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庆业就提议此战胜利之后,朝鲜并入大明。
那时候反对者有之,多数是震惊加中立,只有少数几个附议。
明与朝鲜联军,北上包围王都汉城的时候,金自点献城,王都告破。
这个时候联军又在汉城举行过一次会议,那个时候,新投诚的金自点,不应该说是新投诚的,而是郑家军安插在朝鲜内部,大明于朝鲜细作总指挥使金自点。
总算是光荣的完成细作任务,光复了整个汉城。
所以金自点是文官之首,功劳比沈器远还大,而这个时候,“被”细作的金自点,提议朝鲜并入大首发
这个时候,当初附议的已经通通是高层,还多了很多新附议的,特别是朝鲜天牢的原官员,通通都是附议。
而反对者已经没有了,有的是战死了,有的是贪污,有的是不小心从城墙上摔下来,摔死了。
在金自点发动他的宗族势力、官绅派系势力,加上林庆业、沈器远,还有轮班的郑家军二营全力参战的情况下。
到今日八月初五,朝鲜所有道城、府城、牧城,全部被联军攻占。
朝鲜所有道城、府城、牧城本就都离海不远,都是相对平缓的地区,包括这些大城在内,所有沿海平原,以及相对平坦的丘陵,都已经被联军攻占。
只有中部丛山峻岭之中,还有顽固抵抗的,不过也多被金自点诏安,名义上归顺了。
所以,联军实际上占领了南部三道、京畿道全境,及余等道、府、牧的主城及靠海最富庶的地区,名义上占领了朝鲜全境。
而今天,就是又一次的军议。
支持朝鲜并入大明的成了大多数,最初支持的那一批人,哪怕当初只是恰巧过来报信的信使,本来是将信交给门卫就走的,因为听到了,举了个手,说了句同意,现在都已经是朝鲜三品以上的官了。
所以,这些人都是“好角色”,都精通卖朝鲜求荣,而李倧是惹不起的。
只有一直没有表态,始终坚持中立的沈器远,李倧还敢去用怨恨的眼神瞪他。
沈器远没想到,朝思暮想的明军来了,清鞑子也被永远的留在朝鲜大地了,趋势怎么就变成了朝鲜要并入大明了呢?
万历两次抗倭援朝,都是明军在朝鲜跟倭寇打生打死的主力,还自带军械粮草,不要朝鲜一针一线,完事还分战利品接济躲在后方喊加油的朝鲜百姓。
那个时候可以说明军想吞并朝鲜,那是一句话的事,可明军并没有。
那个时候的明军是那么的无私,那么的友善。
怎么到了现在,就不一样了呢?这还是他沈器远心中的那个礼仪之邦——大明吗?
沈器远想站出来反对,可他一直在犹豫,前车之鉴啊!他可不想突然不小心从城墙上摔下来摔死。
0246章 吞并还是扶持(上)
“从七月十五登陆全州牧,再到如今八月初五,历经二十天。
我们明军始终坚持出动不超过两营的人马。
虽然在所有营及五大帅麾下的各一部人马,都轮流见完血之后,实际参战的两营人马已经开始全力以赴。
在外,证明了我们是真心帮助朝鲜百姓,在内,极大的提升了练兵效果。
但始终坚持,不超过两营的汉军上战场。
如今,虽然中部高山区还有反对的声音,但我们已经相当于占领了朝鲜全境。
用两营不超过两万两千将士,攻下了总人口数百万,比满洲鞑子高了近十倍的朝鲜。
那么诸位……”
朝鲜文武已经退下,在场的都是刚刚一直保持沉默的大明文武,68位观战团成员都在。
郑恩拖着长音,之后郑重的道:
“那么诸位还记得当初我邀请大家来的目的吗?”
68位,河北六大帅另外五大帅麾下的5位,那是必来的,而剩下63位,虽然都是忠于大明,但来的目的各有不同,不止是观战反攻朝鲜吸引他们。
也有想亲眼看看大明这个年轻的传奇人物。
更有出于公心,试探一下郑恩他到底是如赐名一般——“永忠”,还是什么。
不过到达珍岛之后,郑恩跟他们强调过邀请他们来的目的是:
大明不是郑恩一个人的大明,华夏不是郑恩一个人的华夏,自己也是肉长的,也会有意外发生在自己头上。
而保卫华夏,防止华夏沉沦的意志,却不能中断,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团结一致,这样才不怕某个人突然出事,而无人能继续挑起防止华夏沉沦的大梁。
也就是,以小华夏自居,和大明无比相似的朝鲜,模拟大明,再以郑家军两营模拟人口少的清虏鞑子。
实验一下,如今的残明面对清虏,未来会如何,与清全面交战之后,会是什么结果。
大家都记得,现在都看到结果了,至多两万两千的郑家军,灭了数百万人口的朝鲜。
而这个比例,跟十万清虏真满洲,跟因为李自成而失去北方,因为张献忠而与四川断了联系的残明剩下的人口比例,是差不多的。
同时还没有说,郑家军相对八旗满洲,那是弱太多。
郑恩的问题,让整个大殿都安静了下来,隔着几百步,仿佛都能听到殿外面巡逻的将士脚步声。
过了好一会儿,前些日子总是担心这担心那、将优柔寡断表现的如同史书的史可法,难得的果断了一次。
“呼~”
长袖一甩,拱手,作揖。
“顺天侯,请受老夫一拜!”
郑恩刚想阻止,其他人也反应了过来,剩下的观战团67人,纷纷拱手作揖。
“顺天侯,请受老夫下官,一拜。”
可能有跟风的,但想必定有很多看明白的,毕竟事实已经被攻朝只用了二十天,证明了一切。
郑恩扬手虚托,示意免礼,等大家都起身时,再开口道:
“那么诸位觉得,我们大明是直接吞并朝鲜好一些,还是另立一位忠于我们大明的国王,保留朝鲜王国?”
结果知道了,残明是根本抵抗不住清虏十万大军的,更确切的说,顶不住想郑家军反攻朝鲜时,源源不断的朝鲜奸。
可以说,整个朝鲜被这么快攻下,靠的主要还是朝鲜营及朝鲜友军,与其说是郑恩打下了朝鲜,不如说是朝鲜奸,打下了朝鲜。
小华夏朝鲜,有源源不断的朝鲜奸,那大明呢?大明汉奸不要太多。
结果大家已经知道,那就该好好总结残明何去何从的同时,收拾沦为“实验品”——朝鲜的这一摊烂摊子。
还是史可法带头,这里也就他身世、地位、官位最高,郑恩要是没有十余万私兵,还有顺天侯的身份,见到他了都下让出主坐的存在。
发表重要意见,自然就是他带头了。
史可法又是一个作揖,突如其来的恭敬,让郑恩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