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章(1 / 1)

伐清与殖民 回忆破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外表内涵一柄利剑。

青狼打着彩旗,旗杆却是浑铁棍,天然的武器。

高文采拿的也是拐剑,并不是两根拐杖,也没有拿两根拐杖的人,而是一根长拐杖,或者说长棍,长棍的两头各含一柄利剑。

郑恩再次向大家展示了郑家的财力,郑家面前,要啥样的武器买不到?

混在游街迎闯王队伍中的郑恩三人,看着闭门不出,但门上贴满了“顺民”的大街小巷,看着来来回回巡街顺军。

一个个或点头哈腰,或陪笑迎合,最不济也是沉默观望,无一敢违逆对方的。

不知道是第几次碰到巡街的顺军,这队不知姓甚名谁的顺军将领还特意停留了下来,矮小瘦弱的他倒是笑容可掬,笑呵呵的跟巡街唱戏的人点头说笑:

“大家有心了!腐败的明朝已经灭亡,新的大顺将给大家分田地,免赋税,天下苍生的好日子来了!

大顺万岁!”

本就冒险上街的游街唱戏队伍,等的不就是这巴结顺军的机会?顿时整个游街队伍被点燃了,一个个眼冒精光,仰着脖子大喊:

“大顺万岁!”

同在游街唱戏队伍中郑恩不得不跟着大喊,不过只喊“万岁”,大顺二字只张口不发声,还在心中默喊大明。

还好周围人激动的很,根本没有人注意郑恩有何不同。

两个不同队伍中的郑恩与顺军矮瘦将领眼神交叉而过,郑恩记住了他的脸,同时连忙以献媚的笑回应对方的眼神。

两人不知道的是,这是很长一段时间的两位宿敌之间的眼神相交,也是两位唯一一次见到本人的时候。

郑恩跟着游街唱戏队伍前行的时候,隐隐听到“宋……”什么的,只是太嘈杂,没有听清楚,而且不知道是啥意思,也就没有注意。

郑恩随着游街唱戏的队伍,观察着北京城如今的情况,几圈下来,对时下也知道了个大概。

总的来说跟历史大轨迹没有多少变化,不过这个情绪没有持续多久,当游街队伍走到李邦华那破败的家门口时,郑恩的观念变了。

李邦华家门是打开缝隙的,而且还有眼睛在往外偷看,那么说李邦华也如高文采一样,没有像历史上那样直接殉国。

李邦华不比高文采,高文采只是千户,小人物而已。

李邦华就不一样了,大明左都御史,堂堂大明最有特色、最代表民主的言官之首。

当然,这个民主是片面的,是有它的圈子与区域的,更多的体现在言论自由方面。

他的殉国对整个天下的时局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加上言官领袖之一副都御史施邦绍也殉国了。

这可以说深深的影响着控制整个大明舆论的言官,最少在很多言官没有投降之前,都是嚷嚷着报效国家,传递了爱国主义思想。

说来说去,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李邦华没有殉国,对于整个历史轨迹的影响都是极大。

郑恩再也忍不住一探究竟,招呼完另外两人,在隐蔽处时,三人偷偷离开队伍。

离李邦华家不远的一个深邃小巷子,郑恩、青狼、高文采三人汇聚在一起。

“发现没有,李左都御史家有人。”

郑恩刚说完,高文采倒是疑惑了,他家有人不是很正常吗?

不过他很快想到了昨晚郑青狼所说,所有前晚郑恩拜访过的人,郑恩都去做过同样的事情,那就是劝他们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可已知的,除了高文采这个特殊,其他都已经殉国了,今天加入巡街唱戏队伍暗中观察的时候,也证实了这一点。

但李邦华是未知,如今看来很可能他就是高文采他自己以外的另一个特殊。

“去看看?”

高文采问道,郑恩郑重的点了点头。

三人偷偷摸摸,避免被人发现,绕到了李邦华家门后,还是当初的客厅窗外,郑恩倒是轻车熟路,更是熟练的吟唱起了:

“堂堂大丈夫是圣贤的徒弟……”

这是李邦华殉国时留下的诗词,为了见到李邦华本人,被郑恩窃取了,本有不吉利的意思,但为了再见,一时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037章 渣渣辉害我

李邦华家的后墙,郑青狼高文采二人,费劲的托着一个三百多斤的身躯,文采口中抱怨:

“你就不能把三重甲脱掉吗?哪怕先脱掉两重铁甲也行呀!”

身躯的主人郑恩边费劲的爬围墙,边嘟囔一句:

“你又不是不知道,卸甲再穿甲,会有多麻烦,哪有那么多时间耽搁。

用力呀!差一点……差一点!”

“还用力!吃奶的力都用上了!”

高文采、郑青狼真是大力士,没得说,虽有郑恩配合攀爬,但三百斤的重量,共力聚过肩膀也不是常人能够做到的了。

郑恩艰难的爬过围墙,之后青狼文采轻轻一个攀越,就翻了过来,向院中迎接的李邦华,活灵活现的展示了,母猪上树和猴子上树的区别。

本是忧心忡忡的李邦华,这个时候都不知道自己该保持忧心忡忡,还是该笑了。

最终笑战胜了忧,李邦华露出了几分笑容,对着地上爬起来的郑恩道:

“辛苦郑公子了,更辛苦二位壮士了。”

同样是辛苦,辛苦的方式还不同,后二位的辛苦就该加个“更”。

郑恩露出苦笑:

“不辛苦,倒是李左……”

“叫先生吧!”

李邦华实在是有些喜欢眼下这个大胖子了。

人虽胖,以前也干过不少混事,但是这些日子的表现,也证明了他为大明之心,特别是今日早他之前的拜访,让他对这个小胖子更多了几分高看。

“多谢先生厚爱,学生郑恩拜见先生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

郑恩已经弯腰鞠躬了,李邦华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打断纠正:

“怎么成老师了!我是说先生。”

郑恩倒是满脸懵懂的看着李邦华:“先生不就是老师吗?”

先生是老师吗?是,也不全是,如果是你的教书先生,那还真是老师,可我说的是称呼,尊称。

李邦华内心在继续为郑恩纠正,可转头一想。

小机灵鬼,先生就先生吧,反正自己也不主动承认,先观察一段时间,如果郑恩所意,再纠正不迟。

李邦华默认了,郑恩嘚瑟了,顺杆就是往上爬,先生也不叫了,直接道:

“老师,师母在家吗?还是在老家,老师有女儿吗……”

郑恩也不聊沉重的话题,一个劲的拉家常,这来来回回的变化,将高文采还有李邦华家的老仆看傻眼了。

人还可以这样装傻?不要脸!

至于郑青狼,麻木了,真的。

李邦华也不说师徒关系,开始还和郑恩聊了几句,聊到双方再次坐到客厅的时候,与郑恩再分主次而坐,此时的情景不由与前晚的情景重合。

不到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