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不了解人间疾苦,天天发表狗屁不通的学术论的砖家们,他们永远都取代不了钟良、老狐狸一脉在华夏古玩行的地位。
“好吧。”陈宇心里自语道:“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事后再找老狐狸算账。我在高处飘了这么久,该脚踏实地一回、为百姓发挥一下我的才能了。”
陈宇坐在主评委坐席上,倾听其余评委商讨持宝人老奶奶手里那串珠子的来历。只听一位评委说:“老阿姨,您这串珠子哪儿都好,唯独就是有一处破绽。明朝制式的珠子,不可能如此圆润。因为那个时代,生产水平达不到。”
是的,评委们一致认为,这串明朝制式的珠子,应该是现代的仿造品。
不用机器,根本无法将玉料打磨到如此圆润,明朝怎么会有这种机器?
“啊,是这样。”老奶奶被告知这样的消息,失落是难掩的。
不过,老奶奶并没有立即转身离开。
因为评委们的意见,只是作为参考,代替老狐狸担任主评委的陈宇,他的发言,才能彻底为这串珠子盖棺定论。
而陈宇,并没有令人失望,一开口,就与专家评委们的看法截然相反。
“这串珠子,是真货。”陈宇静静说道:“但不要被它的制式给骗了。它不是明朝的,却是晚清的。”
“如果是晚清,它每颗珠子如此圆润,就能说得过去了。不要忘了,晚清的时候,进行了一次洋务,开了几个制造局。那些制造局里,是有机器的。”
“使用那些机器,完全可以将珠子打磨到人力所不能及的圆润程度。”
“不出意外。”陈宇问道:“老奶奶,您家祖上是金陵人吧?”
“对对对,主评委小陈大师,你咋知道?”持宝人老奶奶颇感诧异。
陈宇笑道:“据我所知,当年金陵那边有个机器局,就用机器打磨和制造了一批玉石、翡翠工艺品。至于这串珠子生于晚清,却是明朝制式,那是因为古人也收藏古董啊!”
“对晚清的人来说,明朝的东西不就是古董吗?”
“既然都能用机器制造玉石、翡翠工艺品了,为啥不顺便制造成明朝的制式,鱼目混珠,当成古董,卖给那些人傻钱又多、睁眼瞎的外国人呢?”
“那一批晚清仿明朝机器打磨玉石、翡翠工艺品其中一串珠子,兜兜转转,落到了家住在金陵、老奶奶您的先祖手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当然了,话又说回来。”陈宇将这串珠子拿起来,点评道:“物件是真的,但绝对不能称为是精品,它只是晚清时,用机器量产的一批赝品。”
“晚清的赝品,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亦是古董。”
“所以,我的估价是五万元。”
陈宇说完,整个演播大厅都沉默了。
主持人目瞪口呆,持宝人老奶奶惊讶到说不出来话。
陈宇身边坐着的那些中老年专家评委,脸色变化更是极富有戏剧性。
第1801章 没有身份的画
和鉴宝节目组负责人不同,陈宇身边的那些专家评委,并不服陈宇。
如果是老狐狸来了,他们自然没话说,老狐狸的一个屁都比他们强。
问题是陈宇才多大年岁?而他们都头发花白了。
让一个毛头小子当主评委,决定他们的鉴宝对错,他们岂能甘心?
直到现在,他们才终于明白,陈宇能代替老狐狸,坐到主评委的位置上,并不是偶然。成功没有偶然,任何一个成功人士,都必有可圈可点之处。
至此,他们对陈宇心服口服。
演播厅沉默片刻,立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主持人鼓掌,专家评委们鼓掌,身后的专业观众们,也由衷地鼓掌。
这档鉴宝节目,归根结底也只是一档综艺。持宝人是真实的,但观众确实是雇来的。没有这些专业观众,就无法烘托气氛,会显得录制现场很尬。
然而这次,这些专业观众,鼓掌不是演出来的。
掌声最响亮的,自然就是那位持宝人老奶奶了。
这串珠子值五万块钱,对她来说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
五万块,买房买车倒谈不上。但足够买很多件新衣服,买很多罐老年营养品,更是可以给家里的小孙子,买一套他心心念念的玩具。
陈宇看得出来,这位持宝人老奶奶的幸福心情,是发自内心的。
几句话,就为一个百姓创造五万元的收入,陈宇内心更满足了。
这位持宝人老奶奶赚了五万,陈宇比自己捡漏五百万都要高兴。
不过,陈宇并没有得意忘形。
趁着第一位持宝人下台、第二位持宝人上台的间隙,他找到鉴宝节目组的负责人询问,说自己赶时间,肯定录不了十二天,能不能合并为三天?
三天的时间,把十二期节目全部录完。
虽然注定会很累,但会为陈宇节省大量时间。
节目组负责人想了想,同意了。
于是乎,接下来三天,陈宇作为主评委,录了整整十二期鉴宝节目。
他嗓子都说冒烟了,鉴定的宝物多到他自己都数不清了。
绝大多数持宝人带来的宝物,残酷点说,全是垃圾。
生活不是,不可能人人都是主角,更不可能人人一夜暴富。
事实上,能让人一夜暴富的古玩,数量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三天下来,陈宇点评了无数古玩,百分之八十都是垃圾、赝品。
还有百分之十七是真品,但不是珍品。价格最高的,才二十万。
只有剩下的百分之三,才能称得上是真品中的珍品。
若说什么绝品、至宝,三天来,陈宇只瞧见了一件。
那是一幅画。
一位质彬彬、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持宝人走上舞台。打过招呼后,这位持宝人自我介绍,说他喜欢收藏画作,但终究不是专业人士,功力有限。
他登台是想来向陈宇和专家评委们请教,他手中这幅画,是真是假。
将画卷展开,一幅仙气袅袅的仙鹤桃花图,跃然纸上。
两只由简单线条勾勒、却栩栩如生的纯白仙鹤,正站在过膝深的水池里。
其中一只抬头挺胸,眼望苍天,说不尽的高贵与傲然。
另一只仙鹤则比较务实,低头将长嘴探进水池里,轻轻拨水,似要抓鱼。
在岸边,有一棵更似意向而非写实的桃花树,高度直插云霄。
片片桃花从一望无垠的天际飘落,甚至还有两片花瓣,落到了云朵上。
其余的桃花瓣,尽皆落于两只仙鹤站立的水面上。
一名专家评委看了这幅画后,点评道:“不错,很美。寥寥几笔,便将两只仙鹤刻画得生动逼真。那棵直插天际的桃花树,更是全画的妙笔。”
“仙鹤是天上的东西,人间没有。作者却让仙鹤如寻常禽鸟一般,在水里捕鱼。而桃树是人间的东西,作者却让它直插天际,脱离现实。”
“真与幻的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