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麾下就几个百总、旗总。
再说陈安定,他最初是顺军掌旗,跟我们的副把总差不多,麾下两百多老营老首发
如今成了直隶镇千总,这再往上可就是将军了。
说是千总,实际上麾下还不如吴鹏,就几个副官。
但是他们在攻打天津的时候的表现你是看到的了。”
难怪郑恩麾下将士在攻打天津的时候那么猛,原来都是军官。
郑森若有所思,一旁刚刚听到入迷的冯澄世欲言又止。
郑恩看向了他:
“冯先生,您是郑家的老人了,我还跟着您学过文呢,有什么但说无妨。”
冯澄世拱了拱手:
“难道就为了这些虚的,所谓的军官团就会拼命?”
冯澄世是看清楚了,他虽然是进士,那如今这天下是越来越乱了,文官再想像以前一样将武将踩在脚底是不可能的了。
但文官的地位还在,所以,如果能通军事,那么这文官必定会受到重用。
文,郑恩加郑森都比不过他冯澄世,进士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功名可不是盖的。
但武,哪怕只是通军事,还是有的他学的了。
郑恩倒是认真的解释道:
“不!不完全是虚的!
因为不管是吴鹏的把总,还是陈安定的千总,军饷是实打实的。
未来,他们也确实会成为手下有兵的真正千总、把总。”
一旁的郑森是感悟明白了:
“军官团都是军官这个不假,但你想做真正的军官,那么就要为此卖命!”
郑恩点头,冯澄世云里雾里。
“总之,在我麾下你是军官,这是肯定的,那么你就是我这个既得利益体系的一员。
既得利益体系你们知道吗?”
这个词虽然新颖,但两人都是聪明人,想想之后就明白了。
“反过来,去了别的地,那你就是实打实的新来的,别说可以拿对应军饷的千总,连个伍长都不是!
就算胜利了,就像是顺老营兵,就算打下了北京,未来你是不是就是官了都说不准。
老营兵虽然光荣,但依旧是兵,做了官之后,头上上官不依旧有贰臣吗?”
这些冯澄世总算懂了一些。
郑恩这才道:
“那么由此可见,虚名还是有作用的,想象一下,王晓一个流氓痞子,几天时间就成了千总,如今还要升一升。
哪怕王晓麾下没有几个兵,或者说麾下的兵还是他当初带过来的那些流氓,但将士们不知道呀!
王晓自己也领着实打实千总的饷,还比以前边军千总的收入还高几倍。
这不管是只知道他从流氓升到千总再升,还是知道他可以领到这个饷,都是一个很鼓舞军心的事情。
流氓都能做到,不就是不怕死吗?我也能做到!”
“言归正传,诸位知道我给李过写的什么吗?又给李自成写了什么吗?”
郑恩不等他们摇头,继续道:
“对于李过,都是一些对他的敬仰之后想跟他结交,以及提醒他欠自己一命。
这些话想必大家都不愿意听,千律一篇,也没必要说。
对于李自成,除了拍马屁的客套话以外,重点详细的教导李自成怎么集合大军压迫吴三桂。
并郑重提醒活着的吴襄好过死去的吴襄,将一个懦弱但不失威望的家主吴襄放回去,好过让有将才的吴三桂接任家主。
并且找吴三桂做突破口,不如找弱一些的高第、王永吉做突破口。
高第、王永吉都成了顺军了,一半的关宁军都没了,吴三桂还敢反?”
这一个个都是绝招啊!只要李自成用了,那“大明”最后的精锐可就没了,郑恩为何要坑队友帮敌军呢?
郑恩仿佛知道他们所想:
“你们可能不相信,我们的敌人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清虏,最少清虏灭亡之前是这样的。”
清虏、清虏,可郑森、冯澄世等都不了解清虏呀!都是江南人,没见过清虏。
郑恩没有解释,也无法解释:
“明天就是继任监国大典,先准备一下吧!”
145章 那不是我大哥吗?
崇祯十七年四月十五,天津监国行在,被装饰的金碧辉煌,不止是行在,整个天津都是红红火火。
黄色的绸缎挂满了“大殿”,红色的绸缎布匹挂满了大街小巷、街坊、牌坊。
满大街贴满了红纸,写的不再是监国千岁,而是万岁。
本就挤得满满当当的天津城,现在三十万军民站满大街小巷,乃至在家开门开窗呐喊。
欢天喜地的比的上当初顺军进北京了。
天津城塞进三十万军民,本就快没落脚的地方了,这密集的欢呼起来,那是地动山摇。
百官护卫之中。
朱慈炯出场登上祭坛高台的时候,整个天津都是爆发着地动山摇的:
“监国万岁!大明万岁!”
说真的,真正体会过闯王来了纳粮之后,这些从北京就跟着跑,家中都有子第在郑家军的三十万军民,是真心为大明欢呼,为监国欢呼的。
百官最前列的三位内阁阁老没想到这个流亡朝廷这么得人心,也没想到匆忙登监国之位,还真有人来贺的。
至于阁老怎么多了一位,那就是原天津巡抚冯元飏了,冯元飏的忠心那是天地可鉴,他入内阁,是人心所向。
继位监国虽然不是继位登基,但整个流程还是很繁琐的,要祭天,祭地,祭祖宗,之后还有接受百官朝拜,地方官乃至外使来贺。
这个地方官与外使来贺,本来是最担心的。
可如今进行到这一项的时候,却反而没有那么担心了。
“宣原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五省总督陈奇瑜勤王义师觐见!”
一位颤颤巍巍,实际只有五十看起来却比七十的李邦华还老的老人亦步亦趋的走了过来,也不知道是确实身体如此,还是激动的。
陈奇瑜,曾经差点要了李自成的命,差点平定了流寇的人,也是历任专门惩办流贼总督中,立下过赫赫战功的人。
虽然比不过曹文诏、卢象升、孙传庭等总督,最后还落了个晚节不保,但怎么说也是历任专门惩办流贼总督唯一存活,且没有背叛大明者。
其实陈奇瑜最后会做出推卸责任的事,实际上也是怕了,因为他的前任就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
崇祯要杀你,可不管你之前有多少战功,有多么的忠心,只管你这次是不是犯错了,或者是他崇祯需不需要你来为他背锅。
可哪有人永远不犯错的。
“草民陈奇瑜叩见监国陛下,监国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奇瑜是已经被发配充军,最后削职为民准许回家养老的,因此自称草民。
“爱卿贵为原五省总督,不远千里从山西赶过来,定是最初收到勤王诏书时就挺身而出了!
山西到天津,都是闯贼占据之地,重重险阻……
这就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