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6 章(1 / 1)

吴策 捞面馒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玄眼中浮现几分惊讶,“州试过考之孝廉,可为何官?”

“县吏尔。”

乔玄一手摸着下巴,“吾江东举士,已成天下任官之难,且不说县学每月小试,郡学岁考,州试考题,便是吾等,亦要反复思量,方能作答。再者,北地曹操袁绍治下,孝廉本该为郡吏,若为县吏,怕是这些士子多有怨言。”

“乔公无需多虑,主公早有谕令,过春闱之士,可为郡吏,州试过者,方能为县吏,余者,只能各县之佐官尔,若无大功,不得升迁。”

乔玄叹了口气,“如此,那明日吾便携府中官吏进入四方招贤馆宣布此诏令。”

州试过后的孝廉,全部汇聚于四方招贤馆。

“有劳乔公矣。”

一番寒暄之后,乔玄回府。

“父亲,明日便是春闱大考,父亲为主考官,这几日门外的各家奴仆多如过江之鲫,父亲本该风光无限,为何却舍了马车,穿着一身粗布衣裳从后门而归呢?”小乔俏皮可爱地坐在院子里的秋千上摇晃着身子,一脸娇笑地看着乔玄。

“今日,可有家中奴仆受外人之礼?”

“父亲有命,自是无人敢受,只是,今日不少家奴自院墙之外将贺礼抛入园内,饶是吾命人往府中禀报阿姊,方才有吴侯府军士到来,将院墙之外,亦是警戒。”

乔玄面色一沉,“那些贺礼之中,可有署名。”

“自是有的。”

“都有何人?”

“会稽山阴贺氏”

“吴中张氏”

“淮阴步氏”

乔玄一拍脑门,“备车,吾须前往四方招贤馆。”

小乔急得从秋千上下来,“父亲何往?”

“自是将这些礼物送还给那些士族出身的谄媚之辈,老夫此番,定要上禀吴侯,将这些混账逐出考场。”

“父亲莫非是要害家姊否?”

乔玄脚步一顿,猛地回头,“薇儿何出此言?”

“家姊怀胎五月,正为府中得宠,若诞一子,便是吴侯次子,虽是庶出,但吾江东基业之大,未尝不是他日一方封君,吾乔氏一族,虽是皖城豪族,在江东却无半分根基,吴侯命父亲为此次春闱主考,亦有意让父亲与参考之士结下师生之缘……”

乔玄脸上似笑非笑地看着乔薇,“此话,可是汝心中所想?”

乔薇低下头去,“却是这几日街道巷市中的传闻。”

“薇儿,且不论汝阿姊是否能诞下麟儿,吾乔氏一族,得吴侯看重,他日荣华富贵,无须忧心,吾父膝下无子,吾乔氏一族之豪富,亦不如淮阴步氏,但吾等却胜在不争。”

“不争?”乔薇满脸疑惑,随即,便看到乔玄命人在桌上摆下笔墨,他亲自提笔写到:

升官发财不走此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迎着乔薇惊喜的目光,乔玄叹了口气,指着石桌上的佳句,“此乃吴侯所作,传书只为在大考之日,将此一联贴于方山书院门前。”

“升官发财,吴侯是不愿让这些孝廉成为敛财之贪官污吏;贪生怕死,莫非,吾江东之吏,还需亲临战场否?”

乔玄叹了口气,“州试过后之孝廉,可放任县吏,若能考过,便可任郡吏,纵观江东诸郡,如今唯有荆襄五郡与交州七郡缺乏底层官吏,此次春闱之孝廉,大多都会西进吧。”

小乔一脸惊讶,“听闻那交州之地地处偏远,地广人稀,多山林而藏猛兽,多蛮夷而为祸百姓,可是如此?”

“吴侯命大军陈于长江南岸,不攻荆襄而亲自动身前往苍梧,便是为会见交州刺史士燮,安稳交州七郡矣。”

小乔嘟着嘴,“怕是这些养尊处优的孝廉们,听闻发配交州偏远之地,怕是心有不愿。”

乔玄冷笑一声,“不去亦可,吾江东养其数载,以诸子百家之学贡其成才,若敢挑拣不从,按江东新规,可夺其孝廉,全族贬为奴,发配朱崖洲、夷洲之地开垦荒野,与那蛮夷之民、孤岛山林为伍。”

小乔撇了撇嘴,她这几日已经察觉到了自家老爹心里的烦闷,“吾还是内府探望阿姊吧。”

“春闱之后,官吏任命,大考前三,尚需吴侯亲点,约莫半月,吴侯便会回返,汝这几日可多走动于内府,若吴侯回返,汝便莫要多去内府了。”

“这是为何?”小乔一脸不解。

“去吧去吧。”乔玄将小乔送入府外马车,命仆人掩上大门,脸上露出几分苦涩,莫非他能向小乔明言,自己是不愿将一对女儿都送给吴侯不曾?

乔氏福祸皆系于吴中刘氏,顺而附之可得一世富贵,若敢忤逆……必有雷霆之祸矣。

:。:

第两百五十三章 武试·马步射

“咚咚咚……”战鼓声震天动地,位于秣陵城外的校场之上,笙旗密布,此刻,被劲风吹得迎风放涨的笙旗,“呼呼”作响,整座大营,早已是备下几处考场,今日莅临校场的主考官,赫然便是新任徐州司马,镇东将军太史慈。

在他身侧,列坐着几员战将,臧霸麾下泰山兵副将吴敦,骁骑营副将张承,张辽麾下徐州兵副将陆儁,豫州刺史刘勋。

“禀报司马,吉时已到。”

太史慈大手一挥,“传令,武试开始。”

“喏。”

很快,早已是在校场汇聚的上百名都伯以上的底层将校都在第一科前等候。

“吾乃骁骑营副将张承,乃尔等第一科考官。”空旷的校场之上,张承面对着一百多名身强体壮的将校,指着身后的箭靶。

“吾身后乃是靶场,汝等先可射三箭,以成绩最优而记之,先步射,后骑射,步射分为原地静止平射、跪射和移动步射,靶离吾脚下白线六十步,命中靶心者为及格,记六分,可参与下一关考核,若要得十分,便需移动箭靶,若不过者,则落榜。”

“现在,开始。”

张承朝着身侧的营中司马微微颔首示意,后者踏前一步,手中名册摊开,“徐州兵都伯张正试射。”

“将箭靶移到八十步。”张正看了一眼考官,随手取了一张铁胎弓。

“此人乃吾军中善射勇士尔。”看台上,陆儁一手抚须笑道。

“嗖”只见场中张正单膝跪地,一箭便射中靶心。

“好”顿时场边围观的军士纷纷传出叫好声。

随后,张正站起身来平射,“嗖。”

一箭略有偏差,但仍是命中靶心边缘。

紧随其后,移动步射,也中靶。

“箭术不错。”坐于上首的太史慈眯着眼,脸上露出几分喜色。

“多谢司马赞誉。”陆儁脸上顿时浮出喜色,能得到弓马娴熟的太史慈称赞,可见自家营中的儿郎,的确是有几分本事。

“徐州兵都伯张正,步射七分。”

张正放下长弓,迈步走到一侧等候,待步射结束之后,才有战马牵到此处进行骑射。

“下一个,虎卫营军侯陈猛……”

“虎卫营军侯陈猛,步射七分。”

“下一个……庐江营都伯纪水,步射七分。”

位于台上,太史慈一手抚须,另一只手上,却拿着一份名册,这纪水却是归义中郎将,九江都尉纪灵之子。

“下一个,秣陵郡兵别部司马樊艾。”

闻言,台上几人都露出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