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2 章(1 / 1)

挽宋从靖康开始 森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赵君单独相处时候才露出小儿女般神态,搞得赵君有心心疼,才双十年华怎么像个中年贵妇那样一般严肃,无论赵君怎么说她都不改还振振有词说是皇家礼仪本该如此,说的赵君一阵无语。

起床以后进行涮洗,自有宫女伺候,完了就用膳。宋朝皇帝的饮食生活有一个最大特色,那就是每天只有两顿正餐。一般都是上午八九点钟让御厨做一顿饭,下午五六点钟再让御厨做一顿饭。中午呢?中午没有。

由于今天要上早朝(宋朝的从宋高宗开始早朝是每五天进行一次),所以今天早餐也就提前,既然是正餐,那就很严肃了首先需要御厨里的“膳工”给他烹调出各色佳肴,然后又需要“膳徒”给他端到跟前。端到跟前还不能算完,还得有人擦桌子、铺桌布、叠餐巾、布菜、倒酒,甚至在皇帝吃每道菜之前还得替他尝一口,以免有人下毒。后面这些活儿跟御厨已经没有关系了,全靠宫女来完成。

负责替宋朝皇帝尝菜的宫女有几十个,轮流值班,统称“尚食”;负责布菜倒酒打扫卫生的宫女也有几十个,也是轮流值班,统称“司膳”。

当然这些情况我们的皇帝陛下赵君是不清楚的,他昨晚在柔福寝宫慈元殿休息,吃饭的地方就在慈元殿地外殿。

当他和柔福坐在宽大餐桌边,旁边的宫女就端来一杯酒恭敬的放在他面前,赵君前几日找了原来皇宫里资深宦官对自己进行了衣食住行的必要培训——免得自己像一个想下来的土包子。所以他知道宋朝皇帝正餐的吃法——每喝一杯酒就上两道菜,每上一次新菜就把前两道菜撤下去。

“今天有多少道菜?”赵君想了想问道。

“回官家,一共三十道。”

三十道.......赵君听了吓了一大跳,尼玛就我和柔福两个人能吃这么多?

“把菜单拿来让朕看看。”赵君打算挑几样自己喜欢吃的,这么多实在是浪费啊。

小宫女当然不敢乱说什么,只好匆匆出去不一会儿就拿来一份文书。赵君接过来只见上面写着

喝第一杯时,上“花炊鹌子”和“荔枝白腰子”。

喝第二杯时,换“奶房签”和“三脆羹”。

喝第三杯时,换“羊舌签”和“肚签”。

喝第四杯时,换“肫掌签”和“鹌子羹”。

............................................................................

...................................................................................

太奢侈啊,大早上吃这么腻的东西........赵君实在有些招架不住,想了想说道“朕,今天胃口不好,早上吃点小米粥以及馒头小菜即可。”说完突然又想起旁边的做的柔福,就问到:“嬛嬛,你吃点什么。”

“官家吃什么,臣妾就吃什么。”柔福知道赵君想秉性,不是一个喜欢奢侈的人。

“以后别臣妾臣妾的,以后你就叫朕我夫君,我还是叫你嬛嬛。”赵君听了这个词就别扭,让他想起了后世那看起来头晕的宫斗戏,宫斗啊,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后宫充满了阴谋诡计。

柔福抿嘴一笑,没有接话,赵君知道柔福虽然温柔但是有时候性格也执拗,也不想在这方面多费口舌。

“这些做好的膳食.......”赵君想了想说道:“就送给那些上朝的大臣做早膳吧。”赵君知道早朝大臣们都是饿着肚子的。

“官家......”柔福刚刚开口

“叫夫君”赵君纠正道。

“夫君,如果大臣们吃到夫君赐的早膳,而知道夫君只是一点馒头稀饭,一定称颂夫君勤俭。”柔福说道。

“嘿嘿,嬛嬛你有所不知,那些东西不能多吃,吃多了不好。”赵君笑着说,看到那菜单竟然大部分都是肉类为主,还是动物内脏,想想那么高的胆固醇,吃多了不会得“三高”?咱刚登上皇帝不久,虽然刚满三十,也算年富力强,但是现在也要注意养生了,还想多活几年呢,

当然这些话赵君是不会对柔福说道的,两人很快用餐之后,赵君穿上龙袍,就准备移驾崇政殿,今天的朝会则在那里举行。

等赵君坐着轿子赶到崇政殿,百官已经在殿堂中分两边手拿笏板站在那里,一个个交头接耳说着小声话,让赵君想起了后世开会时候领导未主席台下面人群纷纷议论的情景。右边为首的宰相李纲,左边为首的则是刚刚恢复任职的枢密使吕颐浩,两人倒是神情严肃。

赵君扫一眼宫殿中的大臣,旧臣中除了李纲、吕颐浩、黄天乐几位少数熟悉的大臣外,其余都不是很熟悉。但是里面多几副新面孔,其中就有刚刚被授予参知政事的赖布衣、殿前都指挥使牛皋、殿前都指挥副使的王石和苏三,几位都是跟着赵君打天下的心腹,算是朝中的新贵。

等赵君坐上龙椅,三呼万岁以后,真正的朝会开始了,看着下面一大群黑压压的官员,赵君知道这些士大夫阶层的精英代表,和他们打交道不是闹着玩的,斗智斗勇就要开始了。

258 早朝(上)

“有事准奏,无事退朝”大宦官邵成章如公鸭般的尖嗓子刚喊出来,赵君就看见右侧位于前列的一位大臣立即大步走了出来,手里拿着笏板走了出来,正是御史中丞何铸。

何铸赵君算是也认识,因为他曾经主审过赵君和岳飞一案,特别是主审岳飞,岳飞义正词严地面对审讯,并袒露出背上旧刺“尽忠报国”四大字,何铸见此,亦为之动容后查得岳案冤情,如实禀告秦桧。秦桧却罢免了何铸的主审官,改由万俟卨主审。赵君对其印象颇佳,所以这次秦桧一案则也由他为主审,看他今天第一个出来估计与此事有关。

果然何铸说道:“陛下,关于秦桧等栽赃陷害、谋害陛下和鄂国公一案已经审理完毕,其罪名经过大理寺、刑部会审已经定案,请陛下奏阅。”说完何铸从朝服的袖中取出一卷文书恭敬的递上,邵成章赶紧过来接过,小心翼翼的交给了赵君。

赵君打开奏章,仔细阅读起来,这次秦桧一案牵扯人数众多,但主要就是秦桧、万俟卨、罗汝楫以及张俊四个,而赵君的重点也就关注这四个人。

四个人的罪名有所不同,不外乎就是蛊惑先皇、陷害忠良、刑讯逼供等等,洋洋洒洒一大堆,反正批驳了体无完肤,罪大恶极,用现在的话说就一个人渣,千刀万剐不为过。赵君对这些不感兴趣,反正何铸这样公正老实的人把关,他很放心,他的重心放在最后的处罚上,看到这些赵君的眉头紧皱起来。

秦桧等人的处罚仅仅只是削去官职,贬为平民,发配到海南。

差点就我和我岳飞害死的这些人竟然就这么轻飘飘的放过?靠!赵君心里暗骂了一句。