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6 章(1 / 1)

伐清与殖民 回忆破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每旗置札萨克一人,掌管一旗政令,一般可以世袭。协理台吉每旗二人或四人,协助札萨克办理旗务。

其下有管旗章京一人,副章京二人,以及参领、佐领、骁骑校等,视其编户数而定。

而内札萨克现在还在分化中,就已经接近清后期的四十九旗了。

外札萨克蒙古,指外藩蒙古中除内札萨克蒙古四十九旗以外的蒙古各旗,与哈密、吐鲁番、西藏等地的郡王同为外札萨克。

又根据地区,喀尔喀蒙古就有土谢图汗部二十旗,赛音诺颜部十九旗,附额鲁特部二旗,车臣汗部二十三旗,札萨克图汗部十八旗,附辉特部一旗。

除了喀尔喀蒙古,还有科布多蒙古、西套蒙古、青海蒙古、新疆蒙古。

科布多蒙古杜尔伯特部也有十四旗,附辉特部二旗,辉特下前旗、辉特下后旗。

总之外藩蒙古大大小小的旗主,现在还没有完全理清楚,说有数百旗主都是有人信的。

由此可见外藩蒙古十大旗主,含金量极低,不过不妨碍它听着好听,果然,十大外藩蒙古旗主虽然瞧不起洪承畴这个五短身材的汉人,但却很受用这句话。

“十大蒙古旗主啊!你们是长生天的子孙,草原狼的后裔,自然也不会有泥腿子的夜盲现象,泥腿子为主的郑家军,西傍着潞河设营。

西面自然不在偷袭的行列,北面、东面都交给了八旗满洲、绿营,这南面可否交于十大旗主!”

洪承畴是将外藩蒙古数百旗主之十的十位外藩蒙古旗主捧的极高,为了防止对方还拒绝,洪承畴又道:

“十大旗主请放心,八旗汉军也会同你们一起发起进攻,顶在你们的前面。

同时在哪一方取得进展之后,预备的八旗蒙古、有夜盲症的八旗汉军、绿营兵,都会全力支援!

十大旗主啊!我大清摄政王有意在外藩蒙古旗主之上设盟主,十位旗主为大清解决了头痛的郑家军,定是盟主的不二人选,十……”

洪承畴一个劲的歌颂,几十年的书也不是白读的,几十年的官场经验也不是白来的。

一旁的谭泰、索尼,连同八旗蒙古的将领乃至孔有德、耿仲明、吴三桂也看了过来,十位外藩蒙古的旗主不再犹豫,纷纷领命。

黎明前的黑暗,杨村山坡上的郑家军依旧如常的睡觉的睡觉,警戒的警戒,不过在清兵摸到三面,准备发起进攻的时候。

时间离天亮已经很近了,虽然你鸡还没有打鸣,闻鸡起舞的郑家军还没开始一天的晨练,但却在生物钟的作用下醒来了,很多收拾床铺动作慢的,已经开始收拾床铺。

关于郑家军闻鸡起舞这一点,洪承畴自然是知道的,不过每天晚上操劳,白天睡到自然醒的外藩蒙古自然不知道。

258章 一心坑队友的洪承畴(中)

杨村山坡郑家军阵地,突然犬吠声连片,整个郑家军也随之动了起来,就在外藩蒙古十位旗主觉得突袭失败,要撤的时候。

北面,突然响起了喊杀声,几乎同时,东面也响起了喊杀声。

并且火光冲天,火铳声不断。

“黎明前的袭击开始了?”

一个外藩蒙古旗主发出疑问。

“管他呢!将那些随军的八旗汉军、绿营兵全赶上去,情况有利即攻,情况不利,满洲人也怪不了我们了!”

八旗满洲顶多就算大哥,刚刚打服外藩蒙古这个小弟,还不算主从关系,外藩蒙古随军入关的主要目的。

一是为了响应大哥的号召,免得大哥又来教训他们不听话。

二是为了每一次都胜利的从关内劫掠分润的大量钱财物资人口。

忠心自然谈不上,如果有机会,有更大的利益,反咬一口都是正常,大不了吞下好处之后远走高飞嘛!

八旗满洲是渔猎民族起家,现在都到富三代了,渔猎还能记得多少呢?

而蒙古人可一直没有忘记游牧,并且明灭元之后,再次恢复成了纯正的游牧民族,并一直保持着。

游牧的他们,世界那么大,哪里不能去,得罪了八旗满洲,大不了不再漠南甚至漠北待了,去西域,去中亚,乃至西亚都是可以的。

所以,占便宜可以,有好处就上,有坏处自然就是躲了。

话说另一头,八旗满洲在谭泰的带领下,真有马踏郑营的意思。

八旗满洲上万骑,多数还是半重甲骑兵,超过一成是人着三重甲、马披马甲,常规的明军别说十余万,就是五十余万也该破了。

不过踩着八旗发家的郑家军就不同了。

本就已经醒来,偷袭自然效果打了对折,郑家军又有军犬,提前就已经犬吠预警,这又打了个对折,紧急集合又是郑家军饱受折磨的训练项目,应急反应速度是这个世界上任何部队都不能比的。

自然而然的,清兵的这次偷袭,更光明正大的进攻,没有什么区别了。

壕沟之后是篱笆,篱笆之后迅速完成集结列阵的郑家军,郑家军可能衣衫不整,但兵甲鞋子俱全,当然没有甲的另算。

面对这迅速集结列阵,且早睡早起精神饱满的郑家军,谭泰那是一看就知道偷袭无望了,不过本就是打掩护的谭泰也没想着真正的发起强攻。

一挥手,随军的两三千绿营,被几百八旗汉军押解着,发起了进攻。

一人两根火把,也将夜盲症的影响降到最低,不过就这进攻,在一重重壕沟木刺面前,还有严阵以待的郑家军面前,怎么看都是无力的。

郑恩与战术指挥主帅甘辉被惊动了,因为这边看旗号,多是八旗满洲,所以来到了这边,人刚到,东面营区一匹快马送来了一封密信。

“报!侯爷!加急密信!”

这是一根看起来很普通的羽箭,不过羽箭的尾部羽毛是红色野鸡翅膀羽,并且看起来装的时候有些装偏了,小小的特征表明了他的特殊寓意。

郑恩去掉了捆绑尾羽的绳子,将羽箭就缝隙一分为二,取出了细长的又牢固的丝绸,上面书写着米粒大小的字。

“信是怎么来的?”

“回侯爷,是东面袭营的清虏,一位身穿道袍的男子,一箭射中了我军一位朝鲜兵的眼眶扬长而去,而留下的那根我们天地会特殊标志的羽箭!”

“好!我知道了,通知下去,下半年的特殊标志是投枪为主体,投枪的枪头带勾,固定枪头和枪杆的布条为黑色,枪尾为手折的断口。

羽箭为主体的特殊标志下半年继续使用,直到明年彻底弃用改为投枪式。”

天地会并没有就此散去,而是转为了地下,其中河北各地,当初领了郑恩钱粮的山上团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