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话锋一转,说道:“老林,那副画呢,让我再瞅瞅。”
老林笑了笑,他虽然未点破,也知道王庆升请自己来的意思。
老林拿着木盒走到书案前,打开了木盒上的锁子,里面装着一副画卷。
老林摊开画卷,放到了书案上,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王老弟,请吧。”
王庆升带上白色的手套,走到了画旁观察了一番,大致的看完后,又拿出了一个放大镜,一点一点的从头到尾、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下到上、从右到左仔仔细细、来来回回的观察。
韩彬也有些好奇,凑上去看了看,这是一副水墨风景画,远处山峰林立、云山雾绕、缥缈异常,两只灰鹤从山间飞过,右侧写着两排毛笔字‘忽闻九天玄鹤过,敢问仙家何处寻’。
下方还有一枚红色印章,印着四个字‘乌目山人’。
韩彬仔细的看了几遍,他学过笔迹鉴定的技能,对于书画还是有些心得的。
韩彬看完之后,王庆升还在认真的看。
老林则是悠哉悠哉的喝着茶水,吃着坚果,没有丝毫催促的意思。
王庆升足足看了四十多分钟,才收起放大镜、拆下手套,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灌了一杯茶水道:“累死我了。”
老林端着茶壶,给王庆升倒了一杯茶水,笑道:“王老弟,看的怎么样了,这幅画可还入眼。”
“不错,不错。”王庆升敷衍了一句,吃了一颗开心果。
“王老弟,咱们明人不说暗话,我可陪着你坐了一个小时了,你这一句不错,就想把我打发了。”
“老林,跟你交个实底,这东西我确实有意,但还有些拿不准。”王庆升摇了摇头。
老林没有接话,望向一旁的韩彬:“韩小兄弟,你怎么看?”
“林老板,冒昧的问一句,您这画是打哪来的?”韩彬道。
“老林,我这外甥是个外行,你可别介意。”王庆升笑道。
“无妨,也没什么不能说的。”老林摆了摆手,说道:“这幅画,是我跟韩玄坤的一个远方亲戚收的,绝对是真品无疑。”
“那他的远方亲戚是从哪弄来的?”韩彬追问。
“据那个远方亲戚说,是韩玄坤送给他的,不过,我倒不这么认为。”老林摇了摇头,啜了一口茶水,继续说道:“我倒觉得像是韩玄坤的亲属委托他出手。”
“如果是韩玄坤的亲属要卖,为什么他们不亲自卖,更容易让人相信是真品吧。”韩彬不解道。
“这书香门第都是要脸的,老子的亲笔画,当儿子的能出面卖吗?”
老林嘿嘿一笑,压低了声音道:“再说了,韩玄坤刚死不久,直系亲属都往外卖画,那些收藏家心里也得犯嘀咕,这画到底值不值得收藏。”
250郭子逸
“老林,咱们认识这么多年了,你跟我交个实底,这幅画想多少钱出手?”王庆升问道。
“得,咱都不是外人,也没那么多弯弯绕绕,这个数。”老林笔划了一个巴掌。
“五万?”
“不错,你要觉得合适,这幅画你拿走;你要觉得不合适,咱们继续喝茶聊天。”老林笑道。
王庆升没回答,起身走到书案旁,拿出放大镜继续看画。
老林也不在意,他又不是真来喝茶的,画出手,赚到钱才是最重要的。
韩彬闲来无事,趁着喝茶的功夫,向老林请教了一些古玩行当的事。
老林全名叫林忠奇,老家就在琴岛周边的小岗村,二十岁出头就到了琴岛,在古玩圈里呆了二十多年,在琴岛市有房有车,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王庆升看了十几分钟的画,才收起了放大镜走了过来。
韩彬倒掉了凉茶,给王庆升添了一杯新茶。
王庆升喝了一口茶,问道:“老林,这画还能便宜点不?”
“王老弟,你应该很清楚,韩玄坤是咱们琴岛有名的水墨画家,他的画绝对值这个价,而且升值的潜力很大,我要不是没有闲钱,也想将这幅画留下来,挂在自己家里当个传家宝。”
“老林,你的宝物多的是,也不差这一件嘛。”王庆升笑道。
林忠奇沉吟了片刻:“得,既然老弟你都开口了,我也不能不给你面子,我在给你便宜两千,你要觉得合适就收,不合适咱们接着喝茶。”
王庆升摸着下巴,思索了好一会道:“一时半会,我也拿不准主意,还要再考虑考虑。”
“没问题。”林忠奇滋溜一声,又喝了一杯茶。
三人又聊了一会,临到中午的时候,王庆升邀请林忠奇一起吃饭,被他婉言谢绝了。
离开了茶馆后,王庆升忍不住问道:“彬子,你觉得这幅画有问题吗?”
韩彬摇了摇头:“没看出来。”
“老林这个人,你觉得怎么样?”
“接触的不多,人怎么样不好说,不过,就今天见面的这段时间,他并没有撒谎的迹象。”韩彬道。
王庆升笑了笑,暗道,这小子还是把人家当犯人审。
“舅舅,这幅画你要不要收?”韩彬问道。
王庆升皱眉道:“拿不准。”
“画有问题?”
“画的用墨、笔迹、纸张、印记、装潢都没有问题,只是旁边的题字我有些拿不准。”王庆升皱眉道。
韩彬回忆道:“忽闻九天玄鹤过,敢问仙家何处寻”
“不错,正是这两句诗词,是用小楷书写的,这不是韩玄坤惯用的字体,虽然跟韩玄坤的笔迹有几分神似,但也有些不同之处。”王庆升解释道。
古玩、字画造假的极多,别管其他的地方有多像,但凡有一处瑕疵,也不敢轻易的收。
要是打眼了,买到仿品就亏大发了。
“舅舅,你说的不错,我也觉得题词不像是韩玄坤的手笔。”韩彬道。
王庆升有些意外:“你小子什么时候也研究书法了?”
“我没有专门的研究书法,只是学过一些笔迹鉴定的知识。”韩彬道。
“啧啧,你小子行呀,把你们刑侦那一套,用在书法鉴定上了。”王庆升笑了笑,带着几分考校的口吻:
“那你说说看,这两句诗词跟韩玄坤的笔迹有何区别?”
“正所谓字如其人,每个人的书写风格是不同的,有常见的几种表现,例如整篇字迹的谋篇布局、字的大小形态和结构特点、书写速度和力度的变化等。”韩彬回忆了片刻,继续道:
“那两句诗词,跟韩玄坤的笔迹比起来,力度明显要更大,而且收笔也更加圆润,单字的局部连接更自然。”
“照你这点评,这个人的书法比韩玄坤还好?”王庆升反问。
“舅舅,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虞江散人。”韩彬答非所问道。
“虞江散人,我好像有点印象。”王庆升嘀咕了一句,摸着双下巴思索了好一阵子:“岭南有个书法家郭子逸,别号就是虞江散人。”
“不错,我个人感觉,这两句题词和郭子逸的笔迹很像。”韩彬说道。
韩彬在学习笔迹鉴定技能时,脑中也灌输了大量名人书法的临帖、特点,这些书法名家各具特征,各成一家,学习起来也更系统。
“啧啧,郭子逸也是个有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