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上成为地方最高官。
若是接了江南安抚使,那么名义上,赵桓便掌管了江南地区的全部军政事物。
但是,有名无实罢了。
各地知州、防御使等拒不奉令,太子能奈人何?
廉访使级别比安抚使低了许多,只是行监察事,说白了就是监督者,还是没有处罚权的那种。
但是,职位低微,却可以实际用事,若有官员虚浮人事,赵桓可以直接弹劾,甚至可以就地罢免,再让人取而代之。
如此,在他的眼皮子下,谁敢不尽心尽力赈灾?
而且就算出现了纰漏,也可以。也有直接责任人背锅,民间最多说一句“太子仁心爱民,却被小人所误”罢了。
如此,当然选择当廉访使。
果然,余深跳出来,道:“陛下,国朝体制,素无储君出任地方之先例,为祖宗成法计,储君不宜外出。”
罗从彦反驳道:“东宫可为安抚使,不可为廉访使,是何道理?”
“吾刚刚思虑不周罢了,发觉不妥立刻更正,此乃知过能改,太子宾客有何话说?”余深云淡风轻地说道。
果然是资深官僚,面无表情地把自己说的话吞了回去,毫无羞愧。
“臣思虑不周,收回前言,东宫确实不宜外任地方。”诸多刚才附和王黻提议的官员纷纷说道。
“父皇。”赵桓道:“儿臣自出生起,便居于东京城内,不知外界之广阔,亦不知民生之艰难。
去江南走一遭,即可开阔眼界,亦可宣扬皇室之恩德,实在是两便的事,恳请父皇准许。”
想到父子间的约定,赵佶点头,道:“可,便由东宫兼江南各地廉访使,监督各地救灾事宜。”
“多谢父皇,儿臣领命。”赵桓谢过,又道:“为震慑不法,儿臣请全权监督处置权,若有贪官污吏戕害逼迫百姓,可就地处置。”
“不可!”高俅反对道:“同意东宫兼职廉访使,已经是格外开恩之违例,岂能太过纵容,乱了朝纲?
再则,若是东宫大权在握便胡乱作为,恐怕地方人心惶惶,不利于上下秩序。”
“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若是各地官员皆是勤政爱民辈,何虑东宫监督?”罗从彦反驳道:“除非,其贪婪暴虐,残害生民,禁不住监督检查!”
“安知东宫不会为了邀名,行那不分青红皂白,大肆排除异己事呢?”高俅冷笑道。
“竖子,胆敢毁谤东宫!”罗从彦直接开骂。
“若东宫问心无愧,便无处置权,亦能震慑不轨,安抚百姓,若是别有所图,自当防微杜渐。
万一东宫邀名太过,百姓只知储君而忘记圣上,又让陛下如何自处?”高俅直接指责道。
言下之意,就是赵桓胁裹民意而行那篡位事。
果然,赵佶道:“即如此,只行监察事,若有贪腐失职渎职,自当上奏中枢处置。”
“但凭父皇安排。”赵桓应下。
不乐意也没办法。
在皇帝的概念里,给你的权力才能拿,不给你的别惦记。
这点是皇权稳定的基础,哪怕父子也没什么好说的。
好在,能够外出便已经达成目的,至于如何做事,看情况再说不迟。
七十六 太子离京
“郎君,此去千里迢迢,定要保重身体,莫要贪食熬夜,以防伤身。”
朱琏一边说,一边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子里。
“娘子放心,有三两个月定然回转,不会耽误太久。”赵桓道。
看她开始叠冬衣时,赵桓道:“不必冬衣,用不上!”
“有备无患,万一事情不顺,迁延日久至冬,虽是可以临时采办,如何有东宫的合身?”
朱琏不理,一件又一件地把衣服塞进红木箱子里去。
直到两个六尺箱子塞得满满当当,方才罢手。
对于她的关切,赵桓默默接受了。
待收拾完毕,赵桓道:“吾走后,东宫事物尽数由你处理,文事不绝问罗从彦,武事不绝问……”
“问我!”朱凤英抢道。
本来她想随着姐夫南下的,奈何太子不许,实在让她丧气。
现在听到赵桓吩咐她擅长的事,便果断接了过来。
虽然是胡乱表现,倒是冲淡了夫妻俩的离愁别绪。
赵桓笑道:“宫中那么多人,当放则放,莫要累着自己。”
“郎君也是。”朱琏道。
又说了几句闲话,刘子翼进来,道:“禀殿下,车船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开拨。”
“善!”赵桓点头,道:“即刻出发。”
“诺。”刘子翼应下。
“郎君~”
太子妃忍不住扑进太子怀里,泣不成声。
赵桓轻抚她的后背,安慰道:“好了,以后有机会,带你随行。”
“哼~明明这次可以带我随行,偏生得等到下次,亦不知道要等到何年马月去!”朱凤英抱怨道。
好吧,离别伤情彻底没了。
来到校场,已经有五十人马并十辆大车严阵以待。
“殿下。”罗从彦迎过来,道:“此去事物繁杂,储君亦未有经验,当谨言慎行,免得为小人构陷。首要,还是保证东宫安危!”
赵桓道:“先生放心,有陈朝老和刘子翼查漏补缺,定不致有闪失。”
“这两个天纵奇才不假,然而毕竟无治事经验,一切还要储君做主。”罗从彦道。
“嗯,凡事定三思而后行。”赵桓补充道。
“殿下,江南水灾,流民必多,只有五十亲卫怕有不妥。”周侗又道。
“无妨,江南承平,且水灾不久,想来不会有变乱。
便有流民聚集,以云清、伯奋、李成勇武,亦可应付。”赵桓道。
寻常草寇无组织无纪律,打打顺风仗还行,想动太子,没有三五千人想也别想。
“再则,刘子羽监押粮草在后,若有危机,定能赶来支援。
另外亲军司调拨了五百亲卫随行,吾亦遣范琼部领随行,定然无碍。”赵桓又道。
“储君,宁愿慢一日,莫要抢一时,安全第一。”周侗又嘱咐道。
东宫唯一的核心是赵桓,没了他,立刻烟消云散。
因此,罗从彦和周侗再三嘱托赵桓注意安全。
左右这次不会被扣黑锅,大不了一事无成,也不能被人所趁。
赵桓应下,道:“亲卫训练,还要教头多多操心,莫要怠慢了。”
“待储君回转,定然大为不同!”周侗信心满满地说道。
新加入的三百亲卫底子都不错,又有原来三百亲卫协助训练,进展很快。
等有三两个月,差不多是赵桓回来的时候,肯定初具规模。
赵桓自然不会怀疑,又看向罗从彦,道:“活字印刷术乃是首要,先生多加督促,尽早完成。”
“储君放心。”罗从彦应下。
其实这些事不需要多加吩咐,众人心中都有数。
闲话两句,赵桓看向整装待发的众人,喝令道:“张伯奋,领军出发!”
“喏!”张伯奋领命出列,喝道:“众军,出发!”
唰~
五十亲卫同时转身,迈步向外走去。
有东宫车夫驱赶骡子,拉着粮草随后出发。
此行,以张伯奋为亲卫主将,周云清、李成副之,领亲卫五十护持左右。
范琼会部领五百马步军护卫外围,以备不测。
至于东宫第一能打的刘子羽,会带兵一百,将拖后出发监押一万石赈灾粮。
随行的文吏,将有陈朝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