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0 章(1 / 1)

重写肆意人生 言荒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因为他和顾远的关系着实没有到那个地步。

就在他跟着顾远忧心不已时,这天顾远却突然找了过来。

这些天顾远一行人一直都住在一家酒店里,虽然条件算不上多好,但也并不简陋。

徐海峰住得是一个单间,平时没事时,一般没人会打扰他。

而徐海峰原本和其他人也不熟,倒也乐得一个人清静自在。

为此当顾远拎着一桶米酒找上门来时,徐海峰不由愣了一下。

不过很快他就反应了过来,当即将顾远迎进了屋里。

“来找我有什么事么顾老板?”在房间坐好后,徐海峰率先开口问道。

“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想找你聊聊,还有,私下里叫我顾远就好,说起来你还是我三姨爹呢。”

顾远这番话不禁让徐海峰感觉亲近了一些。

“这次请你来,主要是想让你报个价的,没成想会闹出这么一出,不过也没关系,反正饲料厂那边也还有段时间才能完成,估计等到那边结束,这边刚好来得及。”

对于顾远的话,徐海峰点点头表示同意,实际上他目前确实还没办法同时应付两个工程。

“三姨爹,额,不然我还是叫你徐叔吧,三姨爹这叫法实在是拗口。”

对此徐海峰仍旧没什么意见。

“随便吧,我对这些也不是太在意。”徐海峰话说得很敞亮。

“那成,徐叔你对以后有什么想法?”给两人各自倒了杯酒,顾远又把一个塑料袋打开,露出了里面的花生米。

徐海峰端起酒杯咪了口米酒,眯着眼睛说道:“没想好,就是觉得以后这工程只怕会越来越严格。”

顾远闻言笑着说道:“确实,这是必然的趋势。”

“要是这样的话,只怕以后这工程的利润也会越来越薄吧?”徐海峰想了下,不无担忧的说道。

“就整体趋势而言,这一点是必然的,但在具体的过程中,这中间肯定会有起伏。”

说到这里,顾远不由想到了过几年即将到来的地产黄金时代。那个时候一个工程利润最高的可以达到百分之六十。只是那样的黄金时代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

随后工程利润就越发稀薄,直至最后变成了一种鸡肋。

“其实我觉得,如果我要是一直在这个行当里混下去,很可能某一天就混不下去了。顾远你脑子活,能不能给你徐叔指条明路?”

听到徐海峰的问题,顾远笑着说道:“明路不敢说,不过徐叔你要是真的信我,倒是能发点小财。”

徐海峰听顾远这么一说顿时来了兴致,当即拿起酒瓶给顾远斟了一杯酒,算是请教的拜师礼。

“实际上如果徐叔你只是想简单的挣点钱,那你完全不必继续开建筑公司,因为这个行当涉及的东西太多,风险也多,很容易就会栽进去。反倒是一些简单的行当可以一本万利。”

“比如呢?”徐海峰闻言不由开口问道。

“比如开一个混凝土公司。”顾远也不卖关子,直接就给出了答案。

“混凝土公司?”对于这个答案徐海峰一时有些接受不能。

实际上2003年这会,商品混凝土的使用还没普及,很多地方建房子都还是自拌,只是这种做法使得工程效率极其低下,所以很快就会退出历史舞台。

而在未来几年,随着房地产的第一个发展机遇到来,商品混凝土公司将会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此时顾远也不藏着掖着,直言不讳的说道:“未来商品混凝土肯定会取代自拌混凝土,这是效率和质量所共同决定的。”

听了顾远的分析,作为业内人士,徐海峰不由一阵触动,他发现自己以前还真忽视了这一块。

眼看着徐海峰接受了自己的说辞,顾远继续说道:“当然做混凝土公司必然有自己的瓶颈。而且本钱也不少,其实除了这个倒是还有一个蛮不错的路子。”

说到这里,顾远终于要抛出自己此行的目的了。

“什么路子?”徐海峰闻言不由精神一振的问道。

“做装修。”顾远一字一顿的回答道。

“装修?”说实话徐海峰此刻不禁有些懵。

做装修挣钱么?出身农村的徐海峰还真不知道,实际上2003年这会全国也没多少家装修公司。

倒不是因为利润低,所以装修公司才这么少,事实上,真实愿意是活太少。利润再高,没有活说什么都是白搭。

然而顾远提出来做装修当然不会无的放矢。

“没错,就是做装修,徐叔你可能不太了解,实际上做装修的利润可是很高的。”

“可是现在有人花钱请人装修么?”徐海峰终究不是什么也不懂的二杆子。

顾远闻言当即笑道:“装修的活在沪上可是多了去了,粤省那边也不少,不过这些都算不上固定,眼下徐叔你倒是可以考虑和我合作。”

“哦?和你合作?”听到这里,徐海峰哪还不知道顾远这次来的目的怕就是游说自己和他合作。

“没错,就是和我合作,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会在全国成立数量众多的配送点,到时这些配送点都需要装修。”

正如顾远所言,一家快递公司,必不可少的就是配送点,这些配送点不像是大型的配送中心,大多都是租一个偏僻的房子,简单的装修一下。

可是就像顾远之前说得,别看装修这个行当不怎么起眼,实际上这里面的利润可是不少。

顾远想要在全国建立配送点,他不可能一处一处的跑去谈装修价格。如此一来,这个权利势必要下放到各个配送点。只是这样一来,顾远要想严格掌控造价就十分困难了。

为此,顾远便想到了一个办法,自己找一支固定的装修队伍,他和这支队伍制定好装修的大致价格,再由他们赶赴全国进行装修。

这样一来,因为价格基本固定,而装修风格也基本一致,对于成本控制自然能够了如指掌。

对于顾远提出的这个方案,就连楚红听了都不由感慨这家伙真的是掉进钱眼子里去了。

就连这样一个细枝末节处都能被他钻着空子。

然而不得不承认,顾远的这个提法确实具有很强的可行性,无论是对装修队伍,还是对远东物流都是极其有利的,可谓是一举两得。

徐海峰听了顾远的详细解释之后,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个提议中的机会徐海峰当然看出来了,就像顾远说道,装修这个行当的利润还是十分可观的,只要顾远能不断提供单子给徐海峰,他就势必不会少赚。

然而这个方案的弊端也同样明显,那就是一旦徐海峰答应了,那么他的将来可就和远东物流绑在了一起,至少在徐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