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1 章(1 / 1)

吴策 捞面馒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郡让出?”

“苍梧乃吾交州重镇,一郡之地,便有交州三成之民,如何舍得。”士燮皱眉道。

“并且,若舍苍梧一郡,南海必孤立无援,吾弟如何守之?”

“前任刺史到任不久,便为区景所害,那区景,可是为史璜所诛……”程秉笑了笑,他眼前的士燮在他看来,并非无谋之辈,自然能想到其中关键。

“汝言下之意,史璜其心有异?”士燮瞪大了双眼道。

“刺史不可无防人之心。”

言罢,程秉便走到士燮长案前,伸手指着他面前有些残破的交州地图。

“依吾拙见,可命士武大人,撤离南海,进驻苍梧以南,立即遣使,与刘表商议此时,可让刘表派人,先行接管南海一郡,以示吾交州诚意。”

士燮有些犹豫不决,“若刘表得南海、苍梧二郡,图谋吾交州之地,如何?”

“刺史大人可召集数郡之兵,再联络山中诸寨宗帅,拟檄文征讨刘表之不义,刘表于交州立足未稳,必可得胜。”

士燮一手摸着下巴,“若刘奇来犯,当如何?”

“与刘表合兵一处,共击之。”

士燮思量再三,“舍二郡之地,暂将百姓托于刘表钱粮照应,吾交州不损一兵一卒,此计尚可,不过,苍梧以南数县,为吾两军联盟进击之地,当不可舍于刘表。”

“刘表,当不会在意区区舒县之地尔。”程秉笑道。

“此外,刺史大人下令士武、士祗二位大人撤军之际,可命其前往龙水一线,扎营迷惑江东哨骑,否则,怕是南海一郡,会落入江东之手。”

士燮微微颔首,“依汝之见,刘表若得传讯,何时可派援军入南海?”

“半月足矣。”

“如此,便命他二人,镇守半月。”

“刺史大人可着眼于江东驻兵交州之事,回复吴侯刘奇,拖延时日。”

士燮微微颔首,脸上挤出几分笑容,“先生之计,周密谨慎,此番,燮受教了。”

“为刺史大人帐下多时矣,未曾建立半点功勋,却是程秉受之有愧,今日,不过恪尽职守,竭尽所能尔,秉不敢居功。”

“哈哈……先生莫要自谦,待来日吾等击退刘奇,收复此二郡之时,当为先生请功。”

“喏。”这一次,程秉倒是没有再推辞。

当日伴晚,士燮留众人晚膳。

深夜,十几辆马车伴有大队兵卒,朝着交州各地赶去,士燮府内外的守卒增了数倍,他,也畏惧江东那无孔不入的吴卫。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两日之后,便有一人,自交趾以南的渡口泅渡到几里外的岛上。

在这里,背对大陆的一面,有着一艘乌篷船在此等候多时。

“快,吾有紧急军情,须得禀报休穆将军。”登船之后,晒得很黑的吴卫便开口道。

战船由一中年壮汉摇入了海中,不多时,与附近岛屿的战船汇合,吴卫换乘了一艘足有五十丈长的海船,足足行了两日,方才抵达朱崖洲,于一座旷野之上的中军大帐内,见到了赤着上身的朱桓。

“汝有何紧急军情?速速道来。”显然,朱桓对此地的炎热还有些不喜,性子也变得有些急躁。

“五日前,交州刺史士燮,召集交州七郡文臣武将汇聚府内商议了数个时辰,伴晚,用膳之后,十余辆马车各自回返,吾麾下潜入士府内的吴卫回报,士燮有意割南海之地于刘表,上表称臣,引为外援。”

朱桓面色微变,“主公曾言,此士燮乃识时务者之辈,未曾想,今日倒也是有所谋略,竟然舍得南海。”

“何人进言?”

“士燮遣散众人之时,曾留长史程秉,于府中密谈一炷香。”

“如此,便是这程秉之计了。”

朱桓迈步走出营帐,看了一眼外面那群面瘦肌黄的土著蛮夷,“若非吾为这些蛮夷所制,此番……”

朱桓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这一座庞大的岛屿,咬了咬牙,“为主公大计,怕是只能暂时舍了这一郡之地矣。”

:。:

第两百一十三章 刘表之喜

江陵,自黄祖兵败之后,刘表得以插手江夏事宜,命部将王威,率八千军士,进驻江夏。

他如今以文聘镇守南阳,以蔡瑁镇守南郡,以霍峻镇守章陵,平日邀约三五文士,于山间游玩,倒也畅快。

“报……禀报主公,交州有密报呈上。”

刘表看了一眼两侧的文武,朝军士一招手,“呈上来。”

“喏。”军士快步上前,由伊籍上前接下。

他几眼看过,面色一喜,当即朝着刘表拱手一辑,“主公,大喜啊,交州刺史士燮,上表请辞交州刺史之位,有意让主公任命交州刺史,并允诺主公出兵苍梧,任命苍梧郡守。”

闻言,亭内文武都陷入了沉默。

刘表接过竹简,思忖顷刻,双眉微皱:“吾荆州未有节制交州之权,士燮这是为自保而舍一利尔,只是,这一利,吾却不得不接。”

“苍梧一郡,民四十余万,乃交州重镇,若能为吾荆州所用,他日进兵交州,可为吾军前哨。”蒯越抬手一辑,满脸带笑道。

傅巽抬手一辑,“主公,当即刻选任交州刺史、苍梧太守人选,以数千精兵护送,即刻南下。”

刘表微微颔首,“汝等以为,遣何人任交州刺史,又以何郡之师,进兵交州?”

话音刚落,亭内数人便出现不同的声音。

就在刘表有些举棋不定之际,突然听到一个声音。

傅巽站起身来,“主公,吾以为,当以零陵太守赖恭为交州刺史。”

刘表一手抚须,“那苍梧太守,以何人镇之?”

“可任主公麾下折冲将军吴巨前往镇之。”蔡瑁起身道。

刘表沉思片刻,“如此,零陵何人镇守?”

“主公可命吴巨麾下所部兵将与赖恭零陵之兵一同南下苍梧,可将苍梧太守一职,交由心腹代领。”蒯良起身道。

“张允,汝率所部兵马,前往零陵赴任,此外,吾命张虎率军三千,为零陵都尉,与汝共镇此郡。”

“喏。”张允笑着抬起头来,他是刘表外甥,此前一直陪伴在刘琮左右,原本他以为,自己已无出头之路,未曾想,如今却有牧守一郡的机会。

“伊籍,汝为零陵郡丞。”

“喏。”伊籍太守一拜,心中却多出几分苦涩,自己空有满腹学识,如今却只能远离襄阳的圈子,他始终,不为刘表心腹啊。

“主公,此事,当先遣使告知其余四郡太守,吾军自南郡命人贸然渡江南下,以免引起误会。”蒯良适时出列道。

刘表微微颔首,“子柔不愧吾之子房,行事缜密,便依子柔之见。”

“主公,此外,这苍梧一郡却是烫手山芋。”话音刚落,便又听蒯良开口。

“这是为何?”刘表面色微变。

蒯良迎着堂内一众文武的目光,淡定自若地抬起一臂,“吾闻江东已遣使入交州,半月之内,若不得交州刺史士燮归附,便会命屯驻于豫章以南的贺齐率军杀入南海郡内,士燮,此乃丢车保帅之计也。他不欲开罪江东,便以重镇苍梧之地四十余万之民,引主公之兵进驻,若江东军来攻,苍梧必为其所取之地,倒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