李好看到大厅的两人就愣了,他没想到来自己府上的人竟然会是李二,另外一个是老房。正要给李二行礼的时候,被李二打断了。
“我只是过来坐坐,听说你府上不仅有很多特别的东西,就算是吃食也比别人府上美味多了,所以过来看看。”李二没说自己过来的目的,笑着随意说了几句。
“臣府上的吃食虽然美味,但材料其实和其他府上差不多,实际上按价值来算,臣府上每日在饭菜上面的消耗和我大唐长安一般百姓家差不多,跟其他豪门差很远。”
从李二的话中李好听出来一点别的意思出来,不过他不会傻到真去夸自己府上的东西最好或者价值多少多少。那是送把柄给李二,让李二好好敲打自己。
“不过臣对吃食这东西有点研究,所以改良了一些我大唐对吃食的做法。让吃食变的更美味,也更好入口一点,如此而已。其实很多东西也一样,只要有人去研究一番,总能找到最简单廉价的方法,得到更好的东西,这便是创造发明的作用。”
“玄龄你看,我就说这少年不简单,一个吃食而已,也能从他嘴中得到一番不一样的见解出来,让人深思啊。”
李二听了后并没表现出什么不满,而是笑着看向跟他一起过来的人说起李好来。他想听听老房有什么见解,那可是当今大唐宰相房乔房玄龄,也就是房二他老爸。
老房听了李好的话后有点惊讶,他没想到这个少年竟然如此小心,连一个挥霍喜欢口欲的把柄都不给皇上。不过李好的话确实有道理,如果能用最少的成本和代价得到最大的利益,这样能省下不少事情。
------------
第一百七十章 三鲜鸡汤面
“陛下,治大国者若烹小鲜,两者亦有同义之处,需要的还是烹者的能力。李少君能把简单的食材做成美味出来,说明他对厨艺的掌握已经能够随心了。陛下治理国家也是如此,所以才有我大唐现在的繁荣。”
老房对李好的印象不错,他家的房二跟着李好凑一堆后,似乎进步了不少,也不想以前一样到处惹事。所以给了李好的话一个不错的评价,顺便拍了下李二的马屁,让李二听后点头认可。
老房最开始的这话出自老子的语录,大致意思就是治理大国就像做一道新鲜菜肴一样。需要用心去做,不要随意翻动,要不然容易坏。不能煮的太咸,也不能煮的太淡。
烹饪的时候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怠慢。油盐酱醋都要恰到好处,火候也要适当,如此才能做出美味的东西出来,更不会把食物做坏,也能治理好一个国家。
三人在大厅聊了一会,李二就要求去李好的书房看看。他想看看李好书房这边还有什么好的书籍,也想看看李好的书房到底什么样,这也是他今天过来的目的之一。
李好的印刷馆印刷过的所有书籍,李二都看过一遍。如果不是这次的瘟疫事件,李二竟然不知道李好已经印刷了这么多的东西出来,很多东西都是切实可行的东西。
所以这让李二对李好这人越发感到好奇起来,他想知道到底是谁培养出这么厉害一个少年出来。可惜他得到的资料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联系,李二只能自己来李好的书房看看。
李好让人带着他们两人去书房那边看看,他的书房没什么秘密需要注意,但府上有资格进去的人不多,一般人李好也不允许进去自己的书房,李好的弟子除外。
而他自己则去给李二和老房两人准备吃食。李二都说了自己府上的东西十分味美,他过来了,李好敢不准备一些美味来招待?正好李好自己也还没吃早点,一起准备就好。
太复杂的菜肴李好现在不想准备,麻烦,花费时间也长。而且他身边还有一个宦官在看着,所以没那必要。正好李好要帮长安边上的那座县城推销下挂面,做挂面正好。
锅里有熬好的鸡汤,这个是准备中午的白切鸡熬出来的汤。新鲜的鸡汤,加上新鲜的肉末,再放上两个荷包蛋,配上佐料。几碗鲜美的鸡汤面很快就做了出来,然后命人端往书房去。
“好!好文章!好字!”没等李好进书房的门,里面传来李二和老房的满口称赞声。李好进去一看,发现两人正盯着自己准备会给吴王的岳阳楼序在看,脸上满是兴奋的神色。
老房更是看着上面的内容,一个个的念了出来,声音特别的雄浑激动,让人听了之后就会有一股油然而起的兴奋感,想来老房平时没少背奏章。
贞观十年春,吴王恪都督潭州府并岳州等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古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