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0 章(1 / 1)

文明争霸场 书迷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自然不可能随便顶上去一个人? 即便是顺位承袭的右贤王? 没有大单于点头也不能转为左贤王。

插一句, \\!

现如今匈奴所有资源都以汉匈决战为核心,匈奴大单于自然不会在这时候任命新的左贤王,反倒是以左贤王的位子为饵食,让自己坐下的子孙争相卖命立功,博取威望和眼球。

匈奴人就是用这种狼一般的继承制度,培养出一个个在分封制度下,也能一言独裁的大单于。

汉国皇帝的权利来自于严明的继承律法,匈奴人大单于的权利则来自于个人的威望。

当然,这不是说匈奴人不讲规矩,匈奴人能跟汉军对抗这么久,恰恰是因为他们有着一套严格的军队体系。

从最底层的什夫长开始一直到左贤王,都有一套升迁制度。

只不过非匈奴单于血脉的人,最高只能晋升到左谷蠡王,无法成为左右贤王。

左右贤王都是给单于家族安排的位置,也是仅次于单于的职位。

这就是匈奴左右贤王地位高于匈奴其他各王的原因。

“除此之外,居庸关在我们的掌控当中,燕人根本没有能力大举进攻我们匈奴人的腹地,只能从东胡草原上反攻,我们有的是战略迂回的空间跟燕人打后勤战消耗战。

燕人是耗不起的。”

东胡卢王话音落下后,姑夕王的气也消了,他的本部草场和东胡卢王所部一样,都紧邻东胡草原,一旦拿下东胡草原他和东胡卢王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反倒是左谷蠡王的地盘距离太远,获益不大。

不过现在左谷蠡王明显已经赞同,这个决议还有什么能阻挡?

“左贤王的本部人马在新的左贤王诞生前,我们谁都不能调用,而我的人马要驻守防御居庸关,距离东胡草原又过于遥远,所以征伐东胡草原的事情只能交给二位了。”

听到左谷蠡王的话语后,姑夕王才明白为何左谷蠡王会无条件答应东胡卢王的计策。

因为对方压根没打算出力!

想想也是,拿下东胡草原对左谷蠡王没什么好处,以左谷蠡王的身份,也不可能强行从姑夕王和东胡卢王手里夺食,干脆不参与

当然,对于姑夕王和东胡卢王这也是一件好事,少了一个出兵的同级别王者,他们在瓜分战利品的时候自然可以更加肆无忌惮!

左谷蠡王有资格拒绝,但那些地位较低的部落头人可没有资格回绝姑夕王和东胡卢王的调令,他们不会缺少兵力和炮灰的。

匈奴人的体制就是一级压着一级,匈奴王其实就是顶尖的那一批大部落的头领,下面还有中小部落的头领,分别担任着匈奴军制中得各个官职,其实都是不拿工资军饷的,因为匈奴的军官就是一个个分封领主!

183 分封大法

燕武13年,原本安分守己,默默在家里舔舐伤口的姑夕王部和东胡卢王部分别领一路匈奴大军,向燕国的漠东草原发起凶悍攻击。

当消息传到燕京的时候,由于漠东草原的大部分青壮和守军都被调走,兵力非常空虚,已经沦陷近半土地。

只可惜,姑夕王和东胡卢王万万没想到,原本的东胡草原在燕国的治理下人口凋零如此犀利,以前的东胡王庭和乌桓人鲜卑人的王庭都已经破败不堪。

东胡时代这片大草原有五个政治中心和贸易中心,云集了大量人口和财富。

但现在的漠东草原只剩下了一个政治中心,因为跟隔壁的匈奴人没什么贸易可做,燕国本身就是农耕文明,也不会如同草原国度那般缺少大量的农耕文明出产的物资,东胡大草原的贸易早已变得可有可无。

而人口则因为被白起大量抽调,组建了成千上万的胡人轻骑兵斥候,使得燕国的漠东草原上的牧民家庭中很难看到成年青壮。

就连牧民的生产资料——牛羊等放牧的牲口,姑夕王和东胡卢王也没能掠夺到多少。

直到打下近半个东胡草原,两位王者才意识到,为什么燕国对东胡草原的防御如此薄弱,还把唯一的行政中心摆在了靠近燕京的原东胡幕帐位置上。

更让姑夕王和东胡卢王感到膈应的是,他们深入东胡草原后,那唯一一处云集着人口牲畜的漠东草原行政中心,集体向燕京迁徙,丝毫没有留下来抗战的意思。

结果,姑夕王和东胡卢王带领大兵过来肆虐,却只抢了个寂寞……

算盘一打,姑夕王和东胡卢王发现他们连这次出征的军费都没能凑齐!

虽然他们还没有全占东胡草原,还能继续往东面入侵掠夺。

但已经得到消息的燕国必然会坚壁清野,连那些缺少青壮的牧民家庭都不给两人留下。

毕竟本就人口稀少,地广人稀的东胡草原,想要玩坚壁清野成本还是蛮低的。

真要想抢一把大的,只能去燕国重点发展的燕京周围了。

打破燕京对于缺乏攻城器械,只擅长骑马作战的姑夕王和东胡卢王来说,想都不敢想。

燕人可都东北老林子里杀出来的凶悍族群,跟那些杀穿了大半个匈奴领地的八旗来自于同一个地方,姑夕王和东胡卢王从未奢想过能通过围城迫使燕人妥协。

毕竟燕人不是没有军队,更没有成建制被击败,人家只是主力远在汉地征伐罢了,真要是进入多山(相对于漠东草原而言)的燕地,燕军大军回返,匈奴骑兵机动优势无法发挥出来,很容易被包了饺子。

本来姑夕王和东胡卢王的人马就因为上一次在汉地的战争中损失不轻,实力还不到颠峰时期的一半,不然也不可能兵行险着突袭燕人的东胡草原弥补损失。

现在让姑夕王和东胡卢王深入燕京地区,他们是打死也不愿意的。

然而,姑夕王和东胡卢王又不愿意白跑一趟,所以只能将兵力分散再分散,在东胡大草原上尽可能抓捕落单的胡人牧民打草谷。

姑夕王和东胡卢王是算准了燕人此时附近没有成建制的骑兵,不用担心报复,打草谷的队伍甚至已经分散到几十人到几百人的规模。

姑夕王和东胡卢王身边的精锐骑兵也不足千人,他们虽然不敢去燕京地界找燕人麻烦,但在东胡大草原上还是肆无忌惮的。

与此同时,燕京王宫中正针对这一次匈奴人的出尔反尔制定战略。

“陛下,我们的探子已经确认无疑,擅自撕毁互不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