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 章(1 / 1)

朕不是宋钦宗 江湖无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口气,道:“去淮阴城中取个大夫来,沿途仔细照顾。”

“若是不愿来如何?”张伯奋问道。

“只要钱够,如何会不来?”赵桓笑道。

于是,张伯奋背着一袋子铜钱再次进城。

旁边,刘子翼道:“殿下,太阳升的高了,该出发了。”

赵桓点头,问道:“梁家小娘子尚未来到?”

“看,来了。”刘子翼道。

只见街道尽头,梁红玉骑着跨山浮水如履平地的胭脂马缓缓而来。

只见她头上戴一顶凤翅护耳烂银盔,披一副衬香绵热钢甲,穿一领牡丹金线绛红袍,系一条展翅凤舞腰带,手中大砍刀,腰间双薄刀,又挎一张雀画面龙角靶紫综绣六钧弓,攒一壶皂雕翎铁梨杆凿子箭。

在蓬勃的朝阳下,此时的梁红玉犹如披着七彩祥云而来。

“好一个漂亮的娘子!”赵桓叹道。

“确实好生了得。”众人皆赞。

能够拳打马军司指挥使,脚踩东宫亲卫副营长,还能同周昂力敌三十余合,本事真的不弱。

最重要的是,还是个美女。

可惜,赵桓已经宣示了主权,旁人不敢再有想法。

不一刻,梁红玉到了码头上。

自然有军兵牵着马上船,赵桓拉住梁红玉的手,道:“人到齐了,出发。”

得令,诸多船只依次开动。

张伯奋要留在淮阴城收购粮食,范琼也一并留下修养。

这次开动,要直到扬州才能停靠。

八十八 偶遇

离开楚州,经过高邮,便到了扬州境内。

船舷旁,赵桓迎风而立,笑道:“烟花三月下扬州,此时七月,也是让人想领略扬州风光。”

“哼~”梁红玉冷哼一声,道:“都说殿下文采天下第一,何不赋诗一首,说一说这扬州?”

“也好!”赵桓笑道:“院院笙歌送晚春,落红如锦草如茵。画船飞过衣香远,多少风光属酒人。”

“好……”

刘子翼喝彩未起,赵桓便摇头道:“不好,没有扬州地名,岂能如娘子意?”

“呸~谁是你娘子!”梁红玉怒道。

赵桓不管她,只摇头晃脑念道:“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红桥火。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

何日向,江村躲;何日上,江楼卧。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花径不无新点缀,沙鸥颇有闲功课。将白头供作折腰人,将毋左。”

“好一首满江红,只是不合殿下往日文风啊。”陈朝老笑道。

赵桓看向梁红玉,笑道:“若天下安泰,吾便是死于温柔乡又如何?”

哼~梁红玉提起雀画弓,一开一合间,只嗡嗡响。

赵桓总是占她便宜,她无可奈何,只好假想开弓放箭,把他射了百八十个窟窿出来。

赵桓看的好笑,道:“红玉啊,你看空中一排鸿雁飞过,不如射下两只来尝尝,如何?”

“呸~谁稀罕得理你。”梁红玉转过头去,只是看着水波粼粼。

赵桓确实想看梁红玉箭术,眼睛一转,道:“亲卫中李成箭术最佳,若是你赢了他,便许你自由出入东宫之便利,如何?”

梁红玉一听,立刻动心了。

在她想法里,东宫门禁森严,肯定是不能随意进出的。

她梦想是做个驰骋疆场的英雄,如何甘心做金丝雀?

只是对赵桓的反感,又让她不愿搭理他。

挣扎片刻,梁红玉道:“好,一言为定。”

“君无戏言!”赵桓应下,让人唤李成前来。

不一刻,李成换了小船来了。

此时那排鸿雁已经杳无踪迹,自然射不得了。

正合李成心意。

“储君,梁将军箭术精湛,臣怕失手出丑,还是不比了罢。”李成道。

和梁红玉比箭,赢了,他个大男人胜之不武,还凭白得罪了太子枕边人,输了,更丢人。

左右都是为难,不如不比。

赵桓也知道他心思,也不强迫,只是说道:“若你自觉技不如人,以后成立的弓手营便让红玉接手了。”

“臣愿施展本事,博主上一笑。”李成立刻改口。

弓手营是他筹谋已久,怎么可能甘心让给旁人?

“哼,看你本事。”梁红玉道。

赵桓抬头看天,扫视一阵,突然指向远处一个黑点,道:“那有一只鸟儿,谁射中谁赢。”

真的只是个黑点,眼力不好怕是都看不到。

赵桓也不知道是否在射程内,只是随意指了过去。

路上消遣嘛,射不中再找下一个目标便好。

“还好,这鸟是往这边飞来的。”

说着,李成搭箭虚开弓,认真瞄准。

梁红玉左手持弓,右手捏箭,也不举弓瞄准,只是抬头观望。

众人都屏息静气,静待两人发箭。

鸟儿轮廓渐大,很快飞到了近前来。

李成渐渐加力,把弓越拉越满,箭矢亦随着鸟儿移动。

“喝~”

清喝中,只见梁红玉突然举弓,搭箭,满开,撒手,箭出。

一气呵成。

咻~

穿甲箭极速飞出,瞬间消失在众人眼前。

这箭飞远,众人都看抓不住了踪迹。

片刻后,只听呱地一声,那鸟往下落来。

“中了。”

“厉害!”

“古之神射,不过如此!”

众人皆是惊叹。

李成悻悻地放下弓,叹道:“梁将军神射,我不如也!”

却是不是他谦让,是真的技不如人。

倒不是说他射不中一只飞鸟,而是射程不如人,无可奈何啊。

他用的是三石弓,已经是相当强硬的弓了,然梁红玉用的是六石弓。

放在战场上,这六石弓射程比三石弓多了尽百步,如何比?

赵桓激动难耐,道:“来人,靠岸备马,去把那鸟捡回来。”

稍微冷静了一下,赵桓又道:“传令,粮船不停,由刘子翼指挥直往苏州等地去开设粥棚,其余人等随我上岸。”

“喏。”众人领命。

这天天在船上,实在憋的慌了。

不一刻,许多人上岸,打马直往鸟儿坠落处去。

“咦,好似落在了林里。”李成道。

只见前面一片树高林密,占地颇大,看着很有些阴沉沉的模样。

“殿下,那鸟儿落进去并不好找,还是赶路要紧。”陈朝老劝道。

他真怕赵桓脑子一热,为一只鸟儿耽误了赈灾督察事。

赵桓当然不会如此不智,道:“传令,搜寻两刻钟后,无论得失,尽皆回转。”

“喏。”众人应下。

“且慢!”赵桓又喝道:“夏日草木繁盛,蛇虫出没,多加仔细,莫要误伤了。”

“谢殿下关心。”众多护卫应下,散开进入了林子里。

五十亲卫,四百马军司和皇城司混编护卫,不一刻都都隐没在了林子里。

等了片刻,赵桓问道:“娘子,可能记得落点?”

梁红玉面露不屑,冷声道:“若是箭矢落处也记不得,安能成为神射手?”

“那你不早说,只让劳师动众。”赵桓责备道。

“是你太过性急!”

梁红玉把锅给赵桓扣结实了,便打马往前走去。

赵桓无奈摇头,只驱马跟上。

不一刻,到了一颗歪脖子树前。

只见一只大天鹅挂在树枝上,腹部插着一枝箭,仍然滴血不断。

“果真厉害,倒是有了一锅好汤。”赵桓叹道。

“末将心服口服,待我去取了这鸟下来!”李成道。

梁红玉只仰首望天,恍若未闻。

赵桓好笑,道:“传令收回各军,喝了这锅汤再行出发。”

“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