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1 / 1)

第一百六十七章

  “叮铃……”

  忽远忽近的驼铃声中似乎还參杂别音,如山岳倾塌,走兽出林。

  赵嫣与楚钦对视。

  是兵戈与马蹄之音!

  黑甲的最后一批军队不足五千人,且沿途绕行冀州所接皆是伤员,此时若偷袭,黑甲危矣。

  赵嫣心脏一跳,楚钰当真撕毁盟约?

  不,楚钰不是蠢物,好不容易太平的山河再燃战火,对朝廷百害而无一利。

  皇帝到底想做什么?

  边境的风猎猎昂扬。

  界碑前的尸骨累成森白墙。

  萧煞的枯枝落满碎雪,吱呀一声骤断。

  从密林中有银甲骑兵密匝而出。

  马声嘶鸣,号角声起,烟尘漫山遍野,黄沙迷了眼睛。

  黑甲被银甲重重围起,双方兵戈对峙,明亮的刀锋在塞外的冬阳下闪动寒冷的光。

  在飞沙中有一骑行来。

  停在距黑甲数尺的距离。

  所经之处银甲规整让出一条道路,步兵下跪,骑兵颔首。

  汗血马背上的人正是大楚的天子。

  年轻的天子身着甲胄,脚踩军靴,眉宇间有先帝凛凛威仪之态,俊朗的脸孔如同刀削斧凿,发被玉冠高束起,玉冠上的明珠流转有光,眼中的阴鸷常年不散,在黄沙中投下巨大的影子。

  那巨大的影子覆下来的时候,赵嫣几乎以为看到了先帝,如置身寒窟,脸色雪白,急促喘息,无知无觉后退两步。

  手心出了薄薄一层汗珠,许久未发的病此时复发,猛地撕心裂肺地咳嗽起来,直到一道高大的身形挡在他身前,阻隔住毒蛇般的目光。

  那个人握住他汗湿的手,手掌心干燥温暖,驱散寒窟中的冷气,将坟墓中的幽魂重新拉回阳光下。

  赵茗与伤兵一处,盯着骏马上的皇帝,心道今日就是拼死一战也要护着兄长周全。

  福宝战战兢兢躲在车轮后,实在觉得自己跟错了主子,小命朝不保夕。

  楚钰看到了赵嫣一道朦胧的影子,很快便被楚钦挡在身后,心中不悦,勒住了马蹄,居高临下道,“小皇叔当知朕今日图谋为何。”

  楚钦握紧了腰间的刀。

  楚钰不惜出动先帝临去前留给他的八千银甲死士,可见此行势在必得。

  “陛下当真要撕毁盟约?”

  楚钰摇头,“小皇叔知道朕要什么,若你将身后的人交出来,朕以先帝之名发誓,只要在位一天,冀北之盟便无人可撼动。”

  “若我不交呢?”

  “小皇叔窝藏朝廷钦犯,朕亲自前来捉拿,于情于理都无可厚非。”

  楚钦冷笑,“他究竟是不是钦犯,陛下难道不知?”

  楚钰盯着楚钦,只能看到楚钦身后一阙在风中飘荡的白色衣摆。

  他的目光移回楚钦身上淡淡道,“亲自下旨判的死囚,朕如何不知?”

  赵茗咬牙,“狗皇帝!你们皇室还嫌他死的不够透不成?”

  楚钰没有看赵茗一眼。

  他对楚钦道,“他身中丹砂,小皇叔带着人回西北,难道不是要要了他的命?”

  楚钦冷笑,“我已修书刘燕卿……”

  楚钰叹道,“可惜刘燕卿已被调职回京。”

  楚钰知道赵嫣未死,便知必与刘燕卿有关。

  派人详查刘燕卿岭南诸事,刘燕卿到岭南后置购药材皆是吊命之物,宫中拿着刘燕卿置办的药材单子去太医院给石院判过目,石院判虽不敢确定,却道有六成的可能是丹砂解方。

  抽丝剥茧下去,刘燕卿的身世,甚至于刘燕卿父亲与前朝皇室的关系也一同被密探摸出。

  刘燕卿有丹砂的解药,又在楚钰面前讨赵嫣入刘府,可见是蓄谋已久,至于秦王在这场大戏中參杂有几分,楚钰并不详知。

  当夜便下旨意将刘燕卿召回京中。

  而出乎楚钰意料之外的是,他本以为以刘燕卿的本事必定早已闻风逃之夭夭,却不料跟着京官一路安分回京。

  楚钰回想起来刘燕卿曾说过的一句“臣慕其色久矣”,心道刘燕卿也许未必搪塞于他。

  刘燕卿有私心。

  他不想赵嫣跟着楚钦去西北,是以在圣旨下来的时候,置楚钦的修书于不顾,奉诏回京。

  如此一来楚钦想带着赵嫣回西北,便只能带回一具尸体。

  “小皇叔,你当真忍心?”

  楚钦何等聪明之人,只闻楚钰一言便想通个中关节。

  刘燕卿这样的本事,若他不想必定有机会逃脱。

  而他选择了回京,便等于与皇帝联手,意图将赵嫣留在京城。

  刘燕卿才是最大的变数。

  而刘燕卿有没有想过,赵嫣落在皇帝手中会遭遇什么?

  还是他在等着赵嫣向他摇尾乞怜?

  楚钦握住银刀的手微颤,他回头看了眼赵嫣。

  赵嫣的手握紧他的手。

  猎猎风声中,赵嫣的发被风卷动,绣着暗色云纹的袍摆上落满黄沙,眼中说不清是疲倦亦或悲哀。

  楚钦听赵嫣沙哑的声音,“日后,将我的尸骨葬在西北吧。”

  作者有话说:

  嫣想去西北,甚至是死在西北都不介意,因为他知道皇帝的依仗只有刘燕卿,大局已定,小皇帝不会对秦王做什么以至于天下再乱的,所以他宁愿不治病也要留在西北,但是秦王没办法看着他眼睁睁去死

  (因为发现嫣说的最后一句话有歧义,所以给大家解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