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1 / 1)

从优秀到卓越 吉姆·柯林斯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5个月前

公司,

但还不是很出色。在金佰利-克拉克公司转入消费品行业之前,他们就直接与金

佰利-克拉克公司竞争。出于好奇,我问他们怎样看金佰利-克拉克公司。他们说:

“金佰利-克拉克公司做得不公平。”“不公平吗?”我有些嘲弄地看着他们。“哦,

当然他们已成为非常成功的公司了。但你知道,要是我们卖掉我们的纸品业务,

成为消费品行业里一个强大的公司,我们也可以同样出色。但我们在纸业已投入

太多,也不能那样做。”

如果你回顾实现跨越的公司,他们把资源投到一个或少数几个领域已表现出

了非凡的勇气。一旦他们理解三环理论,就很少抱残守缺。当年克罗格致力于推

翻整套制度建立超级商店,而A & P公司则留守在自己原有的店铺里。雅培公司

努力集中大部分资源使自己在诊断设备和医疗营养科中名列第一,而普强公司紧

紧抱着它的核心医药业(在这一领域它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的公司)不放。

想想沃尔格林公司怎样退出利润丰厚的食品服务业,而全力以赴抓住最好最方便

的药店。吉列公司和它的感应剃须刀,纳科尔公司和它的微型厂,金佰利-克拉

克公司卖掉工厂集中全部资源从事消费品行业。一旦他们清楚了自己刺猬理念,

他们都有魄力进行巨额投资。

最有效的投资战略是相当集中适合投资于适合你的领域。

听起来很滑稽,但这是从优秀到卓越转变最重要的方法。“适合”是指找到

刺猬理念;“相当集中”是指集中投资于跟三环理论一致的项目,彻底放弃其他。

当然,关键是这个前提:“当适合你的时候。”但你怎样知道何时合适?在考

察公司时,我们知道如果做得妥当,“合适”并不很难。如果你有第5级经理人

选拔了最合适的人,如果面临残酷的现实,如果你营造一种平等的氛围,人们敢

讲真话,如果你有一个领导班子能按三环理论工作,如果你根据一个透明的刺猬

理念作出所有决定,如果你弄清楚事情才去做,而不是虚张声势—如果你做到所

有这些,才可能在重大决策上是正确的。真正的问题是,一旦你了解了情况,你

能用训练有素的文化规范自己做正确的事,不做错事吗?

小结

要点

*持续辉煌的业绩需要建立一种文化,使自律的人们采取规范的行为,并严

格遵循三环理论。

*官僚主义文化源于补偿员工能力和训练有素的文化的缺乏,而能力和训练

有素的文化的缺乏源于用人不当。如果你用人得当,淘汰不合格者,就无需官僚

主义。

*训练有素的文化具有双重性。一方面,需要人们遵守一贯制度,但另一方

面,它给人们制度框架下的自由和责任。

*训练有素的文化不只是涉及行为。还需要自律的人按训练有素去思考问题,

按规范做事。

*从优秀到卓越转变看上去单调呆板,但深入考察后,发现公司员工都非常

勤奋地工作,有执著的进取精神。

*不要混淆训练有素的文化与暴虐的训练有素的维护者这两个概念。这是完

全不同的概念,一个是功能性的,一个是非功能性的。救世主式的首席执行官单

纯通过个人权威进行训练有素的文化规范,使公司无法长期维持下去。

*要取得持续效果,最重要的训练有素的形式是坚持刺猬理念,愿意放弃一

切违反三环理论的机会。

意外发现

* 组织越是严格遵守三环理论,近乎宗教信养一样,其发展和取得成就的机

会就越多。

*哪怕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也要放弃,除非它符合三环理论。一个卓越的

公司会有很多千载难逢的机会。

*实现跨越的公司做预算的目的,不是决定每个项目投资多少,而是作为一

种机制决定哪些领域最符合刺猬理念,应该集中投资,哪些领域根本不要投资。

*列出不能做的事项比列出打算做的事项更重要。

1.8 技术加速器

“大多数人宁愿死去,也不愿思考。他们实际上就是这样。”

—伯特兰·罗素

1 9 9 9年7月2 8日,首批在互联网上建立的医药商店之一网上药店向市场

公开出售股票。仅在开盘的数十秒之内,该公司的股票价格就增长了近3倍,达

到每股6 5美元的高价。4周后,该公司的股票以每股6 9美元的价格收盘,继

而公司的市场价值超过3 5亿美元。这样的业绩对于一家只卖了8个多月商品,

拥有不到5 0 0名员工,长期不分红并早已估算出在赢利之前先要损失数百万美

元的公司来说,已是相当不错了。

人们到底借助了什么样的理论,来解释这些不同寻常的数字呢?“新技术将

改变一切”就是人们普遍认可的逻辑。一些权威人士还对互联网给予了高度评价:

“互联网将使一切从事商业活动的公司发生革命性的变革。”还有许多知名企业

家认为:“在互联网这个领域中,如果公司能够先发制人,在市场上抢先占有一

席之地,无论这种做法的代价有多高,公司都会赢利。”

我们进入了历史的一段很特殊的时期,人们试图创建卓越公司的想法被看成

是奇怪而又落后的。飞速发展已成为这个时代的符咒。只要你告诉人们你在做一

些与互联网有关的事情,无论做的是什么事,并且像魔术师那样喊声“变”,你

就可以通过向市场公开抛售股票而变得富有,即使你的公司并没有获利(甚至你

并没有拥有一家真正的公司)。当你通过高喊“新技术”或者“新经济”来说服

人们拿出数百万美元投资在你的公司时,为什么你的公司从积蓄到突破,最终创

造出一个真正可行的模式,还需要走一段艰苦的历程呢?

一些企业家甚至并不打算花力气建立一家真正的公司,更不要说成为一个卓

越的公司。2 0 0 0年3月,有一家公司仅凭拥有一个可提供信息的网页和一份商

业计划书就申请注册上市。

这家公司的经营者向《行业标准》杂志承认,公司在运作之前就上市,这种

做法看起来确实有些奇怪,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说服投资者们购买每股面值7美元

到9美元不等的总价值达11 0万美元的股票,尽管这时他还没有收入,没有员

工,没有顾客,也没有真正的公司。既然互联网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新技术,谁

还需要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