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0 章(1 / 1)

文明争霸场 书迷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燕王国显得与众不同,长时间将大量青壮老兵集中在一起当常备军一般训练,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国家越来越穷,只能依靠对外战争和掠夺不断填补国家财政亏空。

这就是为何赵作仁年年打仗的原因。

神棍系统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长时间不打仗燕国自己就会垮掉。

不过赵作仁这么做也有一个巨大的好处,一直把老兵青壮集中起来训练,保证了燕军的战力始终保持在巅峰状态,加入其它新兵后,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并与老兵完成磨合。

这就保证了燕军时刻都处于可以出征的状态,燕军的战争动员耗时远低于其它国家。

简单来说,赵作仁的做法就是塑造一个冷兵器时代的路线。

这条路线可以在短时间内让燕军对周边地区不断发起战争,只要不经历大规模的惨败,国力就可以滚雪球一般增加,知道撞击到一个强敌被击败后,路线被打断,然后整个国家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的堡垒般,被水流一冲即散。

赵作仁自然能看到这个弊端,但他拥有外挂系统,自然不担心自己会战败亡国。

三韩大军的箭雨腾空而起的时候,简斐慥所部的箭雨自然随之而起。

惩戒营中的士卒都是战俘老兵,自然不缺乏弓箭手。

前排的长矛兵纷纷举起盾牌护住自己身体要害,叮叮当当的撞击声不绝于耳,里面参杂着人类的惨叫声。

没办法,惩戒营的士卒只有一面木盾遮挡,肯定不可能护住全身,在箭雨覆盖下,总是会出现一些倒霉蛋。

理所当然的,三韩军队那面也不好受,三韩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也是战争不断,国家早就打穷了,自然不可能给士卒配上什么好的甲胄,除了子武和子亨的亲卫队外,其他老兵精锐身上最多只有一套皮甲一顶皮帽。

好在大家都不缺少木盾,木盾这玩意成本低,一个手巧的士兵自己就可以打造出来,防御抛射的箭雨十分好用。

最重要的是,双方使用的都不是汉式硬弓,也没有精铁打造的破甲锥头箭,无论用多么大的力气都无法射穿普通的木盾。

如果换成汉军中的弓弩部队这么射过来,无论是燕军还是三韩军队都扛不住。

当然,要是汉军真的打过来,给子武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出城野战。

一年前的教训子武可是印象深刻,汉军一支偏师就把他的主力打的狼狈不堪,那时候的三韩军队可比现在强多了,还有数量不菲的数字名战士呢!

然而,现在子武身边数字名称的战士屈指可数。

众所周知,抛射箭矢对弓箭手的臂力消耗很大,双方互射几轮后就不再浪费臂力,而是开始拉近距离。

进攻的三韩军队同样是盾矛手在前,弓箭手在后。

其中参杂着使用其他肉搏武器的士兵。

随着距离的拉近,弓箭手开始改抛射为直射,在盾矛手的掩护下瞄准对面的士卒射箭。

119 援军终于来了

简斐慥率领的燕军惩戒营和三韩的主力正规军使用的战术都差不多,也是这个时代最常见的步兵战术。

弓箭抛射,长矛阵逼近然后冲击,在肉搏兵冲击的过程中,弓箭手退到后面继续抛射骚扰敌军后排。

这一套战术哪怕是最强大的大汉帝国都颇为推崇,并将其整理为类似步兵操典的字典籍,用来训练新兵部队。

常见自然也就意味着好用,这套战术对冷兵器时代的步兵来说可谓是万金油一般的地位。

然而,这一套战术却很难在短时间内结束战斗,主要是前排的盾矛兵想要冲破敌方盾矛兵方阵太难了。

惩戒营的方阵和三韩主力正规军的方阵撞到一起后,双方的损失都不大,退到后面抛射的弓箭手更是因为臂力消耗较大,以及失去了敌军士卒的视野,准头和力度都下降了一个大档次,还不如最开始抛射的杀敌效率。

这也是为何将弓箭手退后的抛射称之为骚扰的缘故。

如若换成对臂力消耗不大的弩兵,骚扰或许会变成真正意义的阻断后敌。

当然,无论是纯弓箭手还是更强力的弓弩手混搭,抛射的箭雨都不会落在敌方前排士兵头上,不然的话分分钟就会误伤友军。

正在浴血厮杀的肉搏兵如果遭到后面的箭矢袭扰,绝对会头脑发热的收起武器回去找弓弩手拼命。

不要高估这些在前排厮杀的肉搏兵的理性,生死一线间的战斗体验足以将其神经绷紧,这时候遭到自己人的打击很容易就会让那根线崩断!

因此,很多将领宁愿自家弓弩手往后延伸抛射没有准头,也不会冒险朝着敌方接敌的前排抛射,除非遇到极端情况,或者己方前排士兵都是那种悍不畏死还具备大无畏精神的罕见精锐

当然,若是纯粹的炮灰也可能遭到这种待遇,只是炮灰们不会返身杀自己人,他们却会以更快的速度崩溃。

随着第一个方阵撞在一起,其他方向的方阵接二连三的怼上惩戒营的防御圆阵。

圆阵的优势就在于可以缩成一团紧密相连,不留空隙的防御来自各个方向的敌军。

当一万两千多步兵组成防御圆阵时,里面至少能形成三四圈的预备队生力军,即便有部分区域被破开口子,也可以快速支援上去。

由于简斐慥的兵力太多,防御圆阵摆的过大,子武不得不将麾下大军摊开围成一个圆形扑上去。

至于三韩军队的骑兵,自始至终都在外围游弋,这时候他们冲上去跟送死无异,只能在外面巡弋。

然而,这时候如果燕军的防御圆阵出现混乱或缺口,这些游弋的三韩骑兵会迅速集结成一个冲击方阵杀进去。

三韩军队的骑兵数量不多,而且甲胄也不咋地,战马都是裸体,所以直接用骑兵冲击严密的步兵方阵很难奏效。

不过正面中规中矩的对战,说白了拼得还是士气装备和兵力多寡。

三韩正规军兵多士气正旺,大军糊上去后胜利只是时间问题,只是燕军殿后部队的顽抗会对三韩正规军造成不小的损失,让子武不爽。

这时候子武不禁怀念起那些炮灰后勤辎重队和民夫,如果有这批人在军中,就可以让他们轮番上前消耗敌军的体力和箭矢,毕竟燕军处于防御状态,即便击溃敌人也很难扩大战果,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