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章(1 / 1)

大明天启 训记 2000 汉字|4 英文 字 3个月前

万五千份,不要多发,要营造一种物以稀为贵的印象,并加紧对铅活字的改进,尽快用铅活字代替雕版印刷,到时报纸概念深入人心,费用下降后再增加份数,到时广告也可以加进去了。

果然,以后征订数量增加缓慢,一直到第八期时才到四千,然后每期不过是几十的人数增加,但报纸确实已经影响到了大明的方方面面,这从读者来信虽然缓慢但是持续地增加是可以看到的。

朱由校下令,读者来信每一封报馆都要看,而且写得比较好的要拿进大内来,由他亲自选择后再登在周报上,这一习惯持续了大约一年,直到他确信王承恩已经完全明白如何当好周报检查官后才光荣退休。

铅活字在常州师傅和礼部召来的工匠合作之下,终于取得很大进展。铅活字比铜活字便宜,比木活字耐用,比锡活字更容易和油墨结合,从第十三期开始,试用铅活字印刷部分周报,质量已经接近雕版印刷,所以从第十四次开始,全部使用铅活字印刷。

从第十五期开始,引入了周报的第一支广告,是由著名的荷包店“刘林记”打的,朱由校要鲍应鳌找个人打广告,鲍应鳌就找到了他的歙县老乡刘林,朱由校审核时才发现就是自己与皇后以前相遇的那个荷包店,于是这一期的周报上就出了一个小小栏目叫广而告之,然后里面一行小小的字:刘林记的荷包,皇上都说好。

刘林本来是看在老乡的面子上才忍痛出了二十二两银子(一字二两银),不想广告登出后效果奇好,先是京师的人大量涌入这家皇上都说好的荷包店,然后外地来的人也要来看看皇上都说好的这家荷包店,一个月内,老板算了一下账,除掉多请人工的费用,比上月多赚了二百三十五两。这个消息传开后,想打广告的蜂拥而至,有些卖家用品的也想象荷包店一样用“xx店的xx,皇上都说好。”王承恩拒绝了,出加倍的钱也拒绝,然后周报上就多了一条编者按:本报广告必须真实,皇上确实说了好才能说皇上都说好。严禁虚假广告,保护皇家尊严。这让刘林记的生意再上一层楼,当然刘林又付了七十两广告费。

到第二十期时,报纸已经变成了了一月三张,而报馆已经能依靠征订和广告自给自足了,然后就是赚钱而且是赚大钱的日子了。因为是用内帑的钱办的报馆,所以收入也全归入内帑,直到天启七年时,户部实在忍不住了,上奏要求将报馆部分收入归于户部和礼部,朱由校才决定将报馆以股份制的形式卖了三成给户部,两成给礼部,内宫只占一半股份,才解决了这个问题。不过户部和礼部出了多少钱,据坊间传说,应该是天文数字。

第二十三章 京营现状

皇帝和皇后的冷战终于结束了,在第一期报纸发行前的那天下午,朱由校正在书房中胡思乱想时,客氏在外面报告,段妃来了。

朱由校出了书房,段妃迎着他深深一福,然后从宫女手中接过一个食盒,放在桌子上说道:“皇上日夜操劳国事,臣妾恐有伤龙体,特意做了些家乡的小点心,希望皇上能够喜欢。”

上次选妃时朱由校见过她一面,人当然是长得极美丽的,如果公正地说,段妃和王妃与张嫣相比的话,只能说各擅胜场,张嫣胜在风韵,段妃颇有英气,王妃温婉可人,三朵娇花,各有各的韵味。今日朱由校看过去,段妃秀色依然,只是眉目之间,颇有些寂寥之意。

朱由校心里有些不如意,其实后来客氏和他说了些话,他明白张嫣这样做其实才是对的,只是感情上一时接受不了。但现在看到段氏,心里却另有一番想法。他一直提醒自己,他不是来这里当种马的,但他也知道,段妃和王妃终究还是他的女人,自己就是他们的天,把她们弄进宫里来,却又不理不问,她们心里该是如何难过如何惶恐,不过十四五岁的小女孩,这样做对她们其实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心里想明白了,他便打开食盒,夹了一个小点心,细细地咀嚼吃完后开口说道:“朕这些日子有些忙,慢待了两位贤妃,今晚朕去爱妃宫中,和爱妃一起谈一谈人生和理想好不好。”

段妃虽然听不懂什么人生和理想,但听说皇上晚上去自己宫中,喜得已不知说什么是好,这些日子的彷徨不安早去了九霄云外。

于是晚上朱由校来到段妃宫中,第二次做新郎,比第一次熟练得多,不过他照例先问了她的天癸日期,确定是在安全期才与之共赴巫山。

第二天下午王妃又送来了她的家乡点心,所以晚上朱由校做了第三次新郎。

第三天晚上他直接来到坤宁宫中,看着那只隔了十多天却仿佛离开了十几年的脸,再也忍不住心里的思念,将她紧紧地抱在怀中,再也不想放开。

从此以后,他大部分晚上都呆在张嫣宫中,即使她不在安全期中,也会抱着她一起入睡,然后每月都在其他两位妃子宫中去两次。后宫中的三个女人,得到皇帝的宠爱润泽,心情也好,人也长得越发美丽,而且三人一团和气,情同姐妹,并无争宠呀什么的宫斗剧发生。

天启元年五月二十八,辽东忠烈祠初步完工。祠内供奉有自辽东战乱以来为国牺牲的将士,从最早在抚顺之战中战死的宁远总兵张承胤,千总王命印、把总王学道、唐钥顺等人,到最近一次辽沈之战中的陈策,秦邦屏等人,无论是总兵还是小兵,只要能知道姓名的,都立了神主牌,上面写上籍贯,官衔和姓名,按死亡战役不同而分殿供奉。

忠烈祠外有一条长道,长道两边跪着一些石像,石像后面立一石柱,上面写着官衔,姓名,籍贯及其父姓名,从抚顺之战中的游击李永芳,中军赵一鹤到辽阳之战中的马承林均在其列。还有大片的空地,给以后投敌或者畏敌不战者准备着。

忠烈祠由锦衣卫驻守,每日有人专门祭祀,且准许国人自行前去祭祀。自建成之日,每日都有大量的各色人等前往追思先贤,痛骂奸贼。京营还专门组织各营集体前去祭祀,并在英烈神主牌前宣誓,最后结语是“一切为了大明,一切为了皇上。”并一起敬了军礼。

京营改制已半年多,共得正兵步兵六个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