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太宰老大人说服了吴王姬虒退位,用和平的方式吞并吴国,那么汉国接下来,就不用再去担心后方的事情。
全力以赴,经略中国。
“徐城之谋”的实操高手是一把年纪的子起,但明面上则是商无忌出马,然后搞定汉国的后方之忧。
只不过“徐城之谋”的小道消息,终究还是被商、吴两家联姻给掩盖了过去。
在商无忌尽可能筹备粮草的同时,子起直接前往棠邑,见到在此避难的贾氏大夫之后,便让贾仁前往姑苏,联络大常侍杰。
常杰听闻是前太宰子起要联系他,当时就吓了一跳,可转念一想,顿时欣喜若狂。
x 吴国这条破船,经过这么多年的瞎折腾之后,终于把吴甲、健旅都玩废了。
茫茫多的庶常吉士跟着五湖豪族们互砍,吴王之命,以前是出不了姑苏城,现在是在姑苏城也没个屁用。
太叔卯急得吐血,也只能继续苟延残喘,哪怕他听说那个明明死了多年,却又突然冒出来的子起,不大找到了贾氏大夫,还找到了大常侍杰,他也只能干瞪眼,无能为力。
“常杰怎么说” “吴王那里,约定后日前往劝说。” “常杰倒是颇有勇气。” 子起拂须点了点头,常杰当年运气好,去了白沙村见到李解之后,就时来运转抱住了一条金大腿。
曾经连氏族都没有的小阉人,如今也是有名号的。
现在更是又勇气,直接跟现任老板开价,至于有没有讨价还价,子起不去考虑太多,不过,他想知道的是,太叔卯会怎么做 :。:x div
814 权衡、权柄
姑苏,王城之外原本的客舍,如今都衰败了不少。
早先还有人模仿阴乡的“大榭”,盖了一些临时性的屋舍,一是可以增加住房,二是可以增加营生。
但随着人口被大量瓜分,很多城邑之间的交流都中断了。
没有交流,就没有交换,没有交换,就没有市场。
王畿的农田产量,连续两年都是减产,太叔卯主持河防的时候,就发现大量河道都被侵占,尤其是那些浅水河湾,因为淤泥富集,大户往往都是把水稻直接往河里中。
田埂的边缘,就是曾经的河道正中央。
一场大雨,田毁屋塌,姑苏竟然没有足够的人手来组织抗洪,这是吴国立国以来,最耻辱的时刻。
账面上的资源极其丰富,能够利用的人手,却不足五个城。
太叔卯没有太好的办法,先王留下来的,除了威严之外,还有一个个看都看不见的大坑、巨坑。
“公子,贾氏族人见过了大常侍。” “噢?” 姬卯有点诧异,贾氏是被先王整过的,但贾氏并没有背弃姬姓吴氏,吴氏现在的丁口数量,还是相当可观,江北棠邑,也是为数不多对姬姓吴氏尊重的地区。
税赋,从未短缺过,沙船会将税赋运往姑苏。
姑苏现在的粮食供应,除了采购之外,就指望着王畿、棠邑、雷邑、江阴邑。
对于这一点,姬卯也是相当的尴尬,他对李解喜欢不起来,但也恨不起来。
自始至终,李解都没有造先王的反,而且即便是现在,汉国在中烟跟诸侯争霸,周天子接二连三地赐封李解,李解也不曾对吴国发动战争。
换位思考,太叔卯觉得他要是汉国之君,怎么都不可能让吴国在江南继续休养生息,这个后方大患,必须搞定。
不过,当想到汉国的实力之后,姬卯又觉得相当的无奈。
“常杰现在何处?” “在王宫面见大王。” “嗯。” 太叔卯有不好的预感,但想了想,姬虒还是个少年,就算有什么算计,也不至于太过分。
更何况,常杰此人不过是贪财而已,甚至都不贪图权力,太叔卯能够掌控姑苏,为姬虒重新恢复王权,常杰的配合,也是重要原因。
在姬卯看来,如果有一天吴国重新复兴,大常侍杰是有大功的。
只是,太叔卯并不知道此刻在王宫之中,吴王姬虒一脸震惊地看着常杰:“依卿所言,老太宰不曾亡故?” “不曾。” 摇了摇头,常杰虽然是阉人,可上嘴唇还是有浓密的胡须,他年纪还不算大,正值青年,此刻有一撮胡须,也让人觉得成熟稳重许多。
“老太宰既然不曾亡故,为何从未现身吴国?” “太宰行走江湖,奔波于卫郑齐鲁之间,又同陈蔡皆有故交,自是有更大图谋。” “图谋?” 姬虒一愣,他现在对“图谋”二字极为小心。
他毕竟是长大了,对叔叔姬卯执掌大权这件事情,内心是不满的,所以他一直暗中收买着一些近卫。
而他这个行为,本身也是一种“图谋”。
所以,当他听到常杰这么一说,整个人都是坐得不舒服,微微地扭动了一下身体,年轻的吴王有点失神地随口一问:“不知老太宰可愿回归吴国,为寡人出谋划策?” “大王。” 常杰突然神色漠然,声音很是低沉,略微匍匐的身体,也稍稍地抬了起来,“太宰往卫国,卫国亡;太宰往齐国,齐侯薨。
太宰一直都在出谋划策啊。” “嗯?这如何是一直都在” 突然,姬虒整个人都是精神了起来,双目圆睁,不可思议的盯着常杰。
很明显的一个道理,姬虒虽然年轻,可并不傻。
他知道,老太宰子起,原来早就有了选择,只不过,他选择的是李解。
同时,他也知道,一向为他忙前忙后的大常侍杰,竟然也是早就有了选择,同样也是选择李解。
咕。
少年吴王有点惶恐,他害怕常杰谋害他。
看到了少年吴王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恐惧,常杰并没有高兴,反而双手投地,再行一礼之后高声说道:“大王勿惊。” “大常侍,老、老太宰老太宰究竟,究竟要同寡人说何事?” “大王。” 常杰没有抬头,依然额头抵着地面,“大王想一想,汉伯同大王,何人强,何人弱?” “” “臣已听闻,天子封汉伯为公,汉公汉伯,乃天下诸侯之长。” “” 姬虒终于情绪有点崩溃,连忙喊道:“来人” 姑苏的王宫宿卫顿时入殿,一个个双目圆睁,然后防备着趴在地上继续说话的大常侍杰。
“大王。” 常杰不慌不忙,依然平静地说道,“大王想一想,先王灵前守墓诸侯,是何人所献?非先王所擒,便是汉伯所掳。
今时王畿之外,只闻汉伯,不闻吴王。” “放肆!” “臣常杰岂敢放肆,大王可知汉军北上泗水,受鲁国所邀,欲同齐国一战。
大军出行二十三万,未战,已令诸侯胆怯。
今时汉军入宋,如入无人之境。
过沛县、筑南宫、破商丘,不费吹灰之力。” “住、住口!” “大王!” 常杰猛然抬头,“大王不欲保存性命耶!楚王得活,吴王不得活耶?!” 一言既出,姬虒顿时想起来,楚汉相争之后,汉军哪怕大胜,似乎也没有杀死楚国那对孤儿寡母。
楚国现在苟延残喘,依然保存了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