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的人非富即贵。
而且都是朋友,业内几乎没人见过,自己也是去了老领导家才看到的,他当时就喜欢上了,可老领导说什么也不肯割爱。
最后一打听。
竟有如此来历。
“不会错,我还买了几幅这个流派的学徒之作。你说这画是借的?”毕秉章想起刚才听到的话。
老人点头:“是啊。”
“知道在哪里能买吗?”毕秉章忙问。
“知道在哪里,但买不着。”老人微微摇头,他和唐青不熟,更没有生意来往,自己就一个商人,而唐青已经站在华夏商人的巅峰。
买?
人家给你看就不错了。
“为什么?”
毕秉章有点抓狂。
你们怎么说话老喜欢说一半。
“画作之人不缺钱,只送朋友,不卖。”老人说出了和云海同样的画。
毕秉章眼珠一转。
豪气道:“一千万一副,我不信他不肯。”
闻言。
老人撇了撇嘴。
“要是人家不喜欢,你一亿一副都没用,都说了人家不差钱,我这点身价,在人家眼里只能是一般般,你就别惦记了。”
自己家产近十亿人民币。
毕秉章也就两亿左右,我都不敢说买,你还是歇歇吧。
“他是谁?”毕秉章问。
“诺,电视上。”老人看向了书房的大电视。
此时。
电视里正在放央视新闻。
“昨日,美国西雅图市中心发生游行,游行人士表示,希望微晶科技把‘时光’组装中心放到西雅图,创造就业,这是西雅图今年发生的第一起。。。”
看完。
毕秉章愣了愣。
脑子还算灵光的他,立即提取了其中的几个关键字。
美国。
西雅图。
时光。
微晶科技。
组合在一起就是---唐青。
接着。
他的大脑又提取了一个称呼。
---唐万亿。
‘咕噜’。
毕秉章喉咙蠕动。
这个答案让他难以接受,但老友不会耍他玩,他也明白云海说得不缺钱是什么意思了。要是真的话,你提着一百万上门,人家都懒得理你。
画画的功夫。
人家几个一百万都赚来了。
根本不在乎。
“真的是他?”毕秉章震惊地问。
“嗯。”
老人点头,赞叹道:“此子,太优秀了,唐万亿这个称呼,我觉得用不了多久就得坐实,太可怕了,人怎么会优秀到这个地步。”
“他不是人,是妖孽。”
毕秉章想起了网上的评价。
三年。
万亿。
特么这是人能做到的事情吗?
“对了,看可以,别到处宣扬,也别拍照,老领导说了,唐青喜欢低调,”老人提醒道。这么优秀的人,谦谦如君子。
可惜。
他没有孙女。
“哦,好。”
毕秉章连忙点头。
他此时也有了和云海差不多的心态---不敢乱说。但他相信纸是包不住火的,如此优秀的人,必将有一天让世人再次震撼。
。。。
青岩市。
庄园。
唐凯收到了确切消息。
上面通过了合作修建充电桩的申请,正式形成文件下发,虽然仅仅是试点,但只要做好了,就可以开始真正的大规模推广。
如今。
最紧要的就是把公司架子搭起来。
能源局。
中石油。
中石化。
国家电网。
交通/部。
这五个都是巨无霸企业或者京城部委。好在能源局也很希望促成,加上被上头通过,政策上的阻力是没有了,最多过程上有争议。
比如利益分配。
相对来说。
交通方面问题最小,因为不管是汽油车还是电力车,上高速都得给钱,他们的利益不受到任何影响,无非是在高速服务区给块地而已。
国家电网也是。
用了电。
他们就可以赚钱,何乐而不为,无非是多拉几条线过去罢了。比较麻烦的就是剩下两个卖能源的,充电桩,肯定会影响到他们。
因此。
在新公司的股权上,自然会有所偏向。
不过。
这些都是小事,现在他唯一要担心的是,能不能拉倒那么多的民营资本进来,因为不管怎么看,这家公司都带着太重的国有特色。
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贷款落地(求订阅!)
二月二十九日。
京城。
能源局。
为了推动高速公路充电桩的试点工作,能源局把这次的几个主要参与方给叫了过来,当然,还有唐凯这个项目的发起人。
一番寒暄。
大家都熟得很。
几个央企中,很多人之前就在能源系统内打转,不少人都是原同事或者原上下级关系,这也是这个试点能源局有信心做好的基础之一。
来的至少都是副总经理以上。
人到齐。
“这一次会议的目的,是响应国家能源战略,在首批试点收费站修建充电桩,为接下来的新能源汽车普及打下坚实的续航基础。”
“基本原则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最终把事情办好,办漂亮,让百姓出行无忧。”
“。。。”
经过激烈的讨论。
临近中午。
股权架构被确立下来。
各大央企和交通成为小股东,他们象征性的出一部分资金,占股总和百分之三十,主要资金靠民间融资,管理被董事会委托给了天眼。
能源局只负责监督。
此次拟融资三十亿人民币。
在全国六百五十个服务区修建充电桩,这是将近一半全国在运营的服务区,平均每个充电站投资在四百六十万人民币左右。
很贵。
但相比在城市修建。
同样的钱。
服务区修建的充电桩能多一倍,因为这些的地都是不要钱的。不然,他们几乎没出什么,却占百分之三十,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作为提出者。
唐凯认了其中三分之一。
也就是十亿人民币,成为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唐凯听了唐青的话,有钱也别装大爷,而是拉更多人进来,别一个人扛着。
下午。
消息就被媒体放了出去。
对于修充电站。
网友们一致好评,特别是买了心悦的,开出去太远,很可能开不回来,如果能在全国一半的服务区都修充电站,他们也敢出远门了。
。。。
就在唐凯顺利搞定充电桩问题的时候。
沪市。
唐青接到了一个电话。
“刘行长,有决定了?”唐青笑着问道。
“哈哈,就这么自信?”
刘立大笑。
“我不是对自己自信,而是对工行的眼光有信心。”唐青很自然地捧了那边一把,把话圆得天衣无缝,上下嘴皮一碰,就是两个世界。
刘立一听。
心里很是舒坦。
这就是说话的水平。
“经过讨论,我们工行决定向蜂鸟商储运输集团提供无抵押信用贷款,贷款额度为二百三十亿人民币,这是我能争取的上限。”
刘立说道。
“谢谢刘行长,正等米下锅呢。”唐青道。
“你还缺米?”刘立嘴角抽动。
唐万亿。
现在已经传开了。
“当然却啦,外界传我多有钱,网友觉得我账户里躺着几百上千亿,可我有多少现金,您应该是知道一些,真的是缺钱啊。”
唐青的话。
让刘立差点吐血。
“那你还疯狂投资,智慧空间五百亿,微晶科技的钱你也准备全花了,彗星集团融资也是一点不给其他公司。”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