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声一个劲的响起。
街坊邻居也是来了,巷口都堵满了人。
众人道,快把新贵人请出来吧。
大伯正要叫林延潮。
慢一下!
后进一个声音传来,但见一名穿着长衫的少年走了过来。
众人又是道,新贵人终于来了!
这少年听了神色一喜,正要说话,大伯连忙道:“这不是新贵人,这是犬子!犬子!”
众人当下都不干了道:“怎么新贵人还不来啊,让我们等得好心焦啊!”
林延寿当下道:“诸位等一下!”
众报录人道:“这位新贵人的兄长有何示下?”
林延寿不高兴地道:“我是问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搞错了?”众人都是一愣。
大伯怒道:“给我回去!”
林延寿急忙道:“爹,你误会了,我是有道理的!”
“你还有什么道理?”
林延寿当下问道:“我问你们新科解元住址上怎么写的?”
“不是登瀛坊巷,林老爷讳延潮吗?这有什么不清楚的?”
林延寿当下道:“这你不懂了吧!我们家是登瀛坊巷西,而不是登瀛坊巷,你们这地址都不对。所以说是找错门了!”
大伯在那怒道:“胡说八道!你给我滚回去!”
林延寿硬是不走道:“爹,我这是谨慎啊!若是同名同姓的人中举,那咱们家就闹了笑话了,潮弟这一次虽赴乡举,但是半途病了,你说怎么能考得上。考得上也就算了,还中了个解元!”
林延寿当下被大伯硬轰进了屋内。
大伯笑着道:“犬子乱言,各位不要在意啊!”
几名报录人方才听了林延寿的话,面面相窥道:“这小官人说得有点道理,我们还是第一次碰到此事啊!要不咱们出去看看?”
大伯连忙道:“各位别听犬子胡言!这是乡举,咱们这一坊巷里能有几个秀才?难不成再出一个同名同姓的秀才,我们却不知道?”
大伯这话顿时如拨云见雾,众人都是齐声道:“是啊,是啊。还是官人说得对啊!”
当下那边人群中,有个声音道:“未必哦,我听闻坊巷东边,也有一个秀才叫林延潮啊!还赴这一次乡举呢!”
“谁说得?”大伯不由大怒。
却无人应声。
众人看去,说这话的人又不知去哪里了。
顿时一群不明真相的群众,当即就蒙了。
连十几个报录人也是相互询问道:“这怎么办?若是道喜错了,我们也难办啊!”
“报喜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遇到这事。”
“错了不打紧。怕的是得罪了新科老爷啊!”
终于一人道:“还是请令侄出来一见,我们也好确认才是。”
大伯听了顿时郁闷了。之前还是称新贵人了,现在改令侄了
正待这时,外面有一个声音传来:“让一让!”
“让一让!”
大伯喜道:“是,三弟回来了,三弟回来了!”
当下众人分出一条道来,但见三叔进来一脸狂喜地道:“大哥。延潮中了,延潮中了,是解元郎,解元啊!”
“真是解元!你们听听,你们听听!”大伯对着众人言道。
“那可未必啊!”又一个尖酸的声音在外说道。
林高著和大伯也是郁闷了。他们都心知林延潮明明是解元郎了,但却搞了这么一出,弄得其他人将信将疑起来。大伯此刻恨不得将林延寿抓起来暴打。
三叔一点都不知情地问道:“延潮呢?这时候他人在哪里?”
报录人也是纳闷,新科解元为何迟迟不出来,换了别人早就迫不及待了。
说话间,锣鼓齐响。
十几名衙役涌入了林宅内,众百姓最怕衙役,当下纷纷都是躲至一旁。
当下衙役一并喝道:“父母官在此,尔等还不跪下迎接!”
听闻父母官来了,众百姓,都是连忙跪在地上。连林高著,大伯这等官吏也不能例外。
不多时,一名脚着云靴,着七品青袍官服的四十余岁的官员走了进来。跟着这名官员身后,还有数名官吏,有人捧着崭新顶戴衣冠,以及一副写着解元二字的匾额。
在场之人都是齐道:“草民拜见老父母!”
这官员环顾左右,负手问道:“新科解元何在?”
众人伏在地上,顿时满脸尴尬。
“解元郎怎么不在此处?”
此刻但见一名少年穿着襕衫,缓缓走来门后施礼道:“这位可是贺知县,在下抱病在身,怠慢了!也让各位久候,是在下不是。”
贺知县扫了这少年一眼,似嫌对方太年轻,当下怀疑地问道:“你就是新科解元郎林延潮?”
林延潮拱手道:“在下正是。”
“有何为证?”
“在下有乡试考凭为证!”
说完贺知县将林延潮考凭拿过,上面有试卷号,祖上三代,籍贯。
贺知县看了一遍失声道:“真是你。”
当下对方朝林延潮施礼道:“鄙人闽县知县贺南儒,贺兄台高中福建乡试丙子科解元,京报连登黄甲!”
第两百一十七章 好风光
贺南儒这么说,等于确认了林延潮解元郎的身份。
原来林家这位少年郎,真的是新科解元!若不是在官兵弹压下,众报录人就要出声贺喜了。
连本是将信将疑的街坊邻居也是心道,这登瀛坊巷不仅出了一位举人了,还是解元。
“贺兄台高中福建乡试丙子科解元,京报连登黄甲!”贺南儒不再拿林延潮当十五岁的少年来看,而是身份对等的官员。
林延潮也未受宠若惊,只是淡淡地道:“谢父母官吉言!”
贺南儒道:“兄台年纪轻轻,得中解元,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林延潮道:“惭愧,不过侥幸得诸位考官赏识罢了,实是担当不起。”
众人听贺知县与林延潮兄弟相称,心道乖乖啊,这不到弱冠的少年竟与一方知县平起平坐的存在了。
正是十年寒窗无人识,一朝成名天下知!
贺南儒道:“在下身为乡试监临官,奉总裁大人之命,登门授衣,请新科解元更衣,赴贡院受礼。至于诸位也免礼平身吧!”
贺南儒说完,其余众人才起身。
当下外面的锣鼓,再度响成一片。
锣鼓吹打间,衙役们用竹杠挑起沉甸甸的一挂鞭炮走到了巷口。孩童们见都是连忙捂住耳朵,跑到一边。
随即乒乒乓乓的声音响起,巷内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此刻匾额上的红衣也是被揭起,但见‘解元’两个金字光芒四射,直晃得人睁不开眼。
三婶不可置信地对三叔道:“相公,这真是中了?”
三叔笑着道:“那可不是,咱们家出了个老爷了。”
“太好了。”
三婶说了一句,再度是晕了过去。众人再度七手八脚地搀扶住,大伯干笑道:“见老父母见笑了。”
方才对百姓板着脸的贺南儒,见林延潮的家人,也是露出笑容捏须道:“这也是应当,大喜之下嘛。”
这时林延潮已是更衣完毕,头戴乌纱。身上崭新的冠服,正是好一个少年得志的解元郎。
贺南儒笑着拱手道:“解元郎真是俊俏的郎君,你这一去贡院,沿路不知道多少姑娘要犯相思了,从此以后媒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