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这再造之恩没有半分虚假。
只要有官身,之前再是不堪,再是声名狼藉,最少普通人是不敢得罪你的,不像之前做庶民时,随便一个樵夫、农夫都敢往他家院子吐口水。
这就好比历史上的某些朝中大臣,明明知道投靠宦官、太监,会声名狼藉,会在士林界成为士林们厌恶的对象,但依旧会有很多大臣去选择投靠宦官、太监,以谋取更上一层楼。
陈奇瑜官复兵部右侍郎,堂堂兵部第三把交椅,正三品的朝中大员,放在崇祯年间,兵部侍郎下地方即可为督师。
不管他陈奇瑜名声如何,最起码表面上的尊严还是要给的,他陈奇瑜只要官位还在,也再也不用担心那个樵夫卖完柴之后,故意绕道,假装经过他府上,就为朝他家院子吐口水了。
陈奇瑜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能报郑恩再造之恩最好,不能报,那怕像侯询一样做个充数的“橡皮图章”,都是可以的。
郑恩不知道陈奇瑜心中所想,不过不要紧,日久见人心,早晚会知道的,只要他陈奇瑜没有恶意。
不过现在看来,陈奇瑜明明知道会被讽刺,还要挺身为自己提议,说明还是记得自己的恩情的,这就是好事!
郑恩表现的很是尊重陈奇瑜这位老臣:
“陈侍郎,我师父就是这直脾气,您别见怪。”
陈奇瑜直摇头,李邦华都是好的了,他哪敢见怪,倒是郑恩这般礼待,让他心中更加感激。
只听郑恩又道:
“陈侍郎所言不假,诸位稍安勿躁!”
后面一句是跟李邦华说的,郑恩正色的继续道:
“正如陈侍郎所言,单从清虏每次应对我们大明边军,都是倾巢而出,表面上看起来很是生猛。
可实际也体现出来清虏外强中干的一面,只是清虏的强势因为一次次的大胜,而掩盖住了本就不明显的‘中干’部分。
清虏为何每次都倾巢而出?
因为他输不起,或者说阶段性的失败可以,但战役最后的胜利必须是他们。
因为,一旦最后的胜利者是我们大明,哪怕只有一次战役的最后胜利,清虏国力都要直接降低一半!”
“嘶~”
指挥舱全是倒吸凉气的声音,如果这话是陈奇瑜说的,早就有人出来喷了,但郑恩说的,在场除了李邦华,还真没有人敢。
而李邦华知道自己的学生不会无故放矢,所以更想听听郑恩的下文,毕竟他对军事的了解也是有限。
“可惜,自毛文龙大帅被斩、最后的戚家军又被放弃在大凌河以来,大明对清虏阶段性的胜利虽少,但也有。
可惜,一次战役最后的胜利都没有,眼睁睁的看着清虏一次次的入关,之后满载而归却无可奈何,最后让清虏发展壮大。”
“那是因为我们大明的敌人不止是清虏。”
李邦华说话了,看那样子更多的是为大明而无力辩解,而不是为了反驳郑恩。
157章 毛帅在,不入关
李邦华对于大明的感情很深,这是事实,在场的除了郑家人,余等对于大明的感情都很深。
明不止是亡于清,也是因为内忧外患,因为流寇与清虏之间太过配合,如果只面对一方,明都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可惜没有如果。
当然,这跟明朝自身的腐朽也有关系。
这次甘辉发言了,秉承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特点,抓住了郑恩话语中的关键点。
甘辉叹息着:
“东江镇还在,毛帅还在,清虏敢倾巢而出试试?
孤身一人,深入敌后,让清虏首尾不相顾,打的清虏损兵折将,多少真鞑子死在毛帅手中!
一人开一镇,何等光荣!
毛帅在的时候,他清虏敢入关试试!
入关道路无非两条,一是走海边的狭长辽西走廊,一条是转漠南草原,从喜峰口入关。
有毛帅在,绕道喜峰口,那就等着满洲四部被翻个底朝天吧!
到时候清虏那几十万大大小小真鞑子,劫掠再多也无法填补这个伤筋动骨的痛。”
说到这里,甘辉不说了,陈奇瑜眼睛发亮,没想到还有郑恩之外第二人有支持他的意思,虽然这位是郑恩的嫡系中嫡系。
甘辉将众人说的一愣一愣的,思索起来,可不就是这个道理,哪怕不愿相信。
说来说去,袁宗焕斩毛文龙的影响不止是解决了清虏的后顾之忧,还让天下武将兔死狐悲,加上东江镇余部的被往死里逼。
拼死拼活的武将,没想法那是不可能的,就算你成为武将顶峰又能怎样,就算你功高盖世又怎样,一介名不经传的文官,不是说杀了你就杀了你。
袁宗焕当督师的前两年可是一名不文,再早几年更是官身都没有的书生。
毛文龙再有不对,功绩放在哪里,全家族三百余口为国捐躯摆在那里,最少看在功绩的面子上给个安享晚年吧!
毛文龙都没有好结果,给大明当武官谁还能有好结果,毛文龙之后又有戚家军余部、曹变蛟、王廷臣等等武将,先后证明了忠明的武将的后果。
既然给大明当忠诚的武将没有好结果,那干脆当表面上的明将,实际上的军阀算了,反正这种军阀活的也更滋润,更长寿一些。
言归正传。
文武皆惊,郑恩接过了甘辉的话题,这次郑恩收起了成了自己标志的微笑,一脸肃穆的道:
“青狼所言正和我心。
顺再是厉害不依旧成了清虏面前的土鸡瓦狗。
清虏再厉害不依旧是毛帅面前的跳梁小丑。
既如此,永平顺军战败的详细经过是什么已经不再重要,我们只需要知道顺军还有再战之力,而十几年来没有了毛帅的牵制,清虏占据的东北,已经成了脱光了衣服还被绑在床上的小娘子!
如果不上,在坐的诸位还是男人吗?”
“哈哈!小娘子!王老爷我要回来了!”
监国继位,凭借军功已经升为副游击将军的王晓,无良的笑了。
“粗鄙!哪有……”
哪有读书人的样子。
后面半句李邦华是在心中说的,没说完的原因是周围人哈哈大笑的声音,盖过了他的吐槽。
在心中说完又想到,好像别人都在笑,吴甡、陈奇瑜两个老头都笑的那么开心,面对“小娘子”他李邦华不笑,那不是说明他李邦华老了,腰不行了?
李邦华也笑了。
郑恩等所有人笑的畅快淋漓之后,依旧肃穆:
“众将听令!”
“末将在!”
文武纷纷起身,武将纷纷拱手待命,哪怕是曹友义也是如此。
“青狼,可探明刚刚停留的荒岛是何岛?”
荒岛并不小,不然也不能让两千军官团军官及他人上去休整,既然不小,又在渤海海岸,自然是有名字的。
知道荒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