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9 章(1 / 1)

文明争霸场 书迷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胡卢王还没有判入匈奴时? 进攻东胡卢王所部的主力就是姑夕王所部。

姑夕王部又在匈奴大单于的分配下? 成了新投靠的东胡卢王所部的邻居? 双方的矛盾可想而知

本来东胡王庭还在的时候? 东胡卢王为了避免匈奴大单于的猜忌? 面对姑夕王的挑衅和刁难都是能忍则忍。

现在东胡王庭都没了? 东胡卢王身上自然也就没有了嫌疑,匈奴大单于不再担心东胡卢王会重新投入东胡王庭? 对他的关注也取消? 东胡卢王腰板硬了,当然不能和以往那般继续忍气吞声。

结果就是两人在大会上总是互相顶牛? 姑夕王瞧不上东胡卢王? 东胡卢王也看姑夕王不顺眼。

左谷蠡王听到姑夕王的话语后,内心一叹。

现在匈奴的左翼就靠着他和这两个王撑门面,往下都是没资格跟他们平起平坐的人,但左贤王一死? 谁也别想驱使姑夕王部和东胡卢王部继续拿出精锐去拼命。

在新的左贤王没有出现前,左谷蠡王的话都变得不好使了

“居庸关虽然在我们手里? 但大单于已经跟燕王达成互不侵犯协议,我们不能主动去进攻燕军。

而且我们的炮灰都消耗一空,各部兵马损耗也不轻,这时候进攻燕军未必能取胜。”

东胡卢王听到这里,突然笑着开口道:“我们大单于和燕王签署的只是不进攻汉地的燕军,现在燕军精锐全都部署在汉地,隔壁的东胡草原十分空虚,若是出征,我们绝对是稳赢。”

姑夕王一副看弱智的眼神落在东胡卢王身上:“原来你是这么理解互不侵犯协议的,咬嚼字的功夫挺深啊。

你是想让我们大单于变成言而无信之人,还是把燕人都当成了傻子?”

“姑夕王,按照协议上的记录,我们确实没有违反协议,东胡草原虽然被燕人掌控,但最开始不也是燕人突然袭击我们夺走的么?

燕人可以从我们手里夺走东胡草原,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只要我们拿下东胡草原,造成既定事实,正在跟汉国交战的燕王应该可以接受我们呈交上去的停战协议。

就好比当初燕王对我们所做的那般。”

左谷蠡王听后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赞叹道:“不愧是卢王,还是一如既往的无耻。”

卢王一听不乐意了,哪怕是再无耻的人,也不愿意被人骂作无耻之徒!

这是脸面问题,你可以背后诋毁,但当面说出来大家还怎么做朋友?

官场上的常例,不应该是表面和气,背后捅刀子么?

这个左谷蠡王真是嘴下不留德!

当然,东胡卢王也知道,左谷蠡王是压根没把他当回事,才会实话实说。

反正东胡卢王当贰臣已经习惯了这些同级匈奴王的冷嘲热讽,脸皮早已历练出来,完全无视了左谷蠡王的夸赞继续道:“拿下东胡草原,大家都可以获得一批牧民炮灰,填补我们在上谷郡之战中的损失,而且还能削弱燕人的实力,这可是一举两得的策略啊!

想必,大单于是不会拒绝我们匈奴人开疆扩土功劳的。”

姑夕王看到左谷蠡王一脸的笑意,知道对方已经心动,不过还是有些担忧道:“那我们怎么应对燕人的反扑?”

182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燕人的反扑?

哈哈哈,姑夕王,你是被汉人打傻了,还是被汉人打怕了,竟然会担心我们匈奴健儿在草原上担心那些种地的庄稼汉反扑!

若是在汉地,我自然不敢夸下海口防御燕人的反扑,但东胡草原一马平川,以燕人那点骑兵,他敢把所谓的虎贲师派出来,我们三人还担心吃不掉对方么?

一旦燕人没了虎贲师,别说反扑了,他们还要担心在汉地的战局会不会糜烂。

汉人的骑兵虽然也不多,但体量摆在那里,燕人想要施行蛇吞象之举,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如果不是我们大单于带着主力跟汉人血战,燕人哪里有机会从上谷郡南下开疆扩土?

燕人现在的大好局面都是我们匈奴人打出来的,收回东胡草原是我们应得的补偿。

等拿下了东胡草原,我们完全可以派遣使者跟燕王说,这是我们拿上谷郡跟他们换得。

甭管燕王认不认,只要我们没有违背协议上的规矩就行。

东胡草原可没有汉地富裕,燕王应该懂得取舍。

若是燕人真的不管不顾汉地的战事,悍然调动军队进入东胡草原,我们就让他们明白骑兵之威!

到时候,燕人两面作战,燕国可没有我们匈奴人的底蕴,看看那燕王能撑多久。”

东胡卢王一口一句匈奴人自称,毫不脸红,完全忘记了他的祖宗是胡人

不过在场的姑夕王和左谷蠡王早已习惯了东胡卢王的无耻,并且东胡卢王认定自己是匈奴人属于政治正确,他们自然不能跳出来嘲笑。

接纳东胡卢王的投诚,是匈奴大单于定下来的事情,别说是左谷蠡王和姑夕王,哪怕左贤王还活着的时候,也没有资格去挑刺。

匈奴人能团结一致,就是因为匈奴大单于的个人威望恐怖如斯,匈奴人的大单于继承制度可不是汉地皇帝,先从太子开始干。

匈奴大单于的子嗣成年后就可以获得一支部落,然后通过战功或者在军中镀金等方式,不断晋升,火箭般的成为一名匈奴王。

最后升迁到左贤王后,就可以等着大单于老死接位了。

这就是说,匈奴的大单于在军中有自己的根基,而且曾经当过至少两任匈奴王? 底蕴深厚? 接受大单于的位置时,不光有原本大单于的本部兵马效忠? 还有自己额外一支嫡系? 对其他各部保持着绝对碾压的优势。

这就是匈奴人保持团结向心力的原因。

除此之外,匈奴大单于还将自己的本部放在漠北大草原,把匈奴各王集中在漠南草原? 也就是跟汉地对抗的匈奴前线。

如此一来? 除非遇到大规模的汉匈决战? 不然的话匈奴大单于的本部都不会遭到太大削弱,反倒是匈奴各王的精锐需要不断跟汉军血战。

而匈奴大单于管控漠南草原前线的手段,就是通过左右贤王控制。

理所当然的? 左右贤王不出意外的话? 都是匈奴大单于的子嗣担任。

匈奴人以左为尊? 所以一般都是左贤王继承单于位置。

这就是为何左贤王被张三丰刺杀而亡后,没有新人顶替上去的缘由? 这个位置太重要的? 决定了下一任大单于的继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