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6 章(1 / 1)

水浒任侠 云霄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色蜡黄,瞧上去病恹恹的,这装病装得倒让人瞧不出破绽。戴宗见是萧唐,他嘴角一咧朝萧唐干笑颔首,只笑得口歪眼斜,甚是勉强。

萧唐微微一笑,说道:“我听闻戴院长今日来身染重疾,现在可已好了些?”

戴宗神情复杂,待瞧清左右再无旁人时,他惨然一笑道:“萧任侠...恁闹得未免有些忒大了些......”

萧唐压低声音回道:“若非是被牢城营中小吏撞破,我也不想与营中狱卒与江州官军火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还须戴院长多担待则个。”

我除了多加担待,只当做不知情外可还有别的法子?戴宗苦笑,心下暗付道:这萧任侠本是朝廷中人,不想做下这般大事,只因一时意气救了那李志,又损害了许多官军人马。如此大罪是灭九族的勾当,法度上绝饶不得......但他不过是客居江州,在绿林中竟依然有如此本事,召集许多好汉连败江州禁军,如此枭雄人物,我又怎能做了他的对头?眼下这番人情,却也是不得不做了。

戴宗思量片刻,又向萧唐问道:“萧任侠,小可实在不明白。虽然恁是个仗义出手的好汉子,可那李志与萧任侠之前并无交情。只为救他担下这泼天的罪责,值得么?”

萧唐长吁口气,说道:“用人之人,人始为用。恃己自用,人为人送。彼处得贤,此间失重。若驱若引,可惜可痛。我看李志兄弟磊落刚烈,于营造工事又有大才,叵耐朝中有奸佞迫害忠良,如此能人无辜枉死,岂不可惜?绿林草莽中也不乏多有智谋勇烈之士,若不能为朝廷所用,不如为我所用。”

戴宗越听越惊,这萧唐如此招揽人才,费尽心思在江湖中发展自己的势力为的又是甚么?难不成......戴宗惊觉萧唐的事他多知道一些,自己便要多耽上一分风险,他忙转了话头,又问道:“唐公自有小可来照拂,如今萧任侠也已达成所愿,不知何时启程返回汴京?”

戴宗现在还真担心萧唐在江州的时日久了,瞧见甚么不平之事再要大闹一场,饶是他戴宗在江州黑白两道都是吃得开的人物,可也真是怕了萧唐这般兴风作浪的手段,这次遮掩瞒混过去,只怕下次就要把他这个神行太保也要给拖下水来。

萧唐也知戴宗的心思,他回道:“我此行前来与唐公、院长作别,即日便要返回京师去。”

戴宗心下放定,两人边说边走时,就听离营门不远处,那黑旋风李逵骂咧咧道:“放着许多军马济得个鸟事?若是有我铁牛在此,也叫我杀得快活!待有敢来的,吃我一鸟斧,砍他做两截!”

旁边有个狱卒劝道:“李大哥,你就少说两句吧。那晚来的贼人都是大虫,兄弟们哪里抵得住?李大哥只顾说风凉话,岂不要在牢城营内兄弟的记恨?”

李逵听罢,反而瞪起牛眼,更是扯着嗓子喊道:“你这厮们脓包,还不让人说?爷爷偏要讲!你待怎地!?谁敢说我,我使老大斧头砍他娘!”

狱卒忍气吞声,也不敢再言语。戴宗冷冷一笑,说道:“这个夯货,兀自不知个好歹!若不是我将他支走,只怕他那黑头也早被萧任侠麾下好汉割了去!”

说罢戴宗转头对萧唐笑道:“这厮耿直胆大,能使两把板斧会些拳棍,难得还有身水牛般的力气。若不是他心粗口快,落草江湖时难免连累了萧任侠与小可,只凭他身本事,倒也能在萧任侠麾下绿林好汉中做得个帮手。”

萧唐望着正与他叙话的两院押狱节级戴宗,还有那兀自与其他狱卒吹胡子瞪眼的小牢子李逵,心中暗想道:如果晁盖终究还是要上梁山,宋江按原来的轨迹还是要遭发配到江州牢城营来,到时不止是李逵,就连你这个神行太保被逼落草的时日,也已不远了。

292章 重返京师,汴水州桥

当萧唐回到揭阳镇穆家庄时,张顺也已从浔阳江畔自己家中接来老母,准备与萧唐一道启程,前往东京汴梁。

张顺的母亲是个本分踏实的老妪,她一见萧唐便要下拜行礼。萧唐忙上前搀扶住张顺之母,说道:“使不得,嬭嬭切莫如此,直折杀晚辈!”

张顺之母连声道:“使得,使得,唉......我这两个儿子,大郎蛮横惯了,我也管不得他。可我家二郎心善踏实,只是大小与他兄长厮混惯了,随他在浔阳江做些讹诈良善的勾当。却不是老天有眼?我家二郎刚拿定主意换般营生,便遇到大人抬举,叫我儿至咱大宋京师去施展拳脚,也不至叫老身担惊受怕......这位大人是我儿命中的贵人,当受老身一拜。”

张顺听他老娘一番言语也不由面带愧色,萧唐这边好不容易扶起张顺之母,正劝慰时穆弘、穆春兄弟俩走进厅中,穆弘向萧唐抱拳说道:“萧任侠,张顺娘亲和那李志的厢车我已安排好了。”

张顺听罢,向穆弘打拱道:“有劳穆弘哥哥打点,小弟感激不尽。”

穆弘呵呵一笑,挥手道:“既是萧任侠的兄弟,也都是江湖上的好汉子!张顺兄弟与我这般客套,可是见外了!”

萧唐望向穆弘、穆春这兄弟二人,他们在揭阳镇欺行霸市、横行霸道的勾当确实没少做过,在镇上要是敢与这哥俩作对得狠了,穆家兄弟的确是会下黑手要人命的主。

可若说他们俩鱼肉乡里、丧尽天良却也不是,毕竟穆家兄弟的父亲穆太公宽和仁厚,平日就时常劝诫这哥俩莫敲门打户,激恼村坊。这些时日萧唐观察穆弘看来,这个没遮拦平素也只好做三件事:吃酒、练武、打架。除非公然与他们兄弟二人折了颜面,穆弘与穆春也不会不问是非地去欺凌弱小。

穆家兄弟,尤其是穆弘倒很像是后世那些正值血气方刚的年龄,受诸如古惑仔、黑帮文化影响极深的叛逆懵懂青年,把义气和面子看得太过于重要。他做这揭阳三霸,讲得就是够狠要面子,谁要不交“保护费”还敢动他的兄弟,这穆弘立即会像黑道大佬那般找回场子,可如果与他能推心置腹时,这个穆弘又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替兄弟挡刀。

而穆春只是仗着他有个好勇斗狠,而且在他吃亏时二话不说冲上去为他出头的大哥,所以才怄不得半分鸟气。书中最后的结局也诠释了这个小遮拦的性情:在穆弘病逝后,穆春辞官归乡时,他不再是那个耀武扬威,盘剥过往的纨绔恶霸,而是“自回揭阳镇乡中,复为良民”。

这穆氏兄弟二人现在罪不当诛,何况只因江湖义气对萧唐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