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鹰宴(1 / 1)

红马鬃白 豆子禹 2514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70章 鹰宴

朱棣说:“不怪小难,她从小到大住在村子里,怎会知道这千里之外的事情。”又见大家期待地望着他,便说:“成吉思汗意识到自己的局限,便暂定不发动新的战争,而是着手加强蒙古军的实力,在政局上又和契丹结成了联盟,由于契丹在金都的东北边,这个看似不经意的联盟却让金国感觉自己被包围了,臣民出现了惶恐。果然,成吉思汗连同契丹发起了新的战争,他们穿过金国的北方边境,大军畅通无阻,虽然他们在进攻堡垒上比以前卓有成效,但成吉思汗身中流矢,不得不退,战局再次陷入了崩溃。成吉思汗并没有善罢甘休,蒙古军兵分三路,再次浩浩荡荡攻入金国,但当他们又一次面临高大坚固的北平城时,并没有选择直接攻城,而是干脆绕过北平,一路南下,彻底将北平孤立成一座死城,金国只得罢战求和,事实也在证明,成吉思汗虽然屡屡受阻,但也往往能洞彻战机,乃最终成就一番霸业。”

朱家三兄弟听得出奇入神,徐锦香和苏小难也认真听完,只是朱棣还沉浸在成吉思汗的丰功伟业中,久久望着远方。

众人正要启程,却听天空传来雄浑的鸟鸣声,抬头一望,却见十几头雄鹰不知从哪儿飞过来的,在空中厮斗,也不知是为了争夺什么,却是羽毛纷飞。

朱棣说:“拿弓来。”一个护卫将弓递给他,只见他一个满弓,箭若星光,一头雄鹰便应声而落,众人都叫好,只有苏小难却有些怅然,她从小与动物玩耍,爱惜动物,不忍心看到射杀动物的场面,但这狩猎也是寻常之事,只能视若无睹罢了。

朱高炽随后拿弓,一箭飞去,却只射下了几片羽毛,难免有些惆怅,朱高煦却有其父的气概,力气非常,一箭飞去,竟是连贯双雕,由不得朱棣也脱口赞好。

朱高珞和徐锦香同时拿弓,同时射箭,却是两只箭同时射中一头雄鹰,这虽说纯粹巧合,两人竟望了一眼对方,有些心心相惜的韵味,朱高煦却有些看不下去,只说:“好是好,只可惜,也不知道是谁的箭先中的?”

徐锦香说:“谁先中的有什么关系?”

朱高煦说:“当然有关系,古人讲力拔头筹,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朱高炽说:“我看倒未必争,也许姨娘就是想来一招锦上添花呢。”

朱高煦有些不悦。朱棣微微一笑:“都应当赏!”

轮到苏小难时,她却是有些不情愿,大家以为她是担心射不中,朱高珞便安慰说:“没有关系,试一试吧?”

朱高炽也说:“我也没射中,权当讨个彩头吧。”

早有护卫递弓给她,她只得拉弓上弦,故意没有使劲全力,只见那箭飘飘忽忽,到了半空就疲软了。

但忽然,空中一道黑影闪过,那只箭竟被断成两截,那黑影劲力十足,原来是一支新的箭,也不知从哪儿飞出来的,直穿云霄,一箭三雕,三头雄鹰贯在一起跌落下来,朱棣不由得一叹,朱高煦早已高声叫好。

雄鹰落地之时,众人早就搜寻这荒漠之中有什么人能发出如此神力,却见远处一个褐衣土袍的人大步流星将那三头鹰捡了起来,又飞到了众人面前,这人披头散发,身上补补丁丁,竟没有一处好的,徐锦香却一眼就认出了此人,正是那日在艳春楼调戏她,掀翻她帽子的那个醉汉,不免叫了出来:“纪纲?”

纪纲说:“正是在下?”

徐锦香怒气顿生:“你倒找上门来了,今天看我不收拾你。”

朱高煦本就对这汉子有好感,便问:“姨娘,你们认识?”

徐锦香忽然觉得失策,倘若在姐夫面前抖落自己和朱高珞苏小难去了艳春楼,岂不掉进黄河也洗不清,朱高珞这时也是焦急难当。

纪纲笑着说:“此事说来还是纪某不对。”

徐锦香打断他:“你不要胡说八道。”

纪纲又笑:“还不让我说吗,我是来向姑娘道歉的,这三头鹰就是我的赔罪礼。”说着低头双手奉上。

徐锦香说:“不必了,你没有犯我什么事,我又何必收你的礼物。”

纪纲说:“姑娘,怎么不记得了。”他看着徐锦香一张密云的脸,却是不改微笑:“那日在街头,我与姑娘和这位公子撞个正照,将你撞翻了,我本欲赔罪,但姑娘硬说我是故意撞你的,我有口难辨,心里不畅,今日正好路过这荒漠,看见姑娘了,就特意来向你赔罪。”

徐锦香心里的大石悄然落下,朱高珞也吁了口气,徐锦香说:“好,这事我不怪你了,礼物我也收下了,你可以走了。”

纪纲递上鹰说:“那纪某告辞了,后会有期。”说着转身便走,却是轻步浅踏细沙,转眼已至半里之外。

朱高煦有些不舍:“壮士日后相见,记得与我畅饮。”

远处飘来声音:“好说,好说!”

早有护卫将射下的鹰全部捡来,却听苏小难说:“燕王,可否将这些鹰给我?”她还隐隐听得空中雄鹰的悲鸣,她是想将鹰带回去埋葬了。

这时大家又是一怔,狩猎之物本就是赏给射中者的,她全然不中,倒提出要赏,当然有些吃疑。朱高煦却是嘴快:“哪一只是你射中的?”

朱高珞见苏小难脸露难色,便问:“小难,这鹰都是赏给射中者的,你要做什么?”

苏小难知是自己又错了,正想说不要了,徐锦香却来解围:“姐夫,你是不知,小难有一手好厨艺,她是想做一餐鹰肉犒劳大家的功劳!”

苏小难一惊:“我,我……”

朱棣却笑着说:“好,我还从来没有尝试小难的手艺呢,明日在春晖园,叫上王妃,我们来个鹰宴如何?”

众人呼声赞好,朱高珞也喜不自胜,但看苏小难竟是脸都绿了,以为她是担心做不好这顿鹰宴。朱棣似乎也看出来了,便说:“锦香,你再安排府内最好的四个厨子供小难调遣。”

“好的,姐夫。”徐锦香欢畅地应答。

苏小难回到梅花园,是苦闷不已,本来是要掩埋鹰的,如今却要将它们烤熟,怪也就怪自己多嘴多舌,她将鹰都用布包起来,被梅槿看见了:“小姐,你这是做什么?”

苏小难叹息说:“还能做什么,等厨子来烤肉吃呗!”

梅槿喜悦:“哦,这么好的事情,我有口福了!”

苏小难说:“你就知道吃!”

梅槿脸色由喜转暗:“小姐这是怎么了?”

苏小难说:“我是不忍心将它们吃了,你帮我想个办法?”

梅槿说:“小姐是想怎样?”

苏小难说:“埋了。”

梅槿不解:“埋了和吃了有什么分别,不都是死了吗?”

苏小难无语地看着她:“好了,这事你别管了,我自己想办法。”她坐在地上,冥思苦想,忽然想起小时候的事情,不由得心里一激灵,便一骨碌爬起来,将鹰抱到了后院。梅槿看着她一惊一乍的,竟有些不知所以。

苏小难在后花园用锄头掘了一个坑,便将鹰埋得好好的,又在上面插上一朵茶花,便说:“鹰兄鹰兄,这样也算我对得起你们了,你们安息吧。”

等她回去,却看见四个厨子果然来了,毕恭毕敬和她行礼,苏小难说:“罢了,你们都回去吧,鹰宴不用做了。”

厨子们面面相觑,这是燕王的旨意,哪敢违抗,便说:“小姐息怒,我等不做鹰宴,这头恐怕就保不住了。”

苏小难一听这么严重,只好说:“那你们留下了吧,帮帮我忙便是。”

却说到了第二日晌午,朱棣和徐王妃、朱家三兄弟、徐锦香、长宁以及一些妾妃都去了春晖园,春晖园又是丰盛一桌,但是大家最期待的是苏小难的鹰宴。徐王妃也说:“想不到小难这孩子还有一手好厨艺,竟是想不到。”

却见小难和两个厨子已从外面进了来,厨子们推着小木车,又用银色盖子盖住,想必鹰宴便在这盖子下。哪知道苏小难进来便跪下说:“燕王、王妃,小难自作主张,将鹰埋了。”

“埋了?”众人俱是一惊,朱高煦已经叫了起来:“你将我们的赏物埋了,岂有此理。”

朱高珞说:“小难,你怎么埋了它们?”

苏小难说:“我昨日见它们在空中悲鸣,心中不忍,就埋掉了。”

徐王妃说:“小难是不忍杀生,比你们几个大老爷们心善多了,我倒赞同她的做法。你快起来吧。”

朱棣和众人见徐王妃这样一说,便也不再追究,朱高炽问:“你这车里是什么?”

苏小难站起来说:“我小时候家里不宽裕,我娘亲常常骗我说有肉吃,却都是用芋头做成的,所以我也用芋头做成了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