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3 章(1 / 1)

来自未来的神探 跑盘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破获凶杀案。”警徽提示音响起。

“足迹鉴定:熟练度+2”

“微表情分析法:熟练度+2”

“观察力:熟练度+1”

“功勋值奖励16点。”

韩彬正沉浸在奖励的喜悦中的时候,李辉走了过来,笑道:“彬子,能跟你商量个事不?”

“啥事?”

李辉搓了搓手:“明天我想休息一天行不?”

“休息就休息呗,看你那贱……”说到一半,韩彬猛然醒悟了,笑道:“你不会是要约那个妹子吧。”

“我都拿到人家联系方式了,总不能没一点表示呀。”李辉挠了挠头。

“可以呀,效率很高嘛。”韩彬挥着拳头砸了砸李辉的胸口。

“嘘嘘,小点声音,八字还没一撇呢,让他们听到了,又该起哄了。”李辉小声道。

“你休吧,追到手了,记得请我吃饭。”韩彬笑道。

“必须的。”李辉嘿嘿一笑,露出一抹憧憬之色。

韩彬又去了一趟队长办公室,给郑凯旋汇报了一下工作,回到办公室也没什么事了,就宣布下班了。

在车上。

李辉显得很兴奋,一路上说个不停,询问韩彬第一次见面,去什么地方约会好,中午吃什么饭合适,要不要送女孩礼物。

韩彬也没有藏私,将一些约会的忌讳告诉了李辉。

比如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衣服用不着太贵,但一定要干净、整洁,不能邋里邋遢的。

第二,一定要比女生先到,自己绝对不能迟到,否则,除非女生很喜欢你,不然肯定没戏。

第三,不要问女生以前的感情史,这个问题没有任何意义,问了,女生也未必说实话。

第四,喜欢就大胆的追,不喜欢就直接了断,不要拖泥带水。

韩彬只说了几条禁忌,至于具体如何跟女孩相处,韩彬没说,人跟人不一样,得靠自己去悟。

还有一句大实话,韩彬没敢说,‘多谈几次,啥都懂了’。

……

韩彬回到家,已经快七点钟了,正好赶上吃饭的点。

除了韩彬父母外,韩彬的舅舅王庆升也在。

今天人齐,王慧芳多做了几个菜,有素有肉有海鲜,还开了一瓶白酒。

上好菜之后,众人齐端了一个,韩彬吃了一口菜,笑道:“舅舅,你最近有没有运动?”

“有呀,我天天早上都运动,已经开始慢跑了,感觉身体比以前好多了,一天都有干劲。”王庆升笑道。

“那我咋感觉,你比以前更胖了。”韩彬问道。

“嘿嘿。”王庆升讪笑了一声:“运动之后,我胃口也比以前好了,吃的可能多了点。”

韩彬摇头失笑:“舅舅,您已经过了运动减肥的年纪了,现在运动只是增强体质,减肥还得以节食为主。”

“我也想少吃点,可不吃肉,扛不住呀。”王庆升无奈道。

“没说不让您吃肉,少而精。”韩彬道。

“我记住了,今天晚上最后一顿了,从明天开始节食。”王庆升拍了拍胸口。

韩彬有些哭笑不得,这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

饭后,众人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王慧芳又开始看非诚勿扰,韩卫东跟韩彬聊起了案子上的事。

王庆升则是在一旁翻阅画册。

“舅舅,您干嘛呢?”韩彬好奇道。

“这两天有笔大生意要做,我得提前研究研究。”王庆升说道。

“呦,什么大生意呀?”韩卫东端着茶壶,给王庆升倒上。

“有客户想要一副韩玄坤的画作,想让我帮忙收一幅真迹。”王庆升说完,怕众人不了解,又加了一句:“韩玄坤是咱们琴岛有名的画家,还上过电视呢。”

“嗯,我有点印象。”韩卫东回忆了片刻:“我记得……前段时间,他不是已经死了嘛。”

“对,就是他,刚去世不久。”

“买个死人的画,多晦气呀。”王慧芳皱眉道。

王庆升放下画册,嘿嘿一笑:“姐,这你就不懂了,就因为他去世了,这画才值钱。”

248收画

韩彬翻开画册,欣赏了一下字画,问道:“这里面都是韩玄坤的画作?”

“对,这个画册上的都是真画照片,我虽然见过他的真迹,但是时间长了,难免会记不清楚,跟画册应证一下,印象会更深刻。”王庆升说完,又望向王慧芳和韩卫东:

“姐,姐夫,我没跟你们开玩笑,韩玄坤的画作可以说是奇货可居,只要能买到真迹收藏,绝对是稳赚不赔。”

韩卫东似乎有些兴趣:“韩玄坤的画作多少钱一幅?”

“同一个画家的作品价格也不尽兴同,根据画幅的大小,作画的时间、精美程度和画作的意义等,价格也是高低不等,我只能说一个大概的价格,几个月前韩玄坤的画作大多是3-4万,现在大概是四五万一幅。”

“就因为他死了?”王慧芳追问道。

“对,画家死了,画作都成了限量品,只能少、不会多,肯定要比以前珍贵了。”王庆升解释道。

“四五万的画摆在家里太奢侈了,还是算了。”韩卫东摇了摇头。

“姐夫,你那钱存在银行也是放着,还不如买了画,能升值。”王庆升劝道。

“钱倒是其次,关键四五万的画挂在家里影响不好。”韩卫东摆了摆手。

“得,您说的也对,跟升值比起来,还是升职更重要。”王庆升笑道。

“庆升,你帮着人家收一幅画,能赚多少钱?”王慧芳关心道。

“四五万收的,应该能卖个六七万。”如果别人问的话,王庆升肯定不会说实话。

“可以呀,做一单能挣个一两万。”韩卫东道。

王庆升喝了一杯茶,感慨道:“也不好做着呢,找完客户找卖家,而且人家客户只要真品,买之前还要拿去做鉴定,万一收了个假货,不就砸到我手里了嘛。”

“这么说风险还不小呢。”王慧芳皱眉道。

“谁都不是傻子,庆升要不承担风险,客户肯给他一两万的溢价。”韩卫东道。

“姐夫说得对,这客户就是准备收藏,长期持有,知道古玩行当水深,怕买到假货,刚好我跟这客户打过几次交代,人家信任我,才让我帮着收一幅。”王庆升从果盘里,拿起一颗话梅扔进嘴里。

他吃完饭,喜欢吃点小零嘴,也不是没吃饱,就是习惯。

“舅舅,这搞收藏的人,最大的乐趣不就是捡漏嘛,像你客户这种做法,还有啥意思?”韩彬端起茶壶,给王庆升倒了一杯茶。

“捡漏那都是十年前的做法了,这几年没人再指望着捡漏发财了,古玩市场越来越规范,谁都不傻,捡谁的漏呀,不打眼就不错了。”韩彬的问到了心坎里,王庆升打开了话匣子,继续说道:

“现在很多有钱人搞收藏,都是找个熟悉古玩行当的业内人士收,提前把条件谈好,买之前去做个鉴定,真的就买;假的,那是业内人士的锅。”

“如果是真的,搞收藏的人肯定要溢价购买,他能赚到钱吗?”

“搞收藏的人都不差钱,人家就是长线持有,是赔是赚就看个人的眼光了。”王庆升说道。

说白了,王庆升就是个承担风险的中间商,全凭眼力劲吃饭,买到了真画,他就能赚到差价,买到了假画,那就赔惨了。

“照你这么说,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