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1 / 1)

楚氏赘婿 百里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也。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治也。一家而两主,一家不可治也。”

“故,臣以为。主尊臣卑,上威下敬,令行人服,治之至也。”

“书同名、车同轨,上下统一,法令畅行。此至正也!”

“臣愿效死命,为陛下一统天下法度,以解帝忧!”

...

晁方正听了题,露出会心淡笑。

原以为殿试会有多难。

没想到,今年的殿试策问,居然这么简单。

皇帝心忧。

俗话说“内忧外患”,帝君的心忧当然是在内部了。

内忧,何解?

诸侯割据,乃头等内忧也!

干掉天下诸侯,不敢说皇帝心忧全消,至少心忧减一半。

“削藩策!”

“吴王、楚王、赵王、济南王等诸侯,割据一方,削弱朝廷大政,为祸甚!

臣愿提兵,灭诸侯,辅帝业,为帝君分忧。”

他提笔而书,洋洋洒洒,一片灭诸侯国的雄出世。

...

董贤良沉吟。

皇帝心忧?

确实忧虑啊。

瞧瞧这天下,北有匈奴每到寒冬便屡屡扣边,诸多藩属国也是蠢蠢欲动不安生。

内有众诸侯王割据郡国,目无朝廷,蓄兵屯钱粮,居心不小。

而在朝廷上,众公卿大臣们纷纷嚷嚷,各持百家之学,各有理论,各持已见,各行其是,国政难以协调一致。

皇帝能不忧吗?

忧虑多如牛毛,处处都是忧患,以至于皇帝根本无法一一道来。

所以干脆一句“朕,心忧...啊!”来一言以括之。

怎么破解这大楚皇朝,内忧外患的局面?

光是单独解决一个问题,是没用的。

解决这个忧,还有那个忧。

唯有彻底大一统,整合大楚皇朝的内政,集聚全部的国力,方能驱逐外敌,大破匈奴。

不过,他经常跟晁方正、主父焰等交谈,他们几位也深谙此道,定然会从这里开始解题。

必须独辟蹊径才行。

真正的大一统,不应该仅仅只是拿下一块地盘,应当从思想上统合所有人的思路,这方是千年长久之大一统术!

没有统一的治国思路,谈何施展统一的治国方针。

不要争论那么多,一心一术,方能贯穿始终千年大一统。

董贤良心中已有计较,提笔写对策。

“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

太子项天歌茫然的望着大殿上,有些稀里糊涂。

父皇执掌天下权,威盖四海,举国盛世之相。

殿试的时候,还在抽空批阅各地的简奏,如此勤勉的父皇,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

父皇心忧什么?

莫非朝廷内有奸臣当道,无计铲除,令父皇苦恼!

太子想到这里,忽然脑子一亮,兴奋起来。

对啊!

奸佞出世,国之忧也。

项天歌的目光扫过整个金銮殿,落在小昏侯楚天秀身上,目中大亮。

父皇别忧,儿臣已经挖掘出了一个奸佞!

小昏侯这个堂堂一个侯爷,好好的小侯爷不当,居然有脸跑去平王府当上门女婿。

可见他所图甚大,脸皮奇厚,没有羞耻心这是自古奸臣的必备!

当了上门女婿之后,他居然还自荐当官,这足以充分暴露了他想当旷世奸臣的野心野心,这更是奸臣最可怕的地方。

小昏侯,金陵四大纨绔之首...就算他现在不是奸臣,以后也必然是个大奸臣。

为了防患未然,当先铲除这个巨大的隐患,别让他成长为大楚头号大奸臣。

太子项天歌兴奋。

提笔,便是一篇除佞策出炉。通篇痛骂小昏侯,批的一无是处。

哈哈,儿臣才十四岁,便目光如炬,就学会了识别和铲除身边的奸佞,这是明君之相。

这简书交上去,父皇看了儿臣的对策,定然会龙颜大悦。

35 百舸争流

楚天秀感觉背上凉飕飕的,也不知是谁在咒自己。他朝左右一望,众举子们都在咬笔尖,埋头全速答题。

殿试的时间太短,他们只恨无法双手同时书写,哪有空闲来三心二意。

唯有少年太子项天歌,一副挤眉弄眼,眉飞色舞,偶尔看自己这边一眼,发现自己看过去,立刻缩了回去,然后得意的昂着头,飞快下笔。

那副得意洋洋的神色,好像太子已经把自己干掉三五回了一样。

“这小家伙...在想什么?”

楚天秀莫名其妙。

这小家伙居然敢在皇宫刺杀自己,等抽空,找到机会,定要狠狠教训他一顿不可,让他长长记性。

本侯爷金陵第一纨绔,还怕你个金陵第四纨绔不成!

以前“小昏侯”都能镇得住你这小太子,让你乖乖当金陵老四!

老子楚天秀穿越过来,还治不了你?!

先殿试,暂且不理他。

...

楚天秀咬着笔尖,寻思着怎么破解这道题。

题眼是“心忧”!

破解“心忧”是关键!

难道皇帝的银子,都被皇后给收走了,没私房钱可用,才发出这帝王的哀鸣之声,发出求救信号?!

又或是,愁后宫妃子不够漂亮,想要三千佳丽以充实内宫。可是皇后善嫉,不肯让你纳妃子?

这倒是挺悲哀的。

你说你都当皇上了,天下都是你的,国库里不知道堆满了多少腐朽的铜钱和粮草,还忧什么。

你有我这个上门赘婿忧么!

本小侯爷穿越到现在,忙活了那么久,一个铜板的私房钱都没存上。

后宫更别想了,上门女婿哪有后宫啊,这辈子也就李虞郡主和她两个陪嫁的暖房丫鬟。

楚天秀咬牙切齿。

罢了,先看看别人写什么。

殿试规则,有一条禁止喧哗。

但并不禁止“窥视”。

偷窥别人的考卷,根本没什么用。殿试本来就没什么正确答案,全凭皇帝心意,别人的答案也未必对。你更不能直接抄袭别人的考卷!

楚天秀不由伸长了脖子,翘首左顾右盼,前后张望。

这一看,把他给惊呆了。

主父焰聚精会神,一笔一字,端端正正的在写“大一统策!”

晁方正洋洋洒洒,一篇漂亮的“削藩策”快出炉了...手速简直了。

董贤良到时不疾不徐,在写“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其他人太远,贾玉、李敢年、谢灵云、杨冰等金陵门阀子弟,也不知他们在写什么。

楚天秀看了,呆了半响。

你们这三个家伙,太生猛了吧。

这都是历史级的重磅对策啊,足以流芳千古,载入教科书!全是威力恐怖的深水炸弹,能把大楚皇朝直接炸翻天!

不行!

每年殿试岁举,只有三四个“优等”的名额。

他们三个恐怕至少占了三个“优等”了。要是自己随便写写,评个“上等、中等”,岂不是连他们都比不上?!

好不容易穿越过来,难不成给你们垫底,当个背景陪衬?!

楚天秀咬牙切齿。

我堂堂小昏侯,好歹也是金陵四大纨绔之首,岂能被你们这些公卿子弟比下去。

想个极大的猛招,盖过你们的风头!

楚天秀这一想,顿时想到了一个极其凶狠的大招。

忧!

天下忧,钱能解决掉九成九。

剩下零点一成还解决不了的,那是钱不够。

皇帝别急,小昏侯帮你搞钱!

搞钱我可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