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8 章(1 / 1)

伐清与殖民 回忆破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个个翘首以盼,看着临时行在右安门,还不断的有新人加入。

可这既不敢上前,又害怕朝廷问罪,在这煎熬中,很多人都能生退意。

不过能退的都退了,在场的都是想走都不能走的。

一对原明时的同僚,后投顺分开了,如今再会,唏嘘不已,小声交流着。

“田典吏,没想到一月余不见,在此相会,高堂过得可好?”

田典吏面如菜色,眼睛发黄,倒是一身吏服洗的干净。

典吏虽未入流,却是吏员之首,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衙门就是由这些当地的吏员加衙役打成铁的。

一位典吏往往代表一地的最大地头蛇,八九品的小官,都要对这个不入流的典吏客客气气的。

不过现在的这个田典吏显然过得不是很好。

田典吏面露苦笑,本就饿的蜡黄的脸,更是黄中泛黑。

“赵知事您就别取笑我了,你看我这样子像好吗?倒是赵知事在京的家人不多,脸色也红润。

加上知事喜欢在秋收新米产出、陈米降价的时候,一次就买上一家人一年的粮食,让这大……咳咳,流寇统治的月余时间,还能过得舒坦。”

知事是一个正九品官,在这京城顺天府还是一个从八品,可是京城八品官不要太多,光言官就有两百,还都比八品高,而且言官是京官,他这个顺天府知事并不是,是流官。

说不准那年就要走,随时要走的人了,地方哪里有多少油水孝敬你,要孝敬也是孝敬主官和常驻的典吏呀。

所以,从八品的赵知事是比未入流的田典吏穷的,还是穷的多。

最好的体现就是田典吏家都是吃新粮,且不用买太多,保存粮食这么麻烦的事,都是交给了粮商,粮商再是哄抬粮价,也不敢收他这个地头蛇蛇头的家用买粮钱。

所以,典吏家在大顺攻破北京之前,家中多是不能吃的铜钱与银子,张知事反而因为习惯与省钱,而存的陈粮。

这类现象很多,在场的也没有一个是大点的官,最高不过六品,还是幸存的,因为六品官都是要去汝侯府走一遭的。

田典吏这边聊的正起劲,旁边也有人插话了。

“哎,流寇终究是流寇,成不了气候啊!

我一天在什么六政府忙的脚朝天,最后连顿饭都没有,空有五品官,却无俸禄,偏偏还要干以前做大明七品官时,十倍的工作。

这流寇朝廷如何不亡?”

这些贰臣再讨论顺的时候,连闯贼都不说了,直接称流寇。

两人回头一看,别说,还认识,这不是顺天府从七品经历吗?

这位经历看起来状况也不是很好,大概是因为他是经历司主官,所以跟典吏一样,家里都只有一些不能吃的银钱。

“这不是张经历吗?”

赵知事口头上称呼他以前的明官职,心里却在想着。

这不是大顺六政府张侍郎吗?前段时间升新朝五品官的时候,别提有多威风,那是大摆宴席,街坊领居原本的同僚都来庆祝。

连明朝前首辅陈演都派人送了贺礼,现在怎么饿成这样了?知道顺官不好当,要回来接着做明官了?

这边满大街的贰臣还在想着做三臣,刚刚散朝的郑恩却知道了他们的存在。

站在一个“我能看到你们,你们却不能看到我”的大楼中,郑恩问着禀告自己这一情况的王晓。

“什么情况?聚众闹事?”

问完郑恩才想起对方是王晓,之后就觉得有些头大。

“聚众闹事?就他们这群饿的连路都走不动的贰臣?

让他们一起上都打不过末将一人,别看他们有上千号人,还在持续增加,但我王晓也是满洲逃、咳咳,杀出来的……”

“说重点!”

郑恩有些受不了这么一个性格张扬跳脱的人,性格张扬跳脱就已经让人很头痛了,偏偏还不要脸。

100章 李邦华的脾气

王晓很尴尬,眼睛有些讪讪然,这人就不能让自己好好表现一下,这样的人不好。

王晓哭丧着脸:“这就是一群见有贰臣成功在我们新明朝……”

“什么新明朝,如今还是崇祯十七年!”

郑恩将他打断,明知王晓说的新明朝不是指年号。

王晓给了郑恩一个你真是麻烦的眼神,继续道:

“贰臣又在明朝做了官,还升了官,之后吃上了公粮,还领到了对弃暗投明的原顺官,一月俸禄加津贴的赏。

俸禄不多,但津贴高啊!还是白花花的银子和粮食各一半!

这群给又让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闯贼做官的贰臣,可是早就亏空了老本,连饭都吃不起,还不敢花钱去老营控制的黑市买呢。

现在面对吃公粮,领俸禄,还有最少三倍俸禄以上的津贴,哪里能不心动,自己不心动,都快饿死的家人心动啊!

保不住有多少是被家人给逼出来的呢!现在看着人多,想着法不责众,才会越聚越多。”

还有这事?

郑恩想着有些不知怎么形容。

自己这边的临时朝廷忙着要走,还是即可出发,虽然总会因为一些事情耽误一些时间,但是离走也不远了,毕竟这个临时朝廷一直以来就是在筹备南幸。

可以说什么都准备好了,推着就走就行。

这下倒好,自己这边忙着走,这些顺朝的官吏放着好好的新朝贰臣不当,跑来弃暗投明,很多人还是为了让家人吃口饭这么简单。

还好这些多是贰臣,不敢在自己开仓放粮的时候去领,怕自己给了他们粮食,却留下了他们的头,还让他们身体回家。

不然哪里还有这种场面。

一看到这么大一帮子人,郑恩心中就开始盘算。

让他们走?

不可能,自己是什么人,自己是一个,是金子可以在我这发光,不是金子,也要给你充电发光的人。

再说眼前的这些人也不是没用啊,在自己这里,就没有没用的人。

送上门来投靠自己的,还是一群失德、自己整起来没有心理负担的人,怎么能够放过。

郑恩打断了王晓继续滔滔不绝对贰臣们的口头鄙视,给自己换上了一副和蔼可亲的微笑脸,刚走两步,突然停了下来,招来了一位靠谱些的护卫,耳语几句。

——

右安门不远处的外城大街上,贰臣的队伍已经达到了近两千,估计大顺的北京官吏都来的差不多了,还有一些没有做机会贰臣,但有举人功名在身的人,过来凑热闹。

这些明朝在京举人,也知道这些贰臣是来求官的。

看着人越来越多,贰臣们是痛并快乐着,痛是因为人多了,怕新组的朝廷没有那么多官职吏职给。

快乐是有明一朝,除了朱元璋时期,就没有哪个会一下子处死两千官吏的,何况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